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类课程设计与开发
范文

     荆飞飞 陈建珍

    

    

    

    摘要:本文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模式为理论依据,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本着以“能力为核心,就业为导向”的宗旨设计课程的内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导游工作过程为基准,以景点为线索,采用情境教学,建立以工作过程为框架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并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进行了研究,为中职旅游类专业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提供改革思路。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设计;旅游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4-0190-03

    1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类课程设计原则

    通过对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解,然后从旅游类课程开发的演变过程开始着手探究,遵循相关学者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类课程设计原则的探究,笔者认为在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类课程设计时应遵循四个方面的原则:职业性、融合性、立体化和多元化。

    1.1职业性

    人才理念的职业性:即以岗位职能为依据,职业素养为目标。

    在进行课程开发前,要深入到旅游类相关产业、行业进行岗位需求调查,确定旅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标准,并以此作为课程开发的起点,使课程开发目标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1.2融合性

    培养模式的融合性:即实现“教育专家一文史专家一景点导游”三方深度融合。

    建立由學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职业教育课程专家、文史专家和景点导游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整个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类课程设计过程中,教育专家重点从教学的角度把握课程设计开发,文史专家重点侧重于旅游类课程文化底蕴,职业素养的把握,景点导游则是重点把握导游技能的培养,即导游专业能力的培养。

    1.3立体化

    教育资源立体化:即整合“校本教材一网络课程一真实景点”多方教学资源。

    目前多数旅游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内容还主要依托于教材,且旅游类专业教材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讲课时主要是教材上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

    为了要加快信息化改造传统教学的进程,同时建设符合现代旅游类体系建设需求的职业教育平台和资源嘲,本文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相关理论,以中职《岳飞庙》课程为例,以“岳飞庙”景点为依托,设计开发出《岳飞庙》网络课程。

    1.4多元化

    评价体系多元化:即采用“自评一小组评价一教师评价”综合评价方式。

    要吸纳社会各界特别是旅游行业界的专家参与职业教育,形成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开放评价体系。

    2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2.1转变观念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从课程设置、教学活动设计到校本教材的编写等都是需要进行理念的改革,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并发挥改革的创造力。

    2.2掌握课程开发技术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建设的重心是如何按工作过程来设计学习情景,对于课程开发者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如何进行专业调研、如何进行职业能力与工作任务的分析、如何选择课程内容与设计课程结构、如何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如何确定学习载体及课程标准等。

    2.3领会四个基本特征

    1)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关注学生能做什么。

    2)以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知识、技能的掌握是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的。

    3)选择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合理设计学习情景,组织教学。

    4)通过完整工作过程进行反复训练,从而获得一种学习思维能力,达到可持续发展。

    2.4把握三个核心环节

    1)课程设置。依据行动领域和工作项目来设计学习情景,设置出与导游工作体系相对应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2)课程内容分析。依据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学习情景、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

    3)学习载体的选择。要让学生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在职业能力上达到一定要求。需要选取典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交流平台为载体组织教学。

    3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类课程设计开发模式

    如图1所示,鱼骨图中包括1根主骨代表整个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类课程设计的过程;主骨上从鱼尾到鱼头依次长有5根大骨,代表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类课程设计的5个主要环节分别是岗位调研、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的转换、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设计和设计开发教学资源5个环节;在每根大骨上又包括4根中骨,代表每个主要环节需经过4个步骤来完成,例如岗位调研阶段要分别经过确定人才需要、调研从业要求、分析岗位群、确定培养目标4个步骤,因此,将此模式简称为“154”模式。

    4《岳飞庙》网络课程的开发

    4.1课程网站整体架构

    本网站主要采用B/S结构,包括前台用户使用和后台系统管理部分两大部分,用户不需安装客户端。被授权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登录网站;服务器以Windows 2000/2003为操作系统,SQLSEVER 2008为数据库,主体程序以Asp.NET技术实现,IIS实现WEB发布;客户端以Windows98/2000/2003为平台,用IE浏览器进行网站登录和页面浏览。

    《岳飞庙》网络课程的整体架构图,如图2所示。

    前台首页是网站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的第一个窗口,所以,首页的设计至关重要。我们在设计时重点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把课程概述做成FLASH在首页上滚动播出,是学习者能随时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简要说明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等。

    第二,在功能的设置上把导航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课程概述、教学队伍、特色景点、在线学习、模拟导游、视频公开课六大模块;下面的导航主要是为方便师生而设置的,包括:首页、在线学习、模拟导游。其中主页上部分的导航出现在每一页的导航中,而下面的4个部分一直出现在每一子页左面的导航中。首页整体效果显示如图3所示。

    后台管理分为资源管理、个人设置、角色管理、在线答疑、教学队伍等10个模块。用户登录系统之后所能看到的操作权限项,因用户所具有的角色而异。后台管理首页如图4所示:

    4.2数据库设计

    1)E-R图

    通过对本网站系统分析可知,本系统涉及的实体有管理员(见图5)、教师(见图6)、学生(见图7)、网站资源(见图8)。

    实体与实体之间有复杂的关系,现进行分析如下,如图9所示。

    4.3表的设计

    《岳飞庙》网络课程网站数据库中共包括系统支持和在线学习相关表28个,数据库中各表之间的关系如图10所示。

    5总结

    笔者通过收集大量与本课题相关资料,对本课题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了解,然后从旅游类课程开发的演变过程开始着手探究,遵循相关学者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的基础上,以中职院校的旅游类课程《岳飞庙》为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类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