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探讨 |
范文 | 陆秀玲 【摘要】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活动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逐步深入,广大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应当围绕学生来开展,这既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落实,也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学生发展的需求.探究式教学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等,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积极作用.因此,本文从探究式教学法的含义入手,对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些教学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法;含义;具体运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必须要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体现.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将其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思考、分析、探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都能得到培养,而且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由被动转为主动,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那么,什么是探究式教学法呢?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这一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呢?下面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 所谓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对新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合作学习,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独立完成思考过程、探索过程、合作过程等,学生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通过学习小组或者班集体的力量来解答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人,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教学效率也会有明显提升.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首先,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相比,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具有三个较为明显的特点,一是逻辑性更强,二是抽象性更强,三是应用性更强.教材内容的变化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应用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探究式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了传统的数学课堂中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状态,更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有积极作用.此外,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而且会在这一过程中把抽象知识变得具象、直观,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因此,可以说,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符合初中数学教学要求,适应了教学内容的特点. 其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仍存在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些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和发挥,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能够转变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发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逐渐增强. 再次,受传统训练方式的影响,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题海战术”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虽然采用这样的方式见效较快,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知识,但是,学生埋头于大量数学试题中,应用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创新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而且他们的学习压力会变大,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后,会产生成就感,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传授给学生知识、完成教学任务上,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方式的指导,导致学生不能及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而且有助于他们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总结出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得到了保障. 三、适合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数学内容 探究式教学法,也称为发现法、研究法,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特点的教學方法,在探讨开放性问题时比较适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某个问题没有具体或固定的答案,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而且需要经过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等才能得出结论.因此,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探讨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四、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欲望 初中生数学学习效率低下,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们提不起学习兴趣,体会不到探究知识的乐趣.基于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实用性,进而产生自主探究知识、解答问题的欲望,使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其实,数学知识并不是只有枯燥的定理和计算方法,教材中还介绍了一些数学史和数学家轶事,以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例如,在教学“几何体”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纸板、泡沫塑料等,让学生结合生活常识、阅历和自己的想象,动手制作几何体,以此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并使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几何体的特点,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借助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探究活动亦是如此.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引导,而引导学生思维的一个有效方法便是提出恰当的问题,尤其是能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进而开展探究学习.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引导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在强烈求知欲的引领下,主动投入对新知的学习.例如,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直角三角形”一节时,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了勾股定理,教师就可以从勾股定理入手,通过对勾股定理的逆向思考来创设问题情境,如:①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需要满足什么关系,才能确定它是直角三角形?②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边长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边长的平方,那么它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③教师列出三组数字:(5,12,13),(7,24,25),(8,15,17),让学生画一画、算一算、想一想,这三组数字是否都能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些问题能够使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产生疑问,能引起他们的思考和探究,而且学生经过观察、分析、猜想、验证,不仅巩固了旧知识,还自主学习了新知识,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借助先进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探究热情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比较有趣的学科,而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一些重点或难点内容的教学,如果仅靠教师的讲解,学生通常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也提不起学习的热情.教师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使教材中的知识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探究热情.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搜集一些与“图形的旋转”有关的图片、视频等,如旋转式自动门、旋转餐厅、电扇、移动的汽车的车轮等,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图形的旋转.动态、有趣的画面能够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刺激,而且这些现象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是见过的,所以,他们会对本节课的学习充满兴趣和期待,也会带着高涨的情绪进入对新知识的探究. 4.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从小学到中学,数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而且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门学科常常成为学生的学习难题,尤其是到了初中阶段后,数学内容的难度增加,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有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学习难度的增加,有的学生因教学方式单一而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因逻辑思维能力不足而无法深入理解知识……多种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影响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是事物入手,围绕数学知识点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问题,使学生在熟悉的、有趣的情境中主动探究知识,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经历“调查—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进而使他们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即让学生调查和统计中小学生上网状况.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城镇居民生活中的普及,中小学生对网络非常感兴趣,这个教学情境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他们都能够积极投入其中,调查本校学生的上网状况,同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便于全体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使学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统计知识与技能、统计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能力. 5.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仅调动学生个人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是不够的,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利用集体的力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够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和优势,也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集体智慧的作用和意义.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来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交流,进而发散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同时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锐角三角函数”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实际生活中测量楼房的高度,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完成测量后,各组组织互动交流,并根据讨论结果形成本组的学习报告.开展小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分工合作中锻炼操作能力,积累实践经验,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时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和发挥,同时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法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文婷,康峥玲,刘卓慧.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概论”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9):134-135. [2]程红英.发挥探究特性,提升探究能力: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0(52):95. [3]陈艳艳.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苏教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6):37-38. [4]李元娣.巧设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探讨[J].吉林教育,2016(33):67-68. [5]赵艳波.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开放题的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