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上海与香港的城市区位发展特征与经验比较分析
范文

    韩文睿 张奕梵 巨博文

    摘 要:经济全球化对当前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地理学基本研究对象的城市-区域显然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国际联系越来越密切,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输入国,我国的城市-区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明显,区域层面突出表现为传统的城市体系结构向网络体系结构的转变,在城市层面则突出表现为新的经济空间的兴起和城市空间的重构,应对经济全球化是当前我国城市-区域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显然,研究经济全球化在我国城市-区域空间的影响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就上海与香港的城市区位发展特征与经验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城市区位;发展特征;经验比较

    引言

    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一系列的体制与机制改革,引入了大量国际资本,融入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同时在全球化力量的推动下,城市也繁荣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迅速增加;(2)城市的外贸经济空间迅速扩大;(3)城市的国际联系和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恰逢此时,国际理论界提出了“世界城市”的概念,在国内也称为“国际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等。在此背景下,我国众多城市对提升城市在世界经济中地位表现出空前的热情,纷纷确立了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95年,全国至少有50多个城市曾提出过建立国际化的目标,到2004年,更是有高达183个城市曾经先后提出过“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而提出上述目标的城市鱼龙混杂,既有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也有深圳、南京、大连等特区城市、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甚至丹东、惠州等中小城市也提出了上述目标。为此,本研究就上海与香港的资源优势,城市规模,经济发展等方面对城市区位发展特征与经验进行比较分析。

    二、资源优势比较

    (一)地理区位

    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正处在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香港位于中国东南端,是发展日渐迅速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优越。香港总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一海之隔的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235个离岛)组成,其中郊区多集中在新界。香港拥有世界上最优良的深水港。

    从地理区位优势来看,位于长江口南岸,长三角的东段,面向太平洋的上海与位于我国华南地区、珠三角的南端的香港不分伯仲,自身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二)土地资源与水资源

    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全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为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2002年,上海全市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其中区域面积5299.29平方公里,县域面积1041.21平方公里。2002年香港岛的面积是80.40平方公里。2002年九龙的面积是46.89平方公里。2002年新界及离岛的面积是973.74平方公里。2002年香港总面积是1101.03平方公里。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境内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1%。香港水资源欠缺,需内地供给补助。从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因素土地与水两方面比较,上海明显存在着发展优势,它的土地量是香港的6倍,虽然土地的开发上两者还有不少差距,但是数量上的优势十分明显。水资源的数量上上海也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在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上相比香港来说还是做得明显不足。

    三、城市规模人口比较

    从人口数量上来看,上海的人口数是香港的两倍多,但是香港人口中90%集中在城区,而上海城市总人口只占了76.4%,城市化水平明显不如香港,从人口密度上来讲,香港确实体现了国际化城市人口的高密度特征。

    四、经济发展比较

    从经济区位的比较分析,上海与香港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又有其共性,香港是东西方之间的桥梁与枢纽,亚太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化大都市,而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与国际贸易港。从经济区位的比较分析,上海与香港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又有其共性,香港是东西方之间的桥梁与枢纽,亚太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化大都市,而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与国际贸易港。香港拥有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发的历史长,城镇用地高度集约化。珠江三角洲是港澳与内地产业转移与合作地发源地。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地程度不断加深,工业化、城市地程度也不断地提高,已经形成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国际化城市群地区。2001年该区域的总人口3800万,其中城镇人口超过2800万,城市化水平高达65%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全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6.25%,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1%,财政收入占全国的25%。而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龙头城市,经济扩散中心,产业布局的重心。从工业基础和人才的集聚分析,上海所处的长三角远远比香港所处的珠三角强大的多。长三角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也是我国的重要的钢铁、石化、机电基地。从经济腹地来比较,上海的优势明显。发展的潜力香港也不如上海。2001年,上海的国民生产总值是599亿美元,人均GDP4510美元/人。上海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比上年增长10.2%,增长幅度连续第10年保持两位数水平。香港2001年国民的生产总值是1621亿美元,人均GDP24100美元/人。过去20年来,香港经济增长差不多三倍。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有5%的实质增长,表现超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也超越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经济体系的增长速度。香港按人口平均计算的本地生产总值是20年前的两倍余,相等于每年平均实质增加约3.6%,2001年的数字达24,100美元,比多个西方国家还要高,在亚洲仅次于日本。

    从经济的的总量来说,上海远不如香港,但是上海表现出来的增长态势明显比香港来的强烈。

    五、上海香港的相对优势比较

    城市构建的前提是城市形象定位,而城市形象定位的基础是城市功能定位,换个角度来说,城市形象的定位,也是城市功能定位的一种表现方式。因为城市形象研究是以城市整体为对象的。城市形象定位的首要任务是从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角度,明确城市的功能优势和发展趋势。因此,在阐述上海和香港的形象定位之前,先来谈一下这两个城市各自的相对优势。

    (一)香港的相对优势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香港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黄金市場,第三大跨国银行的集聚地,是世界第五大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借贷市场。香港对全球经济生活的影响力仅次于伦敦、纽约和东京。香港成为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除了交通的支撑,还有信息和国际会展的优势。香港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居世界第5位,亚洲第1位。国际会议和商务旅游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标志。在软环境方面,香港除了自由港体制,还有与国际接轨的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高效廉洁的政府,保证了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香港有一大批熟悉国际经济和金融业务的优秀人才。港人的英语素养水准是举世公认的,全港有30%的居民掌握英语。

    六、研究结论

    从区位条件、人口综合情况、经济发展分析来看,香港可以在相当一个时期仍然保持着强势,上海在这些方面仍然不可能超越。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香港特区具有特殊的地理区位和自由贸易特殊的功能,香港仍然可以为中国发挥其特殊的作用,虽然上海的人口规模与腹地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的能力将会起重大的作用。从我国和亚太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分析,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城市,浦东开发后,具有强大的发展劲头,处于整个长江流域的龙头城市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居中的枢纽城市。但上海的总体综合实力和金融贸易的国际地位,仍然不如香港。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