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分层教学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
范文 | 卢灿举 聂庆 朱灿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必需品,计算机知识内容早已经成为当代文化中的一部分。近些年,我国政府在计算机教育中投入了较多的物力与人力,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都在不断地发展。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实施,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仍面临许多的现状问题,使得大学生的学习情绪低落,不能够合理的融入大学计算机课堂教学中,从而使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低下。针对大学计算机的教学问题,大学院校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调查,并结合多年来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体会,将分层教学法运用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能够改变计算机这一现状问题,从而使大学生能够乐于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以此论述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并提出分层教学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科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分层教学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4-0125-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has become a necessity for people's daily life, study and work, and the content of computer knowledge has already become a part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government of our country has invested more material and manpower in the computer education, which makes the hardware facilities and teachers ' strength of the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c course teaching develop continuously. However,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current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c course teaching 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 mak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 learning mood low, can not fit into the university computer classroom teaching, so that the quality of computer classroom teaching is low. Aiming at the teaching problem of university computer, after a long period of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combined with many years ' experience of teaching research on computer Basic course, applying layered teaching method to college computer Basic course can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uter, so that college students can be willing to learn computer basic course teaching.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 in university,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 in univers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college computer Basic course based on layered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ic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layered teaching methods 分層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一名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个性特征、知识接受能力等,引导大学生去完成统一的教学项目,使不同的大学生具有不同层次的进步与收获,从而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在大学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大学教师要想提升教学质量,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氛围,就应该合理的运用分层教学法,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为大学生制定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任务,有效引导大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能够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像以往无所事事做一些与计算机教学无关的事情。多层教学法是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制定相同的教学计划,但在教学层次上与大学生学习进度上存在着差异性,以便能够充分挖掘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大学生能够在分层教学法中取得不同的进步,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1-2]。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是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计算机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很多的困难任务。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加强计算机教育也成为教育中的主要任务。传统计算机教育都是在学生大学教育阶段开始接受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然而,随着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许多大学生都会很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如果在大学阶段教授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到大学学习阶段则会不重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学生会认为这些简单的计算机课程自己都会,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既学不到完整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又会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低下。基于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不断地拓展与更新,以及进一步优化计算机知识结构,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变得更加有意义,让大学生深入的认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我国在计算机领域上增加了许多的就业项目,大学生能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荣获相关的资格证书,这样大学生就能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获得许多的就职机会;其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兴起,使人们越来越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同时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也被列入到成人考试中,这就需要大学应该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优化,使大学生能够乐于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其三,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必需品,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企业需要大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3]。基于此,虽然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时,多少都学习与接触过一些计算机知识内容,故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在原有基础上优化基础课程知识内容。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2.1不良的学习方式 大学生刚步入大学校园中,会使大学生的学习急迫性与压力随之较少,但取而代之的是大学生要面对就业压力,促使大学生的就压力不断地增加。一方面,由于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使大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课程逐渐的松懈,使大学生无法专心学习计算机知识内容。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停留在高中与初中阶段,对于学习还存在依赖教师的心理,在学习计算机知识中没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形成了不良学习方式。在大学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教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大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能够运用现代化教学模式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提前预习计算机知识,大学生的学习模式还是停留在依靠以往应试教育模式中,不能够有效的自主预习计算机知识内容,不能够根据教师指引有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从而使大学生的学习成效不佳。 2.2教學方式单一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实施的教学,许多大学都是采取大班形式教学。教师为了能够有效地应对计算机大班教学,一部分教师都是采取讲授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教学弊端。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很少在课堂教学中交流,使大学生在教学中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导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同时,教师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教师的管理难度增大,使教师无法对全体班级同学进行有效的管理,使计算机课堂教学管理模式涣散。因此,教师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2.3大学生个体的差异 大学生由于生活背景的差异,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也不一样,对计算机的知识理论与技能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家中生活条件好,家中都有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地运用计算机。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来自偏远山区,家中生活水平不佳,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计算机,故而,计算机知识理论与技能底下。再者,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划,在我国中小学阶段就开始对大学生教授计算机基本课程知识,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使中小学教授的计算机知识理论与技能不同,从而导致大学生的计算机综合素养的不同,影响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4]。因此,由于大学生在中小学接受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不一、家庭条件的不一,促使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理论与技能存在的差异性,从而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3 分层教学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3.1设计单层次教学项目 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一名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个性特征、知识接受能力等,引导大学生去完成统一的教学项目中,使不同的大学生具有分层次的进步与收获,从而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计算机知识内容,设计单层次教学任务,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个性特征,在单层次教学任务基础上适当的拓展与设计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5]。例如,在学习Word排版知识时,教师应该根据Word排版知识内容课前设计单层次教学任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到班级全体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应该考虑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内容,更应该为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技能好的大学生适当的拓展知识内容,为大学生提出相关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问题,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大学生根据单层次教学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3.2设计可调控的多层次教学任务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将教学任务设计为多层次教学任务,这样的多层次教学任务能够使大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选择不同难度的计算机课程来自主学习知识内容[6]。例如,在学习简历制作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大学生设计三个教学任务,多层次教学任务是递进式的,如果大学生不能够有效地完成前一个教学任务,就无法进行下一个教学任务。一般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都是分为两个环节,之后在为大学生讲解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应该跟随教师的节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如果那一个环节进行的慢一些,就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基于此,为了能够有效地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应该根据分层教学法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多层次教学任务,通过有效的整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内容,将知识分为三个教学任务,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素材,从而能够有效地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内容。如初级教学任务,教师应该为大学生安排少量的文字录入知识内容,让大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基础操作;高级教学任务应该为大学生安排一些计算机的基本元素,安排一些颜色、封面、字体的计算机教学任务,这样使大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任务,从而能够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3.3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分层次教学法是解决大学生学习、性格差异的教学方法,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每一名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运用分层次教学方法为不同的大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够满足学习较好的大学生学习需要,同时又能够满足其他层次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保证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 其一,教师在设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不能够将教学任务设计的太难,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能够设计得太简单,这样会降低教学成效,使学生不能够学到有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内容,应该适中,将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分层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 其二,教师在设计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应该遵守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由简单到难,逐步进行上升,使学生能够乐于学习计算机知识内容。 其三,教師可以根据大学的师资力量,开设相关的选修课、专家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进行自主学习知识,这样能够满足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进一步需求。因此,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分层次教学法,能够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模式,能够兼顾到每一名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得。 3.4巧妙辅导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时总会在不同阶段中出现不同的问题,基于此,需要教师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状态,灵活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与巧妙的指导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辅导效率。例如,在学习贺卡制作知识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知识内容,设计两个层次的教学任务,第一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去设计教学任务;第二层为了使贺卡设计得更加完美,教师应该为学生增添一些图形、布局等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内容。在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提出相关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去找寻知识答案,当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中出现不懂的教学问题,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辅导,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完成知识内容,从而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层教学法是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制定相同的教学计划,但在教学层次上与大学生学习进度上存在着差异性,以便能够充分挖掘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大学生能够在分层教学法中取得不同的进步,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效的运用多层次教学法为大学生授课,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根据教师的指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使学习成绩不一的大学生具有不同层次的学习成效,从而提高大学生运用计算机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凤.分层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7(8):27. [2]冯丽娟.分层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5):216-218. [3]蒋建琼.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之探索[J].福建电脑,2016,32(6):174+132. [4]马立虹.解析开放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面授辅导分层教学构想[J].科技展望,2016,26(3):200. [5]余健.分层教学法在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1):164-165. [6]唐建国.招生模式“多元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法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3,29(7):56-57+67. 【通联编辑:王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