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立足兴趣培养发展数学才能
范文

    刘春艳

    【摘要】创设情境,易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较强的情感吸引力,有助于学生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的情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开阔学生的思路,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应用数学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兴趣培养

    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合理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思维,轻松地接受知识,能有效地激活、唤醒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情境的创设要适度,创设的问题要具有探索性,让他们感到有趣、有挑战性,从而激起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在这节课中,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怎样来突破教学的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自己动手做了顶角可以活动的一个长方形的框架.先向学生们展示长方形.该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再让学生们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算出面积后,我再捏住顶角向外拉变成平行四边形.那么现在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教师先不急于出示答案.给学生留一个悬念,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学生们积极投入探索之中,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要具有探索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他们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借助游戏创设问题情境.由于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在玩乐中学习知识,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些具体、有趣并富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游戏,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吸取数学知识和经验,提高学习兴趣,并应用于实际生活.比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模拟生活情境,扮演营业员、顾客进行买卖,把标有价格的物品进行交易,如学习用品钢笔、文具盒、玩具飞机、排球等物品等,付多少钱,应该找回多少钱等.在买卖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知,在游戏中经历一个成功、喜悦的心理历程,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整个游戏过程中课堂气氛极为浓厚,感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从而愿意接近数学.数学知识游戏化了,完成了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这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好方法.

    三、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引入相关的数学史实,引起精神的升华,增强数学情感,讲述数学家的趣闻轶事,使学生分享数学家们刻苦钻研取得科学成果时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追求和探索数学中的美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扩展知识面.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如,关于圆周率值的计算,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的值介于3.1 415 926和3.1 415 927之间,比西方早了1 000多年.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从中获得动力,产生求知的欲望,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创设的情境要具现实性.主要从情境的生活化、现实化、趣味化和情境等方面,通过一个个问题情境的呈现和解决,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联系实际生活,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性,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有效情境有助于学生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例如,在“厘米与米”的单元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我采取让学生自己动动手,动动脑,把问题进行生活化的处理,进行实地测量,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呈现了这样的一个生活情境:咱们的教室长是多少?与一米相比,看看是几个一米,围绕这个问题情境,学生们使出浑身解数.通过交流讨论得到了许多方法:用小尺子量、卷尺量、软皮尺量、用米尺量、用步子进行测量……

    之后再组织学生讨论,选择可行的方案,靠学生们的集体力量解决了情境所提供的问题.所以,教学中要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让陌生的材料熟悉化,抽象的知识趣味化,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将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情境中,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情境的设计要富有真实性、有效性、针对性、生动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品尝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高玲.淺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J].成功(教育),2013(10):69.

    [2]田晔.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1(9):17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