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模型研究 |
范文 | 周静 陈美娟 徐正东 摘要:虚拟仿真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是高职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文章综述了虚拟仿真技术和高职数字图书馆模型研究现状,分析了运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高职数字图书馆的原则、目的和功能,构建了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的模型。 关键词:虚拟仿真;高职;数字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2-0270-02 虚拟仿真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是高职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为读者提供图书馆服务是高职图书馆存在的历史使命。构建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的模型就是为了方便读者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且能在使用高职数字图书馆的各种服务的同时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这也为高职图书馆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提供了条件。 1 文献回顾 1.1 虚拟仿真 虚拟仿真主要是运用计算机来合成或模拟客观世界,创造一种可操作的人机世界,人类可以借助感官或工具来和它进行互动。虚拟仿真由VPL Research公司Jaron Lanier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工作效率。美国科学家Burdea G和Philippe Coiffet1993年提出虚拟现实技术,并指出沉浸性、交互性和想象性是其最突出的特征①。当前做得最好的是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研究,许多研究机构与高校在虚拟仿真的感知互动、用户界面、后台软件和硬件等方面也取得了众多成果,图书馆领域也逐渐在漫游展示、借阅指引、馆藏资源重塑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②。 1.2 高职数字图书馆 赵晓辉、孟庆兰、金蕾等认为通过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众多新兴的技术结合在一起,对传统的高职图书馆进行功能扩展,以智能化的方式对外提供图书馆服务的一个整体系统即高职数字图书馆。王立平、陈平华、廖志平等通过云计算、Hadoop、存储、SOA架构、门户、挖掘和数据中心等技术的研究来实现高职数字图书馆的功能的稳定性、实用性和便利性。祁冰、付宁康、邵莉娟等围绕高职数字图书馆馆藏建设进行研究,分析了高职数字图书馆馆藏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特色高职数字馆藏建设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同时也探讨了高职数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钟育伙、郝春明、傅爱红等通过对更好地让读者享受到高职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服务绩效进行了评价。陈小衡、梁玲、赖惠娟等运用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理论对高职数字图书馆联盟、用户体验、网络安全、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为扩展高职数字图书馆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2 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模型的设计 2.1 设计原则 模型的主要是以技术先进、功能务实、结构合理、成本低廉、维护简单作为基本设计原则来规划整体构架。 2.2 设计目的 构建基于虛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模型的目的主要是为读者提供图书馆实体体设施、本地馆藏、数字馆藏、参考咨询、数据库等各种资源和服务,让读者真实感受到高职图书馆的存在,并能随时随地使用它的资源与服务。 2.3 设计功能③ 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模型的设计功能主要有: (1) 信息资源服务 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内包含大量的传统和现代化信息资源,如传统馆藏、数字馆藏、随书光盘、特色数据库、音视频资料等,读者可以同时获取大量信息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2) 实体浏览服务 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正是在实体图书馆的基础上借助虚拟仿真技术进行虚拟化,读者可以如浏览实体图书馆一样浏览高职数字图书馆,可以实时对图书馆内各阅览室整体情况进行了解。 (3) 馆藏借阅服务 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能够提供馆藏资源的借阅服务,可以对图书馆内所有馆藏先了解后借阅,如借阅对象为电子资源则可以直接下载使用,如借阅对象为纸质资源则可以先预约再到馆取实物。 (4) 参考咨询服务 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能够通过真人、数据库或FAQ等方式的在线实时咨询、互动往复咨询、可视互通咨询为读者提供实时、动态、便捷、专业、有效的信息服务。 (5) 馆藏导航服务 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通过导航服务能引导读者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直接、有效地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与服务,为读者节约时间,为系统节约资源。 3 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模型的构建 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模型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定制的WEB界面访问高职数字图书馆,该高职数字图书馆把高职图书馆原型进行数字化,将高职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图书馆服务以及实体图书馆全部组织起来,提供沉浸式的读者体验感强的高职数字图书馆。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平台与功能结构如图1、2所示。 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平台主要由客户端、服务器端和仿真端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客户端主要是读者与平台进行对接,让读者通过WEB界面与高职数字图书馆进行互动;服务器端主要是提供WEB服务与数据库服务,为平台的正常支行提供后台支撑;仿真端是通过计算资源和仿真引擎将高职图书馆的软硬资源进行虚拟仿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功能主要由管理端与服务端两个方面构成,通过身份认证系统将用户区分为读者与管理员,并给他们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限,其中管理员拥有管理端的权限,可以进行网站管理、资源管理、服务管理、虚拟仿真管理和统计管理等,读者拥有服务端的权限,可以浏览馆舍,查阅馆藏,资源借阅,导航服务等。 4 结语 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模型通过运用虚拟仿真技术不仅将实体图书馆虚拟化而且将馆藏资源和服务也电子化。平台高度的仿实性让读者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高度相似的虚拟与真实环境减少了读者的适应过程,流畅的交互功能方便了读者与图书馆的沟通与交流,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数字图书馆让读者最大程度的利用好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晨晨.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J].图书馆学研究,2011(20) :34-37. [2] 黄燕. 虚拟仿真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模式研究[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 (3) :54 -56. [3] 付跃安.移动增强现实(AR)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 (39) :34 -39. 【通联编辑:梁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