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Java高级编程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初探 |
范文 | 刘毅 摘? 要: 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有效途径。文章以Java高级编程课程为例,探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内涵,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提高学习兴趣。结合时事热点,以案例教学的方式融入思政元素,从而让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案例教学; 思政元素; 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91.4?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8228(2020)12-85-03 Abstract: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daily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u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aking advanced Java programming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notation in computer professional cours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patriotic enthusiasm and improv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Combined with current affai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case teaching, so as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classe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se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professional courses 0 引言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校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育人是本,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相对文科而言,理工科课程更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偏重才的教育而放松了德的培养,在思政教育方面较为薄弱,大多数情况下,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全分离的,教师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几乎不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因此,对理工科引入课程思政[2-5],势在必行,意义深远。如何将思政元素与理工科专业内容较好融和,做到既不空洞生硬,又相得益彰,事半功倍,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梁焰[6]将思政教育规律融入FPGA 原理与应用设计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中,周娟等[7]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课程中,张华等[8]充分挖掘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内涵,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兰雅梅等[9]以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为例,探讨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以及德育实施情况,余江涛等[10]认为高校课程思政短板和难点在于理工科课程方面,而对理工科思政作用的生成机理和逻辑结构又是理工科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提出要崇尚科学精神,发掘运用专业历史和人物教育作用。 本文尝试以Java高级编程课程为例,紧扣专业特点,充分发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以案例教学的方式融入思政元素,结合时事热点,既有正面案例,亦有反面案例,既从正面引导,亦从反面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习的同时塑造正面的价值观、人生观。 1 Java高级编程课程介绍 Java高级编程课程作为一门Java程序设计的后续专业选修课程,安排34课时,主要介绍Java中的多线程、多媒体应用、网络通信、泛型与集合框架等高级特性,并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一个较复杂的、完整的应用程序,从而使学生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完成软件的分析、设计、调试和总结,提高学生对Java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Java高级编程课程思政素材设计 课程思政不能流于形式,不能是假大空的大话套话、一本正经的说教,而应该做到专业内容和思政元素的巧妙融合,结合好当前的新闻时讯,用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来引导他们感悟、发自内心的认同,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本课程试图从与专业相关的时事正反案例及实践案例分析来激发同学的爱国热情,开阔眼界,学以致用,提升学好专业知识的迫切性及兴趣。 2.1 反面案例 在本课程的绪论部分引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道出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不掌握核心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在此引入发生不久的震惊全国的反面案例中兴通讯事件,从2017年3月,中兴通讯因被控违反美国的制裁,同意接受处罚,支付11.9亿美元的罚款,到2018年4月,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在未来7年内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再次封杀中兴通讯,直接导致中兴通讯业务瘫痪,无法经营,直到2018年7月美国商务部取消禁令,中兴公司才能够恢复运营,付出的代价是中兴通讯再次缴纳10亿美元罚金,支付4亿美元保证金并改组董事会。中兴通讯事件再次暴露出中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软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芯片远不能自给自足,中国芯片市场95%靠进口,甚至超过石油,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7年我国芯片进口额超过2601亿美元,为全球第一(2017年我国进口了41957万吨原油,共花费1623亿美元)。结合计算机专业,得到的经验教训就是要加强计算机基础专业人才培养,国内计算机专业过于注重应用,轻视基础教育,都在教怎么用计算机而不是教怎么造計算机,就好像一个汽车专业只教出了一堆驾驶员。国内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都在使用java编程,会使用java的工程师数以百万计,但研究java虚拟机技术的人才至今也只有几十人。通过该案例,从而激发学生知耻而后勇,学好Java高级编程的热情和紧迫性。 在网络通讯部分的教学中,引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对网络核心技术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要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要有决心、恒心、重心,树立顽强拼搏、刻苦攻关的志气”,“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继而引入红芯浏览器事件作为反面案例。2018年8月红芯浏览器高调宣布完成2.5亿元融资,并宣称“国产、自主、打破美国垄断”,是第五大浏览器内核,但很快被揭露所谓的国产自主浏览器不过是将谷歌浏览器内核改了下文件名而已。红芯浏览器事件折射出国产自主可控软件的研发上的无奈,我国计算机产业在基础研究领域长期以来都属于薄弱甚至空白的状态,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学好Java网络编程的重要性。 2.2 正面案例 在本课程的线程部分引入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要改革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实施网络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攻坚战略,推动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从而进一步引入华为的B计划,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华为内部已经在为智能手机开发自有操作系统,防止美国政府不授权Android系统使用,做到未雨绸缪。最先看到这个危机的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他在2012年前就开始研发操作系统,其目的是备份,即国外的操作系统和芯片企业拒绝供货,那么华为就拿出备份的操作系统。任正非的原话是:“我们现在做终端操作系统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Android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同样的,我们在做高端芯片的时候,我并没有反对你们买美国的高端芯片。我认为你们要尽可能地用他们的高端芯片,好好的理解它。只有他们不卖给我们的时候,我们的东西稍微差一点,也要凑合能用上去。我们不能有狭隘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害死我们。”正是华为的危机意识,远见卓识,才没有成为下一个中兴。通过华为的正面案例告诉学生,要扎实学好基础知识,克服畏难情绪,努力掌握好较难的线程部分的编程,只有一步一个脚印,不好高骛远,才能最终掌握核心技术。 2.3 实践案例 在本课程的多媒体应用部分引入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从而引入全媒体的概念,“全媒体”即“omnimedia”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我们的两会报道也实现了从多媒体到全媒体的进步,2019年两会报道亮点频出,各家媒体积极贯彻习总书记于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提出的移动优先战略,用实际报道诠释全媒体时代的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其中,通过技术升级带来的5G+4K+AI成为最大亮点。在报道形式上,直播、短视频、数据新闻、H5交互渐成常态,VLOG(Video Blog视频日志)、评书等新呈现形式引人关注。同时,中央媒体与地县媒体配合传播主流价值,传达地方声音;传统媒体和商业平台的合作创新两会报道方式,助推媒体深度融合。可见全媒体在现实生活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多媒体是全媒体的基础,要利用好全媒体,必须先学好多媒体。 理工科学习科学知识最终还是要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对社會整体科技水平的了解,既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促进社会责任感,尽早融入社会快速发展的科技洪流中,而不是闭门造车。 3 实践效果 在今年的Java高级编程课程中,通过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期末综合实践上交的软件的完成情况来看,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上课玩手机的人数减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提交的课程软件完成质量,无论从软件的结构合理性还是功能多样性、技术的复杂性均较往届学生有所提升。由此可见,将思政教育融入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中,不仅会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善学习成绩。 4 结束语 本文将思政教育融入计算机专业课的课堂作了有益的尝试。在Java高级编程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探索,以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正面案例、反面案例、实践案例的引入,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爱国热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希望本文的搜素可为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以促进任课教师将德育融入专业课程的信心,用好课堂讲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和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3] 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21-24 [4] 徐建光.坚持全课程育人深化课程思政改革[J].上海教育,2017.12:14-14 [5] 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60-64 [6] 梁焰.“课程思政”在理工科课程中的实践研究——以FPGA原理与应用设计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4:159-161 [7] 周娟,汪立夏,李雄等.思政教育融入计算机专业课课堂[J].人文社科,2018.2:94-96 [8] 张华,董骁.传感器原理课程中思政教学的路径初探[J].福建电脑,2019.9:50-52 [9] 兰雅梅,王世明,宋秋红等.高校“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思政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39:46-47 [10] 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4-6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