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加快推进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与标准制定及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
范文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也是建材行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形成绿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时期,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等文件要求,加快建材行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标准制定、绿色评价是行业发展面临和肩负的历史任务,为了适应新的业态发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深刻认识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经济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更是建材行业推进生态文明,净化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和清洁生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发生了全局性、转折性、历史性变化,生态文明绿色环保的思想认识程度、对污染治理力度、制度严紧频度、监管执法尺度、生态环境改善速度都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保持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象征和全国人民共同的期待。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政府各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和绿色制造,绿色标准和评价的政策规定,多数的建材企业能够跟上形势发展,积极行动,但也有不少企业因环保不达标致使关停、限产或停产整顿,因整改不到位而被处罚。还有相当一些企业仍然就发展而发展,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仍然与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相脱节,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对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做出系统的安排,使建材工业的发展与生态发展、绿色低碳相一致,进而推动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

    建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及制品工业,其多数产业既是能源资源消耗型又是污染物排放的量相对大的行业之一,既是发展循环经济、承担资源综合利用的重点行业,又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净化生态环境,实现清洁生产的生力军。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是建材行业自身进步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建材行业肩负的环境生态建设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无论是参与全球化、国际化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还是加快推进建材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都迫切需要我国建材工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与标准制定及评价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节能减排全面融入与贯穿于建材行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不断提升绿色与生态建设的理念,不断增加功能和拓展工作领域,形成有目标、有支撑载体的工作体系。

    2.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构建建材行业绿色制造体系,致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修订与完善建材行业绿色低碳标准,拓展绿色认证评价领域;加快重点行业率先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有序推进行业碳市场建设,努力创造碳管理、碳交易的条件,全面提高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3.认真对接政府部门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规定,主动承担编制行业规划、标准与评价规则,努力实施中国建材联合会制定发布的《关于推进绿色建材发展与应用的实施方案》、《打赢建材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各产业的年度节能减排达标与新标准的制订,延伸扩展绿色评价的产业和产品。

    (二)2020年主要工作目标

    1.积极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工作,完善建材行业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推行与制订绿色设计产品标准,扩展绿色评价范围,实现绿色标准体系基本覆盖建材各领域。当年培育建材行业绿色工厂100个、绿色设计产品标准累计达到30个、绿色设计产品累计达到200种,积极在建材行业创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推进建材产业聚集区创建绿色产业园区。

    2.加快制订绿色设计标准,完善与修订绿色制造标准,增加绿色评价领域和绿色评价标准的制修订,要与所有产业的产品标准、工艺设计标准的提升相衔接,使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达标同方向、同部署、同推进。

    3.开展建材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推动建材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技术规范标准出台,在建材行业推广产品使用周期污染程度评价和产品环境声明、碳足迹、水足迹的发布,初步形成以生命周期理念为核心的绿色发展支撑体系。

    4.打造建材行业绿色制造数据集成应用平台,打通建材行业能源、资源、排放等重点数据的在线采集、储存与分析应用。率先实现90%水泥、平板玻璃产能的相关绿色数据的入庫,并在行业内形成不少于50家生产企业的在线诊断,以“大数据”服务与监督行业节能减排。

    5.组织与协调行业内外力量,将绿色建材认证与评价拓展至建材主要产业领域,形成绿色制造、绿色生产、绿色评价产业链,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评价的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提高绿色建材在新建工程和改造工程中的使用率,分别达到40%和80%。

    6.形成以建材行业碳交易技术中心为核心的碳减排工作体系,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开展建材行业(率先在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开展)基准值测算、配额分配方案制定;开展水泥行业的碳回收集成与利用;编制水泥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培训教材,开展碳交易能力水平培训等基础建设工作;构建详实的碳减排数据库,编制发布行业权威性的指导政策、技术规范。

    三、重点推进的工作与牵头实施的组织分工

    (一)构建建材行业绿色制造体系

    1.率先推进“两个二代”成果应用绿色制造工程的试点与实施。以推广“两个二代”技术研发成果为切入点,深入推进水泥、平板玻璃两大行业绿色制造工程,打造绿色产业园区,培育绿色制造体系,从方案设计、研发制造、集成配套、建设施工、运营管理、售后服务全方位有效促进绿色制造水平的全面提升,推进行业绿色关键工艺、绿色制造共性技术装备、产品绿色设计与制造、终端产品资源化利用的系统集成与应用,实现制造工艺绿色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水资源利用高效化。

    2.加快建材绿色设计产品标准制订,扩展绿色评价范围。在前期已经发布的陶瓷砖、无机轻质板材等绿色设计产品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与扩展绿色设计产品标准的研发与制订,深入开展建材绿色设计产品标准制订和扩大评价范围。通过绿色制造集成应用和大数据平台的应用,结合生命周期评价技术规范标准的制修订,以点带面与系统推进相结合推动绿色设计产品的扩展与延伸。

    3.深入开展创建绿色工厂的评价。在已经进入工信部绿色制造示范名单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水泥、陶瓷、玻璃、混凝土、防水、石膏等行业开展绿色工厂创建与评价。随着工作的深入,建材联合会联手各专业协会共同拓展绿色评价领域,扩大创建绿色工厂示范与评价范围,争取在砂石、水泥制品、混凝土外加剂等更多的行业推进绿色工厂创建,基本建立起绿色工厂创建与评定规则。

    4.推进企业能源使用管理,提升能效,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建材企业建立能源使用管理体系,完善能源定额计量、分析与合理使用,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建设能源管控中心,提高装备装臵水平,利用信息化、智能化加强能耗的控制、利用、监管。在水泥、陶瓷、平板玻璃等行业,推广能源审计,节能诊断、咨询,开展能耗对标,加强定额计量等手段降低能耗,减少企业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扎牢基础。

    (二)推进建材行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体系建设

    1.完善建材行业绿色制造标准体系。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制定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要求,建材行业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的搭建已初步建立。在目前已立项绿色工厂评价类标准27项,绿色设计产品评价类标准16项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绿色制造标准的制订,绿色工厂的创立,绿色设计产品等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在一步一步完善与扩展的基础上,形成建材行业绿色标准化体系。

    2.建立建材行业节水标准体系。率先在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等领域深入开展节水用水情况调研,加快制订不同产品的用水定额、监测与分析管理,建立完善装臵,建立测试系列标准,发布建材行业单位产品取水量指标与评价标准。率先在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各选择10家企业进行试点,通过取水定额对标达标、节水型企业评价等工作,推动企业取水用水绿色低碳。

    (三)拓展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与评价,促进行业绿色发展

    在国家认监委、住建部、工信部等主管部门的统一规范与推动下,形成建材行业统一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将绿色建材标识评价与绿色产品认证逐步普及到建材所有的领域与产品。在已经开展对砌体材料、保温材料、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玻璃、陶瓷砖和卫生陶瓷等7类建材产品的绿色建材产品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产品认证与绿色评价相互结合,将绿色认证、评价逐步拓展至建材更多领域,特别率先在墙体材料、陶瓷砖、平板玻璃行业全面展开,促进绿色建材更多产品在建设工程的应用。

    (四)做好建材碳市场建设的前瞻基础工作

    1.进一步做好建材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基础性工作 目前,建材联合会已经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开展了水泥和平板玻璃基准值研究及配额缺口测算、补充数据表的修订和技术复核,在部分省市开展水泥碳配额分配试算等有关基础工作;同时围绕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了碳市场运行规则及相关政策的调研。2020年重点做好收集补充和完善碳排放数据库,为基准值测算、碳减排政策研究和有关规则的制订提供依据;开展前瞻性政策研究,研究碳交易需具备的条件、内外部连接和对接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企业经营与成本等影响,提出建材行业碳市场建设与试点的建议,率先引导部分水泥企业做好进入全国碳市场的有关准备工作。

    2.加快低碳技术研究推广应用。通过参与支撑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目录遴选推荐工作,进一步组织研究建材行业适用的低碳技术,形成研究、试点、推广应用的组织体系。重点以水泥行业为试点,开展碳捕集与利用技术示范项目建设与运行的总结,在进一步明确完善技术的基础上,有步骤地积极稳妥地推进碳捕集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集成行业最新节能低碳技术,形成最佳的低碳技术组合清单,推荐给有条件的企业选择和应用。

    3.成立建材行业碳交易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2020年上半年成立建材行业碳交易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行业各有关产业专家、第三方机构、试点的水泥企业代表及有关科研院所代表等组成。专家委员会今年侧重为水泥行业碳核查、碳捕集、碳排放核算等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对水泥行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能力建设、节能降碳技术、需要的政策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

    4.组织开展碳交易运行测试。为超前把控风险,以发电行业为借鉴,提前谋划和组织好有关试点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方案制定、碳交易试算、运行测试等前期工作,以备待成熟时能顺利进入全国碳市场交易系统。今年拟组织一批水泥企业开展碳交易测试活动,分现场测试和远程测试两部分进行,及时发现和梳理问题,并针对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为政府主管部门和建材联合会完善碳市场交易奠定基础。

    5.在行业内开展能力培训和政策引导解读。结合正在编制的《碳排放权交易(水泥行业)培训教材》,制作具有良好展现形式的PPT课件、录制在线视频课程,对企业开展专题性培训,普及碳交易知识,推广碳交易制度,帮助以水泥为主的建材行业企业做好进入碳市场的准备,指导试点地区的企业做好碳交易工作。

    四、多种举措并举,确保绿色低碳顺利开展

    (一)全行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生产、科研、装备、应用、管理等各个环节,涉及产业上下游。建材行业各级协会组织要做好各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在舆论引导、政策争取、标准制定、行规行约等方面,推进各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各大企业集团要充分发挥领军作用,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主动与世界先进同行对标看齐,不仅推动自身的绿色低碳发展,更要发挥榜样和表率作用,引领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全行业广大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和行业组织的号召,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危机意识,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科研院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坚持绿色低碳的科技创新方向,为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二)充分发挥好政策法规、规划、标准等的导向作用,确保建材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要注重发挥政策法规、标准、规划等的重要约束和导向作用,依靠规则规范行业行为。全行业要站在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节能环保的政策、法规,不折不扣地坚决贯彻执行。各级各类行业协会组织和重点骨干企业要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战略、规划和自律性行规行约的制修订,坚持正确导向,弘扬正能量,引导建材行业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确保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发挥好行业协会组织的引领作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各专业协会和各省市协会组织都要站在行业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切实肩负起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任。各产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积极完善本产业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要积极引导企业开发绿色建材产品、拓展绿色建材应用领域,积极推进本产业绿色标识体系建设,制定绿色建材产品应用的具体导则,参与碳市场建设,全面促进绿色建材产业发展。

    (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各级各类建材行业协会和大企业集团要善于发现典型、挖掘典型,着力打造和树立一批产业结构调整的典型,技术改造降低能耗和超低排放典型,绿色制造典型,低碳转型典型,综合利用典型等。通过会议、经验交流以及网站、行业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优秀典型企业的宣传、推广力度,丰富对典型企业的宣传推广方式,广泛推广典型企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措施,发挥榜样的引领带动作用,带动提升行业绿色低碳整体发展水平,营造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要积极推荐优秀典型企业和典型案例列入国家“环保标杆企业”、“绿色制造示范企业”、“能效领跑者”等名单,并将其树为行业发展典范,以先进带后进,全面提升建材行业节能環保与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