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引企入校,促进专业建设 |
范文 | 刘子攀 摘要:我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在专业建设中秉承服务本区域经济发展,立足市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思路,与企业和行业合作,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校内基地建设与校外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技能培养体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最核心的就是缺少真实的项目教学。通过引企入校,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分析和探讨,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专业课的课堂,进而思考涉及真实项目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在实践过程当中对“传统理论教学”和“企业项目教学”两种教学模式和体系进行验证,探讨真实项目课程的改革的系统性问题。 关键词:引企入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 中图分类号:G642?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2-014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社会发展催生引企入校教学模式变革 “十三五”期间,厦门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动漫与游戏产业、数字艺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优先产业,但也发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动漫和数字艺术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我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已有十多年的建设历史,2010年被确立为国家示范校立项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提高专业技能为导向”,取得了诸多的教学成果。为满足厦门市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同时提高我校学生就业质量,我校信息工程部领导和专业教师团队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 通过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走访等方式,发现我校的专业设置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②专兼教师结构不够合理,专业教师缺乏实战经验,而引入的企业兼职教师教学时长不足;③许多学生的顶岗实习只停留于表面形式,在企业做最基础性的工作,无法触及岗位的核心工作,技能水平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④学生在校期间较少参与真实项目的案例,导致实际操作经验不足,就业后岗位适应能力不强、适应时间较长。此外,团队在深入福建省动漫与游戏公司和信息行业公司开展广泛的调研后,发现这些企业有四个共同特点:一是专业知识、技能更新速度快,二是使用的设计软件更新换代快,三是设计师岗位职责明确,四是企业有强烈的意愿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以厦门大拇哥公司和福建网龙网络控股有限公司为例,为了使新招收的毕业学生尽早在岗位上创造价值,两家公司甚至自行成立了新进人才培育部门。因此,将企业岗位培训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 在此基础上,学校决定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观念,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学校教室,建立引企入校、产教融合的综合型平台。厦门大拇哥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昊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市火之辉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随即入住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让学校教育真正和企业接轨。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已经实现了“课堂作业-个人作品-企业产品”的良好模式,专业建设水平大幅提高。 2 引企入校新型教学模式主要目标 2.1 通过引企入校新型教學模式使得学生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更强 通过引企入校新型教学模式使的实习对口率92%,学生就业率达98%,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91%,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2.2 通过引企入校新型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进一步提升 通过引企入校新型教学模式使校企协同工作,在考证方面,让多数学生都拥有基础岗位和方向岗位的多本职业资格证书,中级工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超过90%。同时学生更多地参与、熟悉企业工作过程,综合能力获得更快的提升。在技能竞赛方面,让学生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成绩显著。并且能达到对外承接设计项目的程度,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3 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团队 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日益增高,需要提升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在企业专业工程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实施和各类教师、学生的技能竞赛,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课程建设成果丰富,师资队伍整体优化,为职业技能培养体系成功运行提供了师资保障。 2.4 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大批优秀设计人才 实施工作室培养模式,在学生管理上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各种工作室团队。以企业真实项目或模拟项目为学习载体,工学结合,不断整合优化课程,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从而得到同类学校和专家的充分肯定,起到良好的辐射作用。 3 引企入校技能培养体系的实施过程 学校与合作的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分工,建立起一整套程序严谨规范、实训内容全面、适用工学结合的管理体系,以保障我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两个专业建设顺利推进。 3.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1.1 多方论证,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团队深入企业调研,走访毕业生,召开专家论证会、课程改革研讨会等,修订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职业技能培养体系运行机制(见图1)。 3.1.2 签订协议,共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形式,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课堂,同时让学生真正融入企业开展实践,从而实现“课堂作业-个人作品-企业产品”良性循环,学生也在实践过程中完成“学生-学徒-企业工程师”的角色转变,具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 3.2 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开展校企深度合作 3.2.1 引进企业研发团队,以任务为驱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校与企业合作,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分组实施,相互协作,共同开发以积极向上的校园形象为角色的动漫IP,并设计与制作一系列的动漫及相关产品,达到共建动漫、平面、数字媒体专业群,整合专业群资源。 项目开发周期为一学期,总课时为352课时,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企业导师指导和学校教师协助下,学生学习IP开发重点技能;第二阶段,IP开发项目前期设计与制作,完成包括动漫角色设计,角色三维模型制作,角色推广平面作品设计制作等产品前期准备;第三阶段,开发项目中、后期设计与制作,完成三维角色表情包,二维动画短片,动画衍生品设计等最终产品;第四阶段,对整个项目的培训结果、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和总结,并对表现优秀的产品、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与学校师生形成“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并参与项目的制作,严格以企业的流程和操作模式来完成项目。通过项目实战,积累经验,最终实现动漫IP开发项目组具备能够承接学校或市场需求项目的能力,达到产学研结合的形式。 3.2.2 组建项目创业团队 以学校2017级动漫和数媒专业163名学生(计算机动漫与游戏专业学生112人,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生51人)为主体,组成一个企业、专业老师、学生为项目组的团队。具体人员设置如下: 3.3引进企业管理,企业参与学生考核 在实践结束后,参考企業管理考核方法,对参与项目的学生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换算为学生的期末考试学分。考核评定时,企业项目负责人先为参与项目实践的学生给团队总分,再由项目对接老师与项目经理给学生评分;综合分数85分 以上为优秀6个学分,70-85为良好5个学分,61-70合格4个学分,60以下为不合格3-0个学分,需重修学分。 通过实施这种“校企合作,引企入校”的新模式,我校动漫和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在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的好成绩;毕业生也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认可。考入大学的学生,也得到了大学专业老师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 高福明.以实训基地建设为切入点,促进专业建设——以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电梯安装和维修保养专业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9):113-114. [2] 唐耕军.引企进校实施项目教学新载体[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0):110-111. [3] 百度文库.关于“引企入校”、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作的探讨. 【通联编辑:李雅琪】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