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工业设计在通信产品中的实践应用 |
范文 | 洪泳江 摘? ?要:文章介绍了工业设计的要素、方式和特点,分析了工业设计知识集群的构建和获取机制,分析了即时移动通信架构设计应用特点以及微信的信息架构设计过程。 关键词:工业设计;知识模型库;获取机制;即时通信;UCD架构设计 工业设计是人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充分融合的一种方式,涵盖了多种技术的组合应用,既有人类思想的融合,有色彩、动态、质感、结构、人机工程等感官的美感,又有人类情感的赋予。工业设计从技术、社会、经济、艺术要素出发,基于产品的内型和外型灵感的凸现,赋予不同产品新的品质、功能、性能,并结合工艺设计师、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之间沟通协调以及人类情感感知模糊知识集的应用,创造出满足人们多种需求的物品。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工业设计,更是通过技术手段收集、筛选、重组多种信息,具有多学科知识交叉、设计指标模糊隐含、设计过程动态藕合等特性,根据人本中心理念,严格遵循绿色环保发展思维,构建灵敏多变的市场响应机制和多知识获取机制的工业设计网络化协同设计环境,设计出符合完美客户体验的高性价比、高艺术性、多功能的现代产品。工业化设计离不开领域知识、过程知识、心理学知识、模型知识和用户知识等知识需求的分析,通过人类认知知识结构化模型的重构,利用人类协同式、交互式、网络式等设计方法,实现工业设计的群体协作性、动态分布性、并发执行性和共享协同性的活动本质[1]。 1? ? 工业设计方式和特点 工业设计不是单一的科学,工业产品设计的方法更是管理学、控制工程学、社会艺术学、信息学、人类学、智能科学等多种学科最先进理论方法的综合应用。结合用户需求体验、主要特性描述要素和具体工具手段,工业产品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并行设计方法、功能—结构方法、三次设计方法、面向X的设计方法、可靠性设计方法、精度设计放法、智能设计方法等。工业设计还综合不同客户对产品感受体验、情感的模糊性知识的表达等包含着复杂且无法量化的隐性情感知识集域。如今,工业设计在无线网络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R智能等新技术高度融合下呈现很多新特点。 首先,现代工业设计更多体现出跨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快速知识迭代、数字化、网格化的特点。由于计算机、无线通信技术加速了人类知识的传播和更新,工业设计知识模型库日益庞大,更新速度更是变化无常,这促进了不同学科和知识领域交叉融合。因此,工业设计过程来自新材料、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的知识转化功能,更加便捷和完善。而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网格化制造成为了最先进的制造技术核心,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等制造业新标准的加入,赋予工业设计作为产品制造前期工序新特性,实现了集成一体化体系[2]。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CAID)的應用,体现了工业设计的并行化特点,CAID利用计算机数据资源的共享在计算机设计系统中对产品进行虚拟模型构建、参数虚拟设计,实现了产品造型、工程结构、工艺分析等的并行设计。并行化设计在有效综合开发管理平台统一协调下,充分对现有资源开发、挖潜、组织、规划、控制分析,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有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2? ? 基于即时通信的工业设计应用 2.1? 工业设计知识集群的获知 工业设计首先需要建立知识集群库,通过知识获取机制建立工业设计知识集群库系统。主要包括领域知识库、模型知识库、用户知识库、过程知识库等。 (1)领域知识库:是实现知识的归纳、总结、提炼,组织成一个体系化标准,构建工业设计层级式设计色彩学、机械设计、人机工程学等知识本体视图知识库系统。 (2)模型知识库:在实际设计过程,采用本体化表达,构建成案例知识本体模型,对模型外形、结构、语义等属性进行描述,并不断更新知识库系统数据,实现数据的更迭。 (3)用户知识库:主要集合了前期设计过程对客户市场调研信息的集合,通过计算机系统对调研数据进行充分分析,把感性模糊的隐性知识演变成显性化的知识表达,利用统计学、概率学、实验心理学、设计符号学、人机工程、网络智能、云计算等理论和方法,获取设计需要的知识机制和过程本体模型。 (4)过程知识库:主要对设计过程流进行静、动态描述,采用Petri网建立工业设计工作流模型和颜色属性等,实现设计阶段(节点)的过程控制。图1给出了工业设计知识库建立于获取途径(机制)[3]。 2.2? 即时通信工业设计的应用分析 本文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 Design,UCD)即时移动通信的工业设计。即时通信主要实现信息交互参与者在移动通信终端实现移动互联网的接入、登录、实时信息交互等功能。移动即时通信主要有短信、WAP模式、GtalkPro、微信、QQ、陌陌、微博、抖音等主流通信、群聊、交友工具。随着用户体验及功能需求日益丰富,各种KIK类、LBS类软件及系统设计具备多样性和新颖性,通信产品多体验式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UCD设计在即时通信过程比较常见,涉及人机交互、人口信息、架构、界面、视觉、交互等。在产品开发诸多环节中,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用户知识库的建立,实现产品全流程开发和控制。 用户体验包括喜好、情感、信仰、认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等信息。2002年,Jesse,James,Garrett等设计者运用Web系统把客户体验要素进行层级划分,具体为: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架构层、表现层。 2.3? 即时通信架构设计 即时通信UCD设计关键在于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产品组织结构设计和层级结构设计,架构设计层级模式可采用宽度与深度的方式,手机软件的信息架构着眼于用户与手机良好的交互功能实现。以手机终端腾讯微信架构设计为例,设计过程需要充分考虑手机性能、屏幕尺寸、分辨率大小、网络承载能力、手指交互特性等关键属性。所以,在移动即时通信产品信息架构设计过程中,结合移动设备性能属性、网络特性、使用场景等本体知识库,实现合理的架构设计,可以给予客户完美的用户体验。 微信架构通过三级架构设计模式,用户通过登录微信界面进入系统,可实现微信聊天、通信录朋友选择和添加、个人设置等功能,设计脉络清晰,操作便捷流畅,满足用户实时信息交互的需求,用户可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进行实时语音聊天、视频、信息传递、朋友搜寻添加、删除设置、个人信息的处理以及账户资金的快速应用等功能[4]。 3? ? 结语 由于计算机、无线通信技术加速了人类知识的传播和更新,工業设计知识模型库日益庞大,更新速度更是变化无常,这促进了不同学科和知识领域交叉融合。现代工业设计体现出跨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快速知识迭代,数字化、网格化的特点。通过即时通信UCD对微信等信息架构的设计,体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实现了用户良好的应用体验。 [参考文献] [1]谢友柏.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4(4):1-9. [2]胡艳军,陈浩,钱亚东,等.基于Web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工作流管理系统[J].制造业自动化,2004(7):1-3. [3]李治,金先龙,贾怀玉,等.产品设计知识的表示与重用技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7):1183-1191. [4]高寓鹏.基于手机移动互联网的社群型服务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2.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lements,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design,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and acquisi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design knowledge cluster,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tant mobile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as well as the design process of WeChat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Key words:industrial design; knowledge model base; acquisition mechanism; instant messaging; UCD architecture design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