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常见病害与处理技术 |
范文 | 马霞光 摘 要:路桥工程的安全性对人民出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路桥工程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裂缝、地基下沉等问题,这些情况降低了路桥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在路桥使用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对路桥工程进行养护,对此类问题进行预防,并且当出现这些问题时及时对其进行修复,保证路桥工程的稳定性,提高人民出行的安全性。本文就针对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处理技术措施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道路桥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新形势下,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具体难度也进一步增加。因此在当前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高道路桥梁施工的水平。在具体开展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因此一些病害较为常见,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处理技术,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常见病害类型 1.功能性病害 道路桥梁出现功能性病害一般是由于桥梁设计问题而导致的,会损害道路桥梁的使用功能。道路桥梁在进行施工时气候和外部环境都会发生变化,所以这类病害的具体发生情况也会不一样,一般来说,比较常见的功能性病害是路面桥面出现裂纹、凸起、道路桥梁坑陷等。 2.结构性病害 在一般情况下,结构性病害很难被发现,但当桥梁或道路工程超过一定负荷时,便会改变道路桥梁工程的结构,进而影响到桥梁或道路的正常使用。如果没有对道路桥梁工程进行及时维修或重建的话,很容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产生病害的影响因素 1.路桥面裂缝 路桥工程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建造路桥工程结构的材料是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应力较大,导致混凝土的热胀冷缩程度较大,在一段时间内的温度差异较大时,就会产生裂缝。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尽量减小混凝土的内部应力,减少路桥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裂缝的频率。另外,在路桥工程的使用过程中,会因大货车的超载及急刹车等动载出现裂缝或者凹陷,并且经过长期的磨损,路桥工程的结构可能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路桥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 2.不均匀沉降问题 不均匀沉降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是比较常见且影响较大的一种问题,而造成的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勘查人员的日常勘查工作不到位,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未能进行准确全面的勘察,加上施工过程中对技术规范的要求不高,道路桥梁本身的施工图纸设计存在着合理性等问题,使得道路桥梁施工难以有效开展。另外,施工工艺较为落后,随着各种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发生逐渐减少,但很多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单位,由于其对新技术和新工艺未引进,加上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到位,造成道路桥梁的沉降问题仍然未能有效避免。最后,施工中部分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规范操作和偷工减料等问题,从而造成道路桥梁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时有发生。 3.道路端头受损 端头受损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一种修复难度较大的质量问题,若无法有效处理,将直接影响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稳定性。造成端头受损的主要原因就是工程设计不够合理,未能充分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未能准确地估计伸缩量,以致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 三、道路桥梁工程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1.裂缝处理技术 1)表面修整技术。需要找准裂缝的具体位置,对裂缝上进行涂抹施工,在涂抹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材料就是水泥,还可以用玻璃纤维进行涂抹,这样的最便捷的方法,也是最有效改善裂缝病害,同时在这个处理过程中,属于二次处理,就是要充分考虑道路承载力,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结合受力标准制定整改方案。2)灌浆、嵌缝封堵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要与整体的施工情况进行分析,需要先对裂缝处进行清理,清理干净以后就要在进行裂缝封堵,在封堵中要确凿出一个干净的沟槽,利用防水材料进行修补,最主要的材料的塑性材料聚氯乙烯胶泥丁基橡胶和聚合物水泥砂浆。 2.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处理技术。 道路不均匀沉降的施工处理,首先就要做好桥梁加固工作,将加固材料覆盖到桥梁外侧,以此改变桥梁工程的结构体系及工程截面积,使桥体本身的应力效果得到提升。若是工程沉降问题过于严重,则要选择注浆技术进行处理,将水泥砂浆灌注到桥梁路基中,使地下软土及地基混凝土材料的稳定性得到提升。同时,可以采用置换施工处理技术,对地基中的软土进行置换,使路基沉降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此外,在进行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施工处理时,需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仔细做好现场勘察工作,并制定具有科学性及合理性的施工方案,为工程施工的开展提供有利依据。 3.端头受损处理技术 针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端头受损的问题,应当选择锚喷施工技术,借助锚喷设备向端头破损处喷射硅胶材料。硅胶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柔韧性的优势,通过模板将材料和桥体之间粘结在一起,能够修补加固桥体本身,从而实现桥头破损问题的有效处理。锚喷施工技术在施工中主要用于桥头破损问题的修补加固,并且该技术凝结的时效性较短但是稳定性较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四、加强道路桥梁常见病害的预防措施 1)对施工材料的规格以及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基层在的平整度与压实度符合相关标准。2)加强对基层平整度的控制,加强平整度检测工作,一旦发现不平整的位置必須及时整平,清理干净基层表面之后再开始摊铺操作,倘若在清理过程中发现基层表面出现了下封层脱落的现象,必须将脱落部位的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再重新制作下封层或重新喷洒透层沥青。3)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①合理控制沥青混合材料的配合比,合理调整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避免因配合比不合理而造成密实度不足、强度过小等问题。②实时监控混合料拌合的全过程,以防发生温度过高过低或者拌合不均匀的问题。③合理控制矿料的质量,如果矿料的质量不合格,比如含有过多的扁平细长颗粒、石料的抗压强度不达标以及集料压碎程度不达标等,都会导致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和稳定程度不符合施工要求,增大路面病害的可能性。4)加强道路养护工作。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其并不代表道路桥梁可以放任不管,而是需要施工方对其进行有效的养护,这也是保证道路桥梁正常使用的重要措施。道路桥梁工程开展完成之后,合理的养护措施能够将道路桥梁路面出现质量问题几率大大降低,避免桥梁病害的发生。而对于部分常见的道路桥梁路面松散和波浪等病害,若其超过了规定的标准,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质量问题的扩大而造成的整个道路桥梁的使用受到较大影响。 五、结束语 道路桥梁工程是一项较为系统和庞大的工程项目,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即使严格遵循具体要求进行施工,而且工程质量达到标准,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会引发一些质量问题。因此针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病害,需要施工单位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积极利用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来做好病害的防范和处理,进一步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保证道路桥梁工程安全、稳定的运营。 参考文献: [1]陈士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J].智能城市,2019,5(16):157-158. [2]王化利.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常见病害与处理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18):118-11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