标题 | PPP模式下的特色小镇风险管理 |
范文 | 陈舒铃 摘要:特色小镇助力精准扶贫,已成为我国城乡发展重要的一部分。当特色小镇与PPP模式结合,由于政府重视项目的公益性,企业则重视项目的经济效益,矛盾也随之产生,加上特色小镇投资大、周期长、社会环境复杂等特点,风险往往比一般建设项目更难控制。本文以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以福州智乐渔业特色小镇为例,识别PPP模式下该特色小镇的风险并提出措施,为后续沿海特色小镇开发提供参考。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 towns help to improve poverty and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When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is combined with the PPP model, because the government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public welfare of the project, the enterprise pays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project, and the contradictions also arise. In addition,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has large investment, long cycle and complex social environment. More difficult to control than gener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is paper takes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akes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of Fuzhou Zhile fishery as an example to identify the risk of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under the PPP mode and propose 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coastal characteristic towns. 關键词:特色小镇;PPP模式;风险管理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towns;PPP;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83?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9-0095-03 0? 引言 特色小镇首次被提及是在2014年,而后通过深入调研,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表示这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有意义的探索,是创新创业精神的体现。到2015年,习总书记对浙江特色小镇作出批示: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城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应全力推进。随后,全国各地特色小镇蜂拥而至。特色小镇指依赖某种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打造的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旅游特征、文化内涵以及社区功能的综合性开发项目[1]。特色小镇由于前期投资大且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在施工和运维过程中需要管理者开展精细化管理以确保小镇安全健康运行,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和繁杂的管理过程,PPP模式成为特色小镇发展的新渠道。我国特色小镇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较大、项目复杂程度高,政府与企业利益矛盾更易造成风险,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特色小镇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探究在PPP模式下特色小镇的风险管理,并以福州市鉴江智乐渔业特色小镇为案例展开分析,同时提出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以促进小镇更好发展。 1? 相关综述 1.1 特色小镇 2016年7月,“特色小镇”出现在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文件中,标志着特色小镇的起步。从2017下半年至2018上半年,是特色小镇1.0版全面开花的一年,全国上下掀起了大干快上搞特色小镇的热潮。2018年下半年起开启特色小镇2.0时代。人文经济学创始人王钧凯先生表示:从1.0发展至2.0的主要标志是小镇建设拼的不再是建筑硬件,而是文化IP。在产业支撑下,特色小镇最终的成败将更多地依赖于“社区生活和人文生态的养成”。 任何项目或多或少都存在风险。对特色小镇而言,前期建设和维护运营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稳定的现金流入关乎特色小镇建设运营能否顺利进行,而PPP与特色小镇的融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伴随着全国各地特色小镇的兴起,学者们也纷纷对PPP模式下特色小镇展开了风险研究。朱喜春[2]认为特色小镇这一创新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基础理论尚未完善,存在较大风险。赵辉[3]基于云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理论对PPP模式下特色小镇的融资风险开展评价。王连月[4]运用CiteSpace梳理2015-2018年特色小镇研究趋势,提出与PPP模式应用于特色小镇是当前研究热点也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1.2 PPP发展情况 PPP模式适用于投资规模相对较大,需求长期稳定,运营要求较高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PPP项目的风险管理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Sun[5]以PPP模式的核心概念为基础,探究传统生态治理模式低效的原因以及PPP项目风险管理在生态管理的实施路径。LeiShi[6]通过建立不完全合同模型,研究重新协商如何引发事前道德风险和事后无预见性清算。Yunna Wu[7]认为风险评估对于确保PPP模式下的“废物到能源”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从建设运营、宏观经济、法律政治、政府四个维度风险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云Choquet积分算子处理各风险因素间的相关性。 特色小镇选区定位复杂、建设周期较长、资金需求大、涉及利益相关者众多、后期运营维护繁琐,这些复杂因素综合起来,使得特色小镇相较于一般性的景区开发而言,融资结构更加复杂、面临的挑战更多、承担的风险更大。这些“走样变形”的风险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①定位不清晰。某些特色小镇忽略了自身特色发展,混淆了特色小镇的概念,违背了特色小镇建设初衷。②盲目建设低质量特色小镇。部分地区急于求成,用地粗放,甚至存在少数地区存在挖山填湖、破坏山水田园的现象,不但达不到发展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③同质化现象较严重。部分地区生搬硬套其他地区较为成功的案例,无法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创建自身特色,致使名为特色小镇实则毫无“特色”,千篇一律,失去了活力和生命力。 虽然PPP模式已发展较为成熟,但PPP模式下的特色小镇在国内起步较晚,在各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还不是很成熟,风险研究对其来说是重中之重。因此,PPP模式下特色小镇的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案例分析 2.1 背景 2018年5月,福州市发改委发布消息称,1-4月,我市11个市级特色小镇共完成创建工程包投资约24亿元,其中包括福州鉴江“智乐渔业”特色小镇、长乐东湖VR小镇、永泰智慧小镇3个特色小镇。“福州鉴江智乐渔业小镇”坐落于福州罗源县鉴江镇井水村,是一个集聚地方特色的小镇。项目规划总投资31.9亿元,规划建设面积2.92平方公里,是培育海洋科技文化产业园、海洋生物研究、水产养殖新品种养殖和加工、海域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渔业产业综合体。该特色小镇突出“渔业、文化、旅游”三大主题,依托鉴江镇海陆交通便捷,海产品种多样、人文气息浓郁、旅游资源丰富四大优势。主要建设国际民宿、电影基地、海洋文化、渔业特产品、游艇、酒店、康养等休闲度假旅游等综合项目。 2.2 鉴江智乐渔业特色小镇风险识别 本文将从PPP项目的社会风险、技术风险、生态风险、自然风险四个方面分析罗源鉴江特色小镇存在的风险。 2.2.1 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包括游客安全和满意度。在游客安全方面,鉴江三面环山一面抱海,最大的特色就是天然海域和海鲜。在乘坐游艇,出海游玩欣赏海景的同时,一定要保证游客的生命安全,并提前定制紧急预案,做好救生措施。在食用海鲜时,应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在满意度上,应首先考虑当地居民的对特色小镇的支持程度。这取决于是否尊重大部分居民的意愿,且特色小鎮建设能够惠及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居民是小镇的主人,居民的支持是小镇顺利开发、成功运营的关键。倘若在小镇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视居民的诉求、侵犯居民的权益和利益,破坏影响正常生活,必将引起居民的反对和抗争,严重将造成项目停工甚至走向终结。其次,基础配套设施是否齐全,交通往来是否便利,吃住行等相关产业是否完备,都关系到旅客游玩体验,影响外来游客对特色小镇的满意度,进而影响小镇后续发展。 2.2.2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指由于技术原因而造成的损失,包括规划设计风险、技术瓶颈风险、质量不达标风险等。规划设计风险是指特色小镇在建设之前充分考虑自身特色,规划设计如何建设富有当地特色的小镇,若定位失误,将根本导致整个项目失败。技术瓶颈风险是指在技术方面原因造成停工、延误工期、导致进度滞后而造成的损失。质量不达标风险:在施工过程或运营过程中由于质量不达标引发安全事故而造成的损失。 2.2.3 生态风险 指小镇的生态资源遭到破坏而产生的损失,包括保护环境成本、旅游资源唯一性风险。环境保护成本:小镇的开发与当地特色生态系统息息相关,生态环境决定小镇可持续发展性。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建筑废弃物、垃圾或多或少将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外来游客的进入,个别素质较低游客不爱护环境,或持续性的客流量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最高容纳量,加重了生态系统的负担而造成的破坏。为管理好小镇,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特色小镇将在开发或者后期运营中投入相应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保护生态系统,由此环境保护成本。资源唯一性风险:小镇的开发建立在当地特色上,之所以能吸引顾客,是有独特的资源,如鉴江的海洋资源,海域观光。但是一旦鉴江的海洋资源遭到破坏,将不仅失去小镇重要特色,影响后期持续运营发展,还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和生活状态。 2.2.4 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如不可抗力风险,是指人力所无法改变的风险。鉴江位于福州市东部沿海地区,台风频繁。尤其在夏季,若强台风来临,需要暂停开放小镇,并且及时疏散靠海的游客,否则可能会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2.3 防范措施 ①高水平的项目管理是项目成功的保障之一。可引进高技术人才或集中培养原有项目管理人员,如组织培训、参观实习等;②分时段、分季节开放。一方面可以给予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让游客产生好奇心理,吸引其再次前来。③台风来临前,提前关闭游客通道,并妥善安排好在镇游客,以免发生意外。 3? 结论 在国家政府大力扶持下,特色小镇发展如火如荼。与PPP模式结合的特色小镇发展,由于政府重视项目的公益性,企业则重视项目的经济效益的问题,特色小镇自身定位不清晰、盲目建设、产业同质化等问题,使得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令人担忧,因此对特色小镇进行风险管理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风险管理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对福州市的一处特色小镇进行案例分析,识别分析项目的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主要得到以下结论:①结合福州鉴江特色小镇特殊的地理位置和PPP项目风险,从社会、技术、生态、自然四方面识别风险。②提出了旅游小镇风险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为后续沿海旅游特色小镇开发项目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苏海红,王松江,高永林.特色小镇PPP项目运作模式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7,15(06):13-17. [2]朱喜春.PPP模式下旅游特色小镇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 [3]赵辉,王玥,张旭东,等.基于云模型的特色小镇PPP项目融资风险评价[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04):81-88. [4]王连月,李丁丁,曲晓伟.基于CiteSpace的“特色小镇+PPP”模式研究动态可视化图谱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2019,17(06):38-42. [5]Sun P, Ren C. Research on PPP Mode in Ecological Governance in China[J]. 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17,05(06). [6]Lei S, Lu Z, Masamitsu O, et al. Contractual Efficiency of PPP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An Incomplete Contract Model[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8. [7]Wu Y, Xu C, Li L, et al. A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 of PPP waste-to-energy incineration projects in China under 2-dimension linguistic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8,18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