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积极探索新课改 多措共施促高效
范文 严万辉
摘 要:数学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与实施,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客观需要,教师需要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展一系列有力的课改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持续不断地进行,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本文通过笔者在几个方面的尝试,对小学数学新课改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一、让构思奇妙的情境激发课堂活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目前知识基础水平和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巧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探究的契机。要遵循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来开展课堂教学。争强好胜是小朋友的天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教师通过设计新颖的课堂情境,做到让学生在轻松而有活力的氛围中复习前面的知识,同时给学生必需的思考和消化时间,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达到从根本解决问题。在激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时,做到在课堂上激活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比如在上关于植树问题这节课时,笔者在课堂的导入阶段,先让学生回忆课间操的情景。问学生:做操肯定要排队,那么大家是否能够独立完成排队呢?下面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按照老师的要求排队,谁愿意来?要求:面向老师排成一路纵队,每两位同学之间相隔一米。
教师可以指着这个队伍,向学生讲解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叫队伍的长,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叫间隔。通过设置这样的情景,形象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活动中,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完成课堂学习。
同时教师要注意,任何課堂都离不开教师的引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需要精心研读教材,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要针对教学内容,用心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因势利导,促进学生思考,因为问题是数学课堂学习的心脏,也是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活动的纽带。
二、加强师生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率
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所有过程,达到会学、乐学、善学的效果,需要注意唤醒、引导、启发。“提问——答写”这样的模式可以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从而激发学生乐于思考、学会思考。
教师可以改变“提问——答问”的模式,采用“提问——答写”的模式,这能让学生快速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写下自己的答案。因为答写的过程可以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同时,这样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在上“四则混合运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多层次训练,拓展创新练习模式,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出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重点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在课堂学习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比如在进行发展练习时,把题目“160÷2+6×8”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呈现在屏幕上,要求学生在不同的位置上添上括号,使得运算顺序得到改变。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来计算,写下计算过程,得到答案,同时回答问题,由此促进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理解。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
三、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将这节课的数学理论研究清楚,最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向生活实践中去迁移,实现小学数学学习的全面、到位,让学生学以致用。
比如在教“三角形分类”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年龄特点等,制定以下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然后给三角形分类,同时要理解、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笔者在上这一节课时,设计了“观察、操作、比较、小组讨论”的环节。特别强调直观教学,要求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操作,让学生在自己动脑、一起动手、全员动口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用“小小辩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浓厚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全员行动,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能够培育学生的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中要“思”“情”交融
让学引思,就是教师在课堂不能包办一切,要让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片天地,让学生感受情感教育,积极培育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素养,有效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具有适合本人终身发展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品格和各种能力。
比如在上“小数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在教学中设置购物这个情境。设计了几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小组交流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允许学生犯错,但要求小组成员及时帮助纠正,教师及时指点,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五、教师要做到以“让”促“活”
一节好课应该是这样的,教师要讲着讲着慢慢地退出,教师退居次要位置,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投入角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唱大戏,唱主角,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解决疑难问题。
比如在上“小数大小的比较”时,教师都知道“小数大小的比较”是一节推理判断课,以前的教学让学生有了初步认识,学生已学会比较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大小。学生会做的也局限于这两种情况:小数位数相同,最多不超过两位的小数。那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这堂课进一步让学生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让学生学会比较小数位不同的小数,加深学生对小数的运用及其意义的掌握。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这道题:请比较3.05米、2.84米、2.93米、2.88米的大小。笔者让学生每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联系学过的整数比大小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让学生不要害怕犯错,鼓励学生找出比较的方法和技巧。再讲解:先看这四个数的整数部分,因为3>2,所以3.05米>2.□□。接着看2.84米、2.88米、2.93米这三个小数,整数部分都是2,接着看它们的十分位,因为8<9,所以2.8□米<2.9□米。讲解之后,教师还要及时总结。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启发、讨论、抢答、尝试、练习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法,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唱主角。
总之,为了实现高效的课堂学习平台的打造,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有效训练和提高,要想取得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的全新高度与深度,可以说教师任重道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