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大学计算机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范文

    刘钟涛 刘兰琪

    摘要:大学计算机课程是大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由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计算机分级考试进行成绩分析,提出了实施大学计算机课程分级教学的思路,并对关键性问题和教学方案提出了教学策略。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分级教学;教学改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8-0134-02

    Abstract: University computer courses are an important public basic course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Due to the popularity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uneven level of student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c courses is imperative. Through the computerized graded tes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sults,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implementing the computerized course teaching of the univers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the key problems and teaching plans.

    Key words: University computer; graded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strategy

    《大學计算机》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是大学生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文化意识,使大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能够通过计算机去解决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学计算机》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校的招生从最初的面向全省发展为面向全国招生,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各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以前很少接触计算机,甚至连开机、关机都不会。一部分学生虽然开设有计算机课程,但是由于面对高考的升学压力,很多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课程增加了教学难度,使教师难以很好地把握教学的深度和教学进度。

    1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

    针对《大学计算机》课程在教学与学习中确实存在问题。如何设置教学内容,如何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将内容与专业接轨,以适应专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并进行教学改革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掌握入校大学生信息素质的高低,2018年10月,新生入学伊始以《大学计算机》课程内容为考核基础进行了新生入校计算机摸底考试。

    在全部参加摸底考试的学生中,因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差异比大。8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只占到全部新生人数的1%,及格人数只占到新生人数的9%,而不及格人数占到了新生人数的91%。部分学生家庭经济较好,中学阶段开设过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应用水平较高;而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从这次新生入校摸底考试分析,绝大多数新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是达不到课程的最低标准要求,通过新生摸底考试,可以从中根据分数段的分布,对《大学计算机》课程采取分级教学模式,杜绝了一个班级学生,无论计算机水平有何不同,教师所实施的都是“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这样就会使计算机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对《大学计算机》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本次摸底考试中大学新生在《大学计算机》课程各个知识点所获得的平均分,直观体现了大学新生在课程中知识点的薄弱环节。操作系统、打字、Internet等内容由于平时学生在使用计算机中会经常使用到这几个知识点,所以学生所获得平均分占总分比率相对较高。Word 2010、Excel 2010、PowerPoint 2010是试卷中分值最高的三道题目,但是在这三个知识点学生所获取的平均分占总分比率是最低的,但是这三个知识点恰恰又是《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核心内容,这三个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好坏是学生信息素质的高低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利用计算机解决日常问题的重要基本技能。

    从不及格学生成绩分数段分布比例可以看出,不及格学生人数占到了学生总数的91%,其中在不及格人数中超过64%的学生分数在35分以下,而50分以上的学生只占到不28%。从图3的分数分析比例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入校时信息素质能力比较差,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操作能力非常有限。根据分级教学模式,可以在《大学计算机》课程授课中,针对这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开设为基础班,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目标上通过分级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和调整。对《大学计算机》课程要划分出重点章节,授课内容要通俗易懂,学生浅讲多练,在作业布置上根据“难度”和“数量”两方面出发,要求学生能掌握每个章节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计算机能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开设为提高班,教师在教学深度和教学难度上相比基础班有所增加,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计算机思维能力,通过信息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综合化知识能力去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2 基于计算机课程分级的信息素质培养的教学策略

    分级教学,就是根据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班,将层次相当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学班组织教学,并结合学生的客观实际,协调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促使学生能再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大提高,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日常出现的问题。为此,必须从教育思想、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管理手段等方面对大学生计算机教育进行认真思考和全面改革[1]。

    2.1重视计算机教育的地位,以大学生计算机思维为信息素质的培养作为计算机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大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社会活动等的运用的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时代的发展,世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为获取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计算机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不仅是学习、工作中的便利,甚至在生活上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使用空间,掌握计算机技术成为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本领,大学生要对计算机教育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计算机教育过程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自主利用学校和社会的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培养。而作为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尤为重要。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大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基本知识传授,还要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性思维中去培养对科学的追求,能够使大学生具备高尚的人格。随着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成为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大学生通过在学校所学习的计算机相关概念、思想、方法去求解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使学生信息素质得到不断的加强和提高[2]。

    2.2 根据信息时代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合理调整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计算机技术知识发展更新换代非常快,对于大学生知识的掌握要求高,但是由于计算机教材的编写审定滞后,造成计算机教育的体系和内容往往落后于计算机实际应用,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同步,形成“学非所用”的现象。目前《大学计算机》课程主要是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ord、Excel、PPT、网络等内容。人们已经广泛使用Windows 7操作系统版本,Office 2010版本办公软件,但是学生还是停留在Windows Xp、Office 2003版本进行学习,存在严重的知识落后现象,不利于学生毕业和社会的无缝对接。除了必修的公共课程以外,还应该设置选修课时考虑到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问题,针对学校各专业对信息技术需求不同特点,开设一些和专业或者就业相互关联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质能力。

    在分级教学模式在,根据学生层次设置不同教学体系。基础班学生要浅讲多练、以掌握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主体,引导学生能通过所掌握的知识逐步学会思考、学会归纳,能利用计算机去解决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基本問题。对于提高班的学生以“放“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创造学生独立的学习和思考的机会,通过已知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学生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以外,可以给提高班学生讲授一些和课程内容有关的知识,比如:Office的高级应用、图形图像处理、网页制作等课程,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质的培养。

    2.3 应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教学进度的安排,《大学计算机》课程的课时比较少,内容比较多,一般先在教室进行理论学习,然后学生到机房进行上机操作,学生普遍反映是上课能听懂,但是一到上机实验操作时候就发现上课多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随着学习的深入,“集中授课+机房上机”两步教学模式会造成部分学生因为课程的枯燥失去了学习好计算机课程的兴趣,这种以老师教授、演示为主,学生被动地听,没有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将“集中授课+机房上机”教学模式完全搬到具备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教室,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后,让学生积极参与该知识点的操作,及时掌握课程内容和操作步骤,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混合教学模式能将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符合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特点;充分整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将《大学计算机》课程生成一个课程网站,将课程的介绍、教学实验指导、教学进度、学习园地、教学讨论等模块构建一个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通过网络课堂,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之外拉近了距离,教师不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对作业进行布置、收发、批改、建立课程专题讨论、对学生课程进行答疑解惑。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打破了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能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全方位地对课程内容了解和掌握,提高了教学效果。

    2.4 以NCRE考试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信息素质能力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是由教育部考中心主办,面向全社会用于考查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与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考试体系。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行业的普及,NCRE影响面越来越大,社会认可度高。在校大学生迫切需要获得相应的证明自身能力的证书, 它是人才持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的证明,也是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岗位增加自身能力的有效凭证。因此目前在全国许多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英语四六级考试都成为在校大学生必须参加的考试[3]。

    目前高校所开设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设置的级别和科目是吻合的,学生在进行计算机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在获取信息素质培养过程中,以NCRE考试为教学导向,学生通过参加NCRE考试,一方面可以检验所掌握课程的知识点,以考促评,针对薄弱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所学计算机课程获取NCRE相应证书,增强自身的软实力,为将来学生在就业、工作中增加了实力。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3 结束语

    通过新生《大学计算机》课程入学摸底考试,对新生信息素质进行全面分析,以此对学生按照成绩进行课程分级的教学,坚持面向每一位学生,最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传授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呢你,全面提供创新意识和创新的素质。今后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调整和总结出一套适合各类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任颖,李华伟,王丽娜.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电子设计与工程,2012(6):12-13.

    [2]李宏岩. 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8(11):26-27.

    [3]朱琳,马蓉,周钧.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研究[J]. 价值工程,2013(15):242-24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