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第三方软件付费抢票业务是套路还是服务
范文

    孟雨

    又到一年春运时,“你买到票了吗”成为自带流量的热门话题。不少第三方软件瞄准商机,推出了付费抢票业务。有观点认为,抢票业务迎合了旅客需要,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反对声音则提出,此举诱导消费,某种程度上是变相“贩卖焦虑”。

    第三方软件的付费购票方式、竞价式加速包、诱导消费模式和潜在的信息泄露风险等饱受争议。专家表示,第三方软件存在多重风险,有待规制和治理。

    为多一种可能买单

    “过年前几天,这几趟车票基本‘秒光,我用了好几个抢票软件同时刷也没抢到。”在北京工作的李晶说,受家中老人委托,她需要购买2张1月20日或21日从北京开往赣州的火车票,但暂未买到。

    与李晶相似,很多人还在“刷”票。尽管铁路营业里程在扩大、运力在增加、出行方式也日趋多元化,但每到春运,热门线路的火车票仍然“一票难求”。在巨大需求的刺激下,不少企业推出了抢票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的抢票软件有数十家,但所有软件均称不能100 %保证购买到车票。

    “抢票软件唯快不破。”有业内人士透露,软件用程序代替人工,一旦检测到余票就会迅速锁定。工信部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崑表示,抢票软件可以不停地刷新12306服务器,速度比用户手动刷新更快。

    在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张鑫说,由于每年春节都会回湖北老家,她使用过多款抢票软件,“在购票高峰期,即便拥有‘顶格加速包,也未必能买到票。”今年,买不到票的她,选择坐飞机回家。

    抢票软件套路多

    “抢票软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使,但还是继续忍着用用吧。”在北京工作的夏茹对记者说,2019年中秋节前,她通过某软件抢了1张从北京到山西长治的火车票。放票后,她迟迟没有收到预订成功的短信,但同行朋友提醒她,12306官网还有余票。取消掉网上订单后,她手动在12306官网买到了票。

    据《工人日报》的调查发现,公众对于第三方抢票软件的质疑主要集中在是否合法合理、诱导消费的“套路”太多、存在信息泄露的可能等方面。

    目前,广受消费者詬病的“套路”是加速包。有观点认为,加速包出现后,抢票大战似乎正在变成“竞价排名”,价高者得。

    从多个抢票软件上可以看到,根据加价的不同,抢票速度会分为低速、中速、快速、极速和VIP速度等不同等级。与此对应,预估的抢票成功率也在不断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抢票软件默认勾选购买加速包,这意味着,消费者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就“被开销”了一笔。由于个人原因退票,加速包费用也不会退回。

    此外,很多软件推出了“优先出票特权”“安心抢”等付费服务,并在页面打上了“热卖”“出票容易”“春运必选”等醒目标签,有诱导消费的嫌疑。

    “如果大家都买了同级别的加速包,是不是又会回到同一起跑线?”在广东湛江一家企业工作的秦莎提出质疑。在她看来,这种加价抢票的套路太深。此外,好友助力、拉人加速等方式,像是在给企业做免费宣传,并帮助他们建立大数据。

    抢票软件有待规制和治理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12306技术部主任单杏花指出,抢票软件存在消耗12306资源导致系统服务瘫痪、可能会多收退票手续费或改签费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等问题。她表示,12306已经对第三方抢票软件的相关特征进行识别并实施了流量拦截,即使用户花钱购买了加速服务,购票的成功率也会大打折扣。

    “只要火车票依然存在某种‘供不应求的特殊阶段,争议就会持续下去。”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对于第三方抢票软件是否合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虽然目前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第三方抢票软件,但利用技术优势抢票,仍然在客观上造成了订票的不公平。

    “火车票不是纯粹的市场资源,而是准公共资源,但抢票行为是市场行为。有偿抢票妨碍了全民公开、公平使用公共资源的权利。”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翔强调,公共资源的配置不能完全由市场行为主导,对类似竞争性地使用公共资源的做法,应该治理和规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7: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