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数学兴趣的提高
范文

    张书周

    大家都知道数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如何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现成的知识,还应包括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形成的,某一数学知识是怎样应用的,等等,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索、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

    一、通过举例,创设情景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以学生有所体验和易于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并注重于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中理解数学的含义,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我们通过举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而获取数学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设悬念、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对新知识的探求,《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努力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运用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加工,创设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去认识数学,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分类”这一知识点,如果只依靠主题凭老师苦口婆心地去讲解,学生会很难接受,我先提出问题:“同学们去过超市吗?那里的商品是怎样摆设的?”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再指名说,极少数学生说得还较完整,大部分学生回忆起来不是很清楚,说起来也就前言不搭后语了,这时我便分组带他们到超市去看一看,仔细观察,这样学生便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中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自身价值,教师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让每一名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到生活实践中去探索数学,并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生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三、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

    《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人文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认真听讲和进行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亲自去探索,去操作,去实践,去与同伴交流和分享探索结果,例如: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我先让几名学困生在黑板上演算,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做完后,提名指出演算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然后让优生扮演“小老师”上去给全班讲解,最后对演算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对发现问题的学生和“小老师”给予鼓励,这样“小老师”讲比我讲更吸引学生,大家都想当“小老师”,都不愿意别人找出自己的不足,自然在计算时就会特别细心,也就避免了易出错的问题,学习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包括会用数学解决现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发展或提出问题,并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通过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活动学习,体验数学

    《课程标准》要求:“数学的学习活动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在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依据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开展观察、操作、实验、调查和推理等课堂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及其作用,知道许多的生活问题可以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体验到的数学内容,教师要组织或安排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要求学生写出自己亲身体验过程的数学日记,并作出激励性的评价。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学会数学思维,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亦运用于生活,从而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