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
范文 | 于拥军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系统体制的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面临着新的医保政策、老百姓看病按病种收费、取消药品加成、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等方面的新形势,公立医院存在着成本费用增加、运营管理人才缺失、医院绩效管理需要加强等问题。本文针对公立医院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和完善绩效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以期公立医院能够在新形势下取得长久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of China's healthcare system, the reform of public hospitals has deepened. Especially in the face of the new situation of new medical insurance policies, ordinary people's fees for medical treatment, cancellation of drug bonuses, and increasing competition among medical institutions, public hospitals have problems such as increased costs, lack of operational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the need to strengthen hospit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iming at the new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faced by public hospitals, this paper proposes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fine-grained cost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s,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management, etc., in the hope that public hospitals can achieve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the new situation. 关键词:新形势;公立医院;运营管理 Key words: new situation;public hospital;operation management 中圖分类号:R197.322?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02-0092-02 1? 当前公立医院面临的新形势 1.1 缴费方式由传统支付向医保付费转变?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医疗保险已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和职工,医保付费已成为广大患者看病住院的主要支付方式,且已覆盖全部公立医院。传统支付方式是由患者直接支付,这部分收入是作为医院的直接收入,而医保付费是由患者和定点医疗机构达成协议,以医患第三方的模式进行缴费,转变成了预算收入[1]。这一改革加大了医院的风险,提高了医院的成本费用,使医院每年在医保报销上需要提前计划。 1.2 由按项目收费逐渐转变为按病种收费? 按项目收费不能确定患者的的费用多少,医院可以灵活的确定患者的医药费用,并没有明确规定患者在某一疾病上要支出多少费用。而按病种收费是以打包方式进行收费,即患者从入院就诊,到康复出院,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诊治、药品使用和相关耗材等费用均不再单独计费,医院的医生在给患者看病时,只能按照规定病种的固定费用来收取费用,这减少了医院的收入。医院只有在已知付费标准下控制成本,才能适应新的收费方式。 1.3 取消药品加成,改变“以药养医”机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大部分医院实行的都是药品加成,医院收入依赖于医生开出的药品收入,而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药品价格降低,药品的收入减少,医院就要通过控制成本,加强运营管理来增加收入。 1.4 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一是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进行,患者看病诊治会更多选择花费小、离家近、看病方便的基层医疗机构,在诊治不了的情况下才会去大型公立医院,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型公立医院的患者数量。二是私营资本开始更多的进入医疗领域,民营医疗机构崛起。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相比,更了解市场环境,在运营管理水平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使公立医院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2]。三是广大患者看病诊疗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医院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公立医院满足患者看病需求,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2? 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成本管理问题? 首先,缺乏成本管理意识,成本管理观念落后。一方面,由于公立医院是国家事业单位,会得到政府的补贴,所以很多公立医院对成本管理不重视,盲目的扩大规模,投入设备,注重提高收入,忽视运营成本[3]。另一方面,很多公立医院对成本管理的理解缺乏全面性,认为成本管理就是成本核算,把成本核算当成成本管理,只是简单的核算成本费用[4]。其次,成本管理机制不健全,成本管理效率不高。一方面,一些医院没有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和具体细则,这导致成本管理不规范,执行时缺少可依据的标准,使成本管理不能具体到临床、医技科室。另一方面,很多公立医院只是将成本管理纳入到财务系统中,没有建立较为全面的体系。再次,缺少对成本数据的分析与评估。大部分公立医院只是将成本数据作为核算财务收支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对比,并没有采用更科学全面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5]。最后,成本管理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很多公立医院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使医院不能进行高效的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 2.2 运营管理人才的缺失? 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人才缺失由来已久。因为很多公立医院对运营管理不重视,导致医院缺乏专业的运营管理人才。当前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人才缺失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将财务人员等同于运营管理人员。公立医院重视核算,轻视管理,让财务人员履行运营管理职责,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二是运营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医院要求运营管理人员具有财务管理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医疗知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需要的是既具有某一方面专长,又能了解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三是不注重医院内部对运营管理人员的培养。医院注重引入运营管理人才时,忽视对已有运营管理人员的培养。运营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医院只有对内部已有运营管理人员进行培养,让他们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提高运营管理能力。 2.3 绩效管理问题? 首先,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足。一方面,很多医院把绩效考核当成绩效管理,认为绩效管理就是对员工进行考核,而绩效考核就是为了发放薪酬。其实,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部分,绩效管理还包括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沟通和绩效反馈,而医院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激励员工,从而实现医院发展目标[6]。其次,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医院的部门科室多、岗位复杂,很多医院在制定考核标准时采取相似、单一的标准,没有具体了解分析各科室的情况,从而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科室特色的考核指标,不能有效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7]。最后,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由于绩效考核科室与医疗科室、财务部门缺少沟通,部门之间协作分工不够,导致绩效计划在制定时,不能反映科室的实际,再加上绩效考核的数据不能被有效的反馈,且医院没有对数据加以利用,因而没有形成全院绩效管理体系。 3? 加强运营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 一是强化成本管理意识。采用各种宣传方法在全院各科室进行成本管理知识的宣传,让人员对成本、成本管理有所了解,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二是健全和完善成本管理体系。首先,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和规范。一方面,医院要完善从医院到科室的详细的成本管理制度,使成本管理有制可依。另一方面,医院要制定成本管理的具体操作规范,以保证各科室在成本管理上的执行力,如在材料消耗、设备购置、库存管理上制定管理的具体流程和方法[8]。其次,设立全面成本管理机构,负责规范的制定和与各科室的沟通。最后,对全医院各科室均制定明确细致的成本管理目标,把成本管理目标细化,使成本管理能落实的每个科室,实现全院成本管理。三是加大对成本管理的监管力度。人员上,成立成本管理监督小组,由主管院长担任组长,以医疗、护理、经管等职能部门人员为成员,为成本管理監督提供组织保障。制度上,制订成本管理监管制度,保证对成本管理的长期监管,为成本管理监督提供制度保障。机制上,形成定期进行成本管理监督的有效机制,如按周、月、季进行成本管理监督。四是引入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只有引入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才能更加高效的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快速的收集成本数据,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为成本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2 加强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在公立医院内部培养运营管理人才。公立医院运营管理需要具有经济、医疗、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综合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只有在内部培养运营管理人才,才能使现有人员的运营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保证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满足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加强运营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互相学习。运营管理人员在运营管理上有不同的知识技能、观点看法,只有加强沟通和交流,才能取长补短,获得提升。另一方面,组织运营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和学习。在内部,要定期培训,同步提高运营管理人员的相应能力和水平;在外部,要学习运营管理优秀的医院的做法、经验,结合本医院实践,加强运营管理能力。二是引进运营管理人才。只有从外部引进运营管理人才,才能为医院运营管理注入新鲜血液。 3.3 加强和完善绩效管理? 一是提高医院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一方面,医院要进行绩效管理的宣传,让医院员工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内容和流程,从而激发医院人员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医院要先让管理者了解和深入学习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起模范带头作用,然后由管理者把绩效管理知识传输给医院一般人员,使医院人员能够更全面的认识绩效管理[6]。 二是制定科学准确的考核指标。首先,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要认识到绩效考核不只是人事、经管部门的事情,要多听取各部门科室的意见,从而提升科室的参与度。其次,制定绩效考核指标要和医院的战略相结合,把医院的战略逐层分解,以实现医院战略发展为目标来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然后,建立质量考核体系和效率考核体系。公立医院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选取质量指标和效率指标两类指标,从而考核医院的运营质量和运营效率。再次,考核指标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微调。考核指标的微调要以医院发展目标为导向,加强与问题所在科室的沟通,并在形成阻碍的地方进行深度沟通,以此为基础,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微调。最后,要制定具有科室特色的绩效考核标准。制定绩效考核标准要充分的考虑到各科室的专业特色、学科背景、人员组成、发展潜力等具体情况[9]。 三是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建立以院领导为组长,医务、人事、经管、财务部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管理小组,不断地完善绩效管理制度,总结经验,引进新的绩效管理方法,从而促进医院的绩效管理[10]。 参考文献: [1]金俊花.新形势下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浅析[J].西部中医药,2016,29(9):59. [2]张丽.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院经济管理[J].经济师,2018(11):250. [3]徐燕.新医改下公立医院经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2018(1):144. [4]陈慧媛.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9(9):141. [5]王凤鸣.新形势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财会学习,2018(34):76. [6]陈婷婷.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的研究[J].财经界,2016(5):361-362. [7]张丽娜.新医改形势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J].河北企业,2018(3):32. [8]郑琳莎.新形势下公立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7):15. [9]马新丽,徐磊,高彦兵.新形势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现代医院,2016,16(5):721. [10]万俊茹.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绩效考核实践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8(2):14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