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宽窄带融合通信系统在消防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
范文 | 张语涵 消防无线通信是消防救援人员从事指挥调度、灭火救援、抢险救灾和处置突发事件保障任务顺利完成的必要通信手段。洛阳消防支队在有限的基站信号范围内,在救援现场采取了宽窄带融合通信方式,有效地保障了灾害事故现场的通信畅通。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消防接警出动的次数越来越多,对灾害现场通信保障需求不断。消防无线通信没有建成一张网,将会导致火场通信不畅、通信混乱等问题。为了解决救援现场无线通信畅通问题,文章通过总结消防无线通信网常用组网模式,分析消防无线通信网难以成形的原因,提出了将宽窄带融合通信应用到消防应急救援中,打通救灾现场的最后一公里通信障碍。 无线通信组网模式 消防无线通信网由三级网组成: 消防一级网(城市消防管区覆盖网)主要用于保障城市消防通信指挥中心与所属消防大队、消防站固定电台和车载电台之间的通信联络。各级消防指挥人员的少量手持电台在通信中心区域范围内也可加入该网,在使用车载电台的条件下,一级网的通信覆盖区通常不应小于城市消防管区地理面积的80 %。消防一级网要求无线信号传播距离远,覆盖面广。 消防二级网(火场指挥网)适用于保障灭火作战中火场范围内各级消防指挥员手持电台之间的通信联络。与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抢险急修队等协作单位的火场协同通信也可在该网中实施。消防二级网要求无线电台要有较高兼容性,信号传播距离适中,信道数量适中。 消防三级网(消防战斗网)主要用于火场各参战消防中队内部,中队前后方指挥员之间、指挥员与战斗班班长之间、班长与水枪手及战斗车驾驶员之间,以及特勤抢险班战斗员之间的通信联络。消防三级网对信号传播距离要求不高,但要求电台数量多、信道数量多、信号穿透能力强。 消防无线通信网难以成形的原因分析 1.无线通信设备昂贵 常规通信系统由基地台、中继台和移动台等组成。集群通信系统主要由基站、移动台、调度台和控制中心组成。满足消防一级网建設需求,就需要各种设备在数量上堆叠,其建设成本在百万元至千万元不等。 2.无线通信机理复杂 无线通信频率稀有、国家管控、消防专用频率资源有限,常规通信中会出现信道不足,同频干扰严重等情况。且不是所有的无线通信电台都可以相互实现通联,不同标准、不同制式都会不兼容,即便采用相同调制方式的设备,也不一定兼容。 3.制式标准种类繁多。目前,国内外的数字通信标准很多,主流的专用数字集群技术标准有GT800,GoTa,TETRA,iDEN,DMR,dPMR,APCO Project25,PDT,FHMA等。 宽窄带融合通信系统在应急救援中应用 为了保障消防应急救援快速响应,现场通信畅通,提高指挥员指挥效率,本文提出将宽窄带融合通信系统应用到灭火及抢险救援中,现场采用应急自组网和公网对讲两种通信方式,快速搭建无线局域专网,保障现场通信畅通,同时也可通过公网GSM链路实现与后方指挥部互联互通,两条链路相互补充,并通过融合通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将现场的语音和视频信息迅速回传至后方指挥中心,如图1所示。 如果现场不需要视频图像上传,只需要语音传输,可以启用窄带数字无线自组网,它不需要依赖其他外部设备和通信网络,可在全天候、全地形状况下使用。每一台设备既是通信工具,又是通信中继,通过无线多跳自组网的形式迅速为应急现场提供安全可靠、易拆易建、即用即通的语音通信组网覆盖,为各种复杂环境提供通信保障。若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基站故障或失效后,会自动搜索可连接设备进行组网,可根据现场需要灵活地组建网络,链状、树状、网状组网均能灵活部署,实现随需而动,随欲而通的语音通信网络。特别适用于楼宇密集、野外山区、井下和地下车库等复杂特殊环境的救援通信保障,如图2所示。 消防通信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各种信息的传递,重点是保障灭火救援作战指挥的信息传递,它是完成各类灭火救援任务必要的组成部分。消防救援面临的灾害事故现场日趋复杂,通信保障是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出将宽窄带融合通信系统应用到灭火救援现场,保障灾害现场通信畅通,并将现场语音图像实时传输给后方指挥中心,为指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