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例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 |
范文 | 黄锦深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串”教学方法被逐步引入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问题串”教学是对教师真正能力的考验,也是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 因此,在强调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探讨“问题串”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十分必要.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串;设计 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 所设置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不相符 在日常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时常采用一些生动的情境或与数学概念及问题有关的生活现象来导入. 但是,这些引入十分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比如,有位授课教师在讲授《函数的单调性》这一课时,主要设置了生活中的气温图与股票的价格走势图等两个问题情境. 表面上看都能够通过图像的上下起伏来对函数的相关性质进行研究,但是通过对学生课堂反应进行具体观察可知,这样的情境设置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1].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教师对情境选择不合理造成的,其中股票价格走势图明显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若以此为情境,不仅无法有效建立并解决问题,还会使学生将兴趣放在股票本身. 2. 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 就目前来讲,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多是以追求答案的圆满为教学的重点,只想将教科书上的知识内容全部植入到学生的大脑中,而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意教学目标和让学生领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基本忽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2]. 比如,在讲授椭圆的定义时,教师时常会先准备一根细绳与两枚图钉,然后让学生借助这些材料来画出椭圆,并使其在这一过程中探究椭圆的生成过程,从而找出椭圆的本质. 接着,让学生通过类比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方法来引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作为一种典型的引入方法,这种借助作图活动的方法具体讲的是从身边的实物到用工具画图再到生成定义,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但是,这主要还是要思考“圆满”的答案,而对于用细绳和图钉等这些材料的原因与用笔尖把绳拉紧的原因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 3. 教师合理引导不足 我们知道,“生成”课堂与“预设”课堂是密切联系的. 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生成”,而不注重对教材内容的精心解读,那么这样的“生成”课堂教学是低效的. 因此,在开展“生成”课堂之前,做好预先设计同样重要.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十分缺乏科学的引导. 比如,一位高三数学教师在讲授“等差数列”这一复习课时,为满足“生成”课堂的教学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授时间限制为10分钟之内,其他时间由学生自行支配.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高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是没有错误的. 但是,教师“少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而这位教师在10分钟的课前预设方面显然是缺乏科学性的,并不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在课堂上,他的教学活动是通过知识梳理、基础训练、例题精讲和巩固练习等来开展的. 比如,从知识梳理角度来讲,教师通过预设的与等差数列有关的知识要点,能够使学生在自主整理归纳知识点的过程中进行查漏补缺. 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只是对知识点的复述,而不是“生成”,不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训练,不能有效提高其课堂效率[3]. 4. 学习任务布置不合理 一方面,课堂中所设置的任务或问题只有经过精心准备,才能够使学生感知大问题存在的意义,才具有驱动力,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行为和思维. 另一方面,问题情境的设置也应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其自身的逻辑性、合理性.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学习任务的布置,忽视学生的情况时常出现. 5. 缺乏对学生差异性的科学认识 就目前来讲,在很多课堂中,面对不同差异的学生,教師在设置问题时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依然存在. 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只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在这一问题设置中寻找其解决方法,但这并不能够发动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够在这样的课堂中获得发展. 6. 缺乏对问题系列化的重视 据调查,孤立的问题能够表明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慎重的、是有价值的,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是,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说,这样的问题不具有重大意义. 这主要是因为问题的设置缺乏鲜明的课堂主线,受学生的限制较多,不能够有效地把握整个课堂,使得整个课堂缺乏紧凑性,从而不能够达到其理想的效果. “问题串”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策略 1.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对教师而言,“问题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环节来设置合理的问题,教师要全方位整体调控课堂教学活动. 因此,为使含有“问题串”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进行,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要及时更新并完善其自身的教学理念. 首先要明确“问题串”教学并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出现的,不是功利性的,更不是为了“问题”而“问题”,而是为了实实在在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在问题的提出、解决和新问题的产生于发展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与思维能力,要适应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要求. 第二,要真正落实“问题串”活动.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问题串”活动需要大部分学生的主动参与. 因此,为使小组竞争、个人展示与小组讨论等形式能够顺利开展,教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习惯”. 比如,为使“问题串”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真正参与性,引发每位学生的共鸣,有效地提高每位学生的思维能力,所提出的问题都应与学生的元认知和能力水平相符合. 2. 提高教师所提问题的质量 首先,要加强问题设置的目的性. 以“函数的单调性”为例,为自然引出主题,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加强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可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问题设计. 比如: 问题一:数学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在語文课中所学过的波澜起伏和蒸蒸日上等都能够体现一些数学问题. 请问,在听到这两个成语时,你们脑海中第一反应呈现的是什么?(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握函数的特征,并在脑海中建立有关的模型) 问题二:根据上述成语,请学生说出一个函数并绘制出相应的函数图像. (主要是锻炼学生将有关生活现象用数学观点解释的能力) 问题三:通过让学生观察其所绘制的函数图像的变化趋势,来具体描述图像上升或下降趋势等.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转化能力,使其能够从直观向抽象转化,从而达到知识的升华) 其次,要提高问题的开放性和趣味性. 我们知道,每位学生都喜欢故事. 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充分利用其好奇心,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连串思考. 比如,在讲授“等比例函数的前n项和”时,可通过讲述印度国王西拉谟与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来提出这样的问题:发明者能获得多少麦粒?他的要求简单吗?接着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要确保问题具有一定的可发展空间. 比如,在讲授“椭圆的标准方程”时,可通过讲述圆、角平分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 具体来讲,为确定形成轨迹的核心要素,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对其各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接着对其中的圆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构造出新的轨迹命题. 3. 创设“生动”课堂 第一,要强调其思维的逻辑顺序性. 比如,在讲授“函数的零点”时,必须根据学生的思维逻辑主线来设置“问题串”. 问题一: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与之相符的二次函数的图像:①一元二次方程x2-2x-3=0与二次函数y=x2-2x-3;②一元二次方程x2-2x+1=0与二次函数y=x2-2x+1;③一元二次方程x2-2x+3=0与二次函数y=x2-2x+3. 问题二:f(x)=x3+x2+1在区间(-2,1)上有零点么? 问题三:如果函数f(x)符合f(a)·f(b)<0,那么y=f(x)只有一个零点么? 由此可知,“问题串”的设置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第二,要使问题层层深入. 比如,在讲授二面角定义的形成时,为使学生理解其定义的合理性,可根据学生的具体生成情况,以几个问题并联的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 比如: 问题一:怎样度量异面直线所成角?(转换为平面角) 问题二:怎样度量线面直线所成角?(同样要转换为平面角) 问题三:怎样将度量二面角转换为平面角? 问题四:应如何刻画二面角两条射线、角的定点的位置?怎样合理放置两条射线,才能够刻画二面角? 第三,要提高问题的逐步启发性. 这就是说,在“问题串”教学中,要加强多个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注意上一问题对下一问题的启发性. 因此,为有效提高学生对“问题串”启发性的重视,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发现多个问题之间联系的能力的培养. 以下列习题为例: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他们很容易能够解出第(1)题,但是在解决第(2)题、第(3)题时常会觉得非常苦恼.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是很难发现三个问题之间的联系. 其实,前两个问题就是一个问题,只是第(2)个问题要对参数有所突破. 因此,要注意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启发与衔接. 结语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如所设置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不相符,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教师合理引导不足,学习任务布置不合理,缺乏对学生差异性的科学认识,缺乏对问题系列化的重视等问题,可通过采取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教师所提问题的质量和创设“生动”课堂等方法来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 卢军萍. 巧用“问题串”活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 数学教学通讯,2017(36). [2]? 晏华东. 数学课堂“问题串”教学模式的研究[J]. 新课程·中学,2016(3). [3]? 李宽珍. 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串”设计策略的思考[J]. 中学数学,2016(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