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VB课程教学研究
范文

    贾文峰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VB课程教学研究。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 网络教学平台;VB;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29-0130-02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of computer fundamental course, the university at which the author is working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on Visual Basic course teaching Based on online education platform,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online education platform; Visual Basic; research

    1 VB的特点

    Visual Basic (简称VB)是Microsoft公司为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而推出的一种可视化的快速编程工具,它以其简单易学、语法简洁、功能强大而深受广大编程人员的青睐。VB采用可视化的图形用户界面(GUI)、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事件驱动的工作机制和结构化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用一种十分巧妙的方法将Windows的编程复杂性“封装”起来,使得开发Windows环境下功能强大、图形界面丰富的应用软件系统更高效、更快捷。概括起来,VB具有如下特点:(1)可视化的程序设计方法;(2)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3)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4)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5)高度的可扩充性;(6)强大的数据库访问能力;(7)支持动态数据交换;(8)支持对象链接与嵌入。

    2 VB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地位

    2010年,我国九校联盟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指出:计算机基础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都很重视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的培養,通常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主要讲授办公软件的使用,重点是Office软件,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设程序设计课程,主要讲授编程思想和方法,针对不同专业在C、VB、ACCESS等语言中选择一门进行讲授,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因为VB简单易用、可视性强,很多高校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是选择VB作为程序设计课程。我校采用VB作为程序语言课程的班级比例很高,学生人数众多,VB教学改革已稳步推进多年。

    3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对VB教学的要求和影响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顺应了我国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已成为很多单位和部门聘用、晋升、评定员工的重要参考依据。高校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加。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2013 年版)的基本要求如下:

    (1) 熟悉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

    (2) 了解Visual Basic中对象的概念和事件驱动程序的基本特性。

    (3) 了解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4) 能够编写和调试简单的Visual Basic程序。

    考试内容:Visual Basic程序开发环境、对象及其操作、数据类型及其运算、数据输入、输出、常用标准控件、控制结构、数组、过程、菜单与对话框、多重窗体与环境应用、键盘与鼠标事件过程、数据文件。

    考试方式如下:上机考试,考试时长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

    题型及分值:单项选择题 40 分(含公共基础知识部分 10 分),基本操作题 18 分,简单应用题 24 分,综合应用题 18 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试方式为上机考试,因此提高学生VB上机操作能力非常重要。在VB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搭建一个立体化的网络教学环境,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以解决学生学习中“学什么”、“为何学”以及“如何学”等一系列教学难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VB课程教学改革

    目前,我校VB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室加机房上机的形式,VB总课时为4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2学时、实验教学16学时。VB教学的课时数相对较少,课堂教学教师为主导,重点为学生讲授编程基础知识与语法结构,实验教学学生为主导,自主完成上机练习和作业,教师有选择地进行辅导。为了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计算思维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引导学生熟练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并有效应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时随地进行思考和练习。网络教平台的使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

    4.1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VB课程教学方式

    我校从数年前开始建设VB网络教学平台,平台上主要开设有课程学习、课程作业、课程考试、课程论坛、课程公告等栏目。每学期开学前,VB教师会将教学课件、实验内容和参考资料等发布在VB网络教学平台上,如图1所示,学生可以使用个人账号(本人学号)登录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时间和地点不局限于课内和教室、机房,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教学平台,下载教学课件或完成在线作业。所有实验报告和作业都在教学平台上完成,由系统自动给出成绩,学生本人可以看到试题解析,任课教师可以看到所教班级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这样,既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因为缺课或个人程度等原因无法在课内及时完成学习和作业的难题,也为师生间交流开辟了有效的渠道,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发现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协作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

    4.2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VB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影响很大。我校将VB课程确定为考试课程,而且学分较大,这就使得学生必须高度重视VB课程的学习。我校VB课程考试采用上机方式考试,由VB网络教学平台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组卷,题库题目较多,而且经常更新,保证每名学生在考试时抽到相同试题的概率很低。学生提交的试卷由VB网络教学平台系统自动进行评分,课程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60%,不再进行笔试考试。考核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避免了应试教育的缺陷,侧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为学生顺利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VB网络教学平台的模拟考场界面如图2所示,其中程序修改题的界面如图3所示,相应的VB代码界面如图4所示。学生可以在考前进行模拟考试练习,熟悉考试的全过程。这个模拟考试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B的考试形式非常接近,学生在使用过VB网络教学平台后可以很快适应二级VB的考试。

    我校建设的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VB课程,经过多批次学生的实际使用,教学效果良好,我校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B的通过率也逐年提高;而且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能自觉使用VB编写程序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5 結束语

    建设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VB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需要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认可和有效使用。因此,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VB课程的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做出调整,并适时更新和完善。

    高校应以培养计算思维为目标开展VB课程教学,积极构建和完善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VB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张君枫. VB程序设计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福建电脑, 2016(4):78-79.

    [2] 宁晓红,李蓉.立体化教学模式下VB程序设计互动教学平台的开发[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4(2):99-100.

    [3] 于宁等.突出计算思维训练的VB程序设计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33(9):182-18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