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方式分析与思考-以微课为例
范文

    顾金媛+仲瑞

    

    

    【摘要】 为了更好的适应教学发展,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本文立足“互联网+”时代背景,以高校的微课运用为例,分析其当前研究与应用现状,通过对200名高校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微课的运用及推广的可行性。以微课为代表的新兴教学方式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对高校微课的应用及其推广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 “互联网+” 微课 高校 教学方式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n teaching mode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take

    Micro-lecture as an example Gu Jinyuan Zhong Rui ( Kangda College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optimize the teaching effect,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Internet +” background, Method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20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s, this paper and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teaching and popularization of “micro course”. The new teaching methods, represented by micro-class, have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broad space for development.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s and its popular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Internet +”;Micro-lectur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ing method

    盛行知識经济的21 世纪,信息化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互联网深度与传统行业融合,通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革新,创造新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互联网如何与传统的教育行业相加,已成为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一、微课的相关理论

    1.1微课的内涵

    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是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以及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交互性良好、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网络视频课程[1]。

    微课的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教学时间较短。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高出20分钟,大多数则在10分钟左右,占用的储存空间较小(一般几十兆),便于学习者在移动设备上学习。在教学内容上以多手段、多角度、多形式的展现,形成多维学习刺激;在教学进度上小步进行,一个微课只讲解一到两个知识点,一组微课可以呈现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2]。

    同时,微课还包含了与该教学视频主题相关的练习、课件、教案及反思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网页呈现方式和组织关系共同“营造”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半结构化、交互性良好的教学环境。因此,微课既区别于单一传统的课堂教学,又在其基础上继承发展,形成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1.2微课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2012年是国内微课建设和发展的“元年”。2010年、2011年微课在国内如广东佛山、深圳等少数几个地区、部分学校开始了微课的探索性建设,到了2012年,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电子书包”、“视频公开课”等新型教育项目在全球的迅速走红,引起了公众关注,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以在线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课在全国中小学、高等院校甚至在企业教育等领域迅速普及,各种类型的微课作品征集、竞赛评选、教学大赛、应用推广等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3]。

    如今,微课对中国教师来说已不再陌生,越来越多的教师把精力投入到微课的研究和建设中。各类微课比赛参赛人数逐年递增,仅2015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微课比赛,就得到了全国1400多所高校 18000多名一线教师的积极响应。

    在关注微课教学比赛的同时,教育学者和教师也把目光集中在微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截至2016年3月10日,在中国知网以“微课”为关键词的论文就达到了5275篇。从2011年的1篇,到2015年的3402篇,足以说明学者对微课关注的程度[4]。

    二、微课在高校应用与推广可行性分析

    2.1高校的发展现状

    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办学特色,培养出有竞争力、开拓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办学的主要力量,为我国大众化教育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互联网+”时代,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中重要而又特殊的组成部分,应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教学计划应根据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必须改革[5]。

    2.2微课在高校的发展现状

    在高校,微课的建设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高校在微课的发展方面,主要是:

    (1)开展微课讲座,对广大教师进行微课知识的普及宣传

    通过国内微课运用的经典案例,优秀典型,让教师了解微课的内涵、制作及应用方法,增强教师们对微课的兴趣。

    (2)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微课比赛

    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掀起了全国高校微课建设高潮。各高校也积极参与并开展自身微课比赛。可见微课在高校的教学中已存在一定的尝试与探索[6]。

    (3)软硬资源支持不断完善

    近年,各高校不断完善软硬件资源,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微课的学习制作,使微课这种教学方式的到了极大地发展。

    2.3微课在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为更好的在高校进行微课的推广,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江苏省内几所高校的200名在校学生为对象,调查了他们对于微课的了解情况及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4: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结果显示,在传统课堂上,大多数学生会偶尔,甚至经常出现教师讲解完,仍然不能完全了解学习内容,不能全面理解知识的现象。虽然这样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本次调查中,有98%的学生都表示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就足以证明传统课堂的学习效率是有待改进的,微课的出现是必要的。65%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仍有33.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存在不足,甚至有1.5%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不具备学习能力。可想而知,这一部分同学在课后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存在障碍,加之没有有效的讲解、复习途径,日复一如,势必会在学习上与其他同学拉开差距,以至于丧失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学方式改革,应该从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途径出发,帮助他们强化学习效果,微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并有39%的同学对视屏讲解的学习课件抱有兴趣,而微课以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帮助学生预习复习,提高学习效率。但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虽在教育界得到大力推广,但微课仍没有得到普及。58%的同学表示对微课不了解,但仍有60%的同学愿意使用微课进行学习,这也说明了现代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的期待与支持。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对微课的兴趣点一是在于其视屏教学的形式,方便观看,二是微课可以有效的弥补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所以,微课建设应该从这两点出发,在保证微课视频短小的同时,精简内容,强调重点,优化微课教学质量。

    三、结论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以互联网交互活動的形式进行学习,充分地调动了学习者学习的极性,促使学习者更加主动的投入到互联网交互学习中。学生对于微课这一新鲜的教学模式,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喜爱,期待通过这种新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这说明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微课为代表的新兴教学方式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 考 文 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13(04):36-42

    [2] 张香晴.移动学习环境下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开发[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

    [3] 胡铁生.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5-13

    [4] 范建丽,方辉平.“互联网+”时代高校微课发展的对策及应用——从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谈微课与教学的整合[J]. 远程教育杂志,2016(03):104-112

    [5] 邢水梅,武蕴馥,王洪安.高职微课教学设计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8):136-137

    [6] 岑健林. “互联网+”时代微课的定义、特征与应用适应性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6(12):97-1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