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中国的教育
范文

    摘要: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探讨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何为好的教育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无数的学者和国民。中国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借鉴国外的一些教育模式,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和突破。

    关键词:中国教育;教育问题

    千百年来,教育一直是人类不断探寻的一个话题,何为良好的教育?中国的近千所大学,大部分是将过去的知识再次灌输给学生,缺乏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大学的精神》一书实地探访了包括哈佛、耶鲁在内的几所名校,探讨了它们的立身之本,让我们对这些大学追求人生价值、办学理念、制度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思考,也让我们反思了自己当下的教育国情,思考我们的教育问题。

    大学是一个自在的生命体,在这生命体之内,蕴含着独一无二的精神与气质。对于大学的精神,德鲁?福斯特? 哈佛第二十八任校长,有这样的解释:“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大学是要对永恒做出承诺,而这些投资会产生我们无法预测且常常是无法衡量的收益。”

    大学的精神是整个大学的魂之所在,如果它不充实,不丰满,不有生命力,而只是苍白无力的说教,空洞而又枯燥,那么这所大学不配称作为大学,因为它已经无法履行一所大学该给予学生的部分职责教会学生如饥似渴地学习,准确自如地表达思想,清晰地思考,严密地分析问题,富有道德感,对国家大事敏感而有见地。哈佛之所以成为世界名校,离不开它深厚的大学精神,而哈佛创立者的意图至今仍然镌刻在哈佛中心校园门口的墙上。这段话无可厚非成为了它走向名校的一个开端,也就是引领者:“在神让我们安全抵达新英格兰之后,我们建立家园、提供谋生必需品,设立方便地点好敬拜神,也组建公民政府。紧接着我们最渴望的事情之一就是推进学习,并使之延及后代,唯恐当我们的现任牧师归于尘土时,留给众教会的是一群茫然无知的牧师。”

    一个大学的强弱绝大部分取决于师资力量。一个好的老师能够知道如何发现学生的潜力,并且将其激发出来。正如美籍华人作家刘墉说过:“没有不聪明的学生,只有不懂得发掘学生长处的师长。”在大学,即便都是些聪明的学生,没有良师引导他们,诱发他们的潜质,他们也许最终也难以发挥出他们真正的水平,甚至成为了平庸之辈。显而易见,哈佛也懂得这样的道理,在老师的选拔上从未马虎过,甚至相当的严谨,绝不允许任何任教老师有任何的敷衍和不负责。师资力量的强大也足以解释为何哈佛繁榮之花长盛,跻身世界名校的行业。

    谈起大学,我们都有着自己美好的憧憬,但真正进入大学后,我们需要问自己一句:大学学什么?

    如果说,大学教育的价值在于为一个人的一生提供一个时间段,那么在此期间,他的求知欲最为旺盛,心智最为开放,并得以远离社会求速成的压力,学习如何发问,去怀疑既定的前提,学会天马行空的思考。大学不比初高中的死记硬背,大学更多要求的是一种求学的能力,当然还需要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现在的时代科技迅猛发展,很多领域都是全新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掌握,倘若没有这种学习能力,又谈何适应社会呢?因此就“学什么”这一方面,哈佛大学则认为,比起古典名著或者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某些学问的方法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比如你可以没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但必须在教授的指导下以评论和分析的方式研读过经典文学;你可以不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但你得懂得如何将历史作为一种探究和理解的方式,观察和分析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你可以没上过“经济学原理”,却不能没修过一门探讨社会问题基本原理的课程。而纵观我们的大学,似乎还是停留在逼迫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的层面上,而没有过多重视让学生掌握背后的方法。这样逼迫学生学习的弊端显而易见,那就是学生极有可能大学毕业后就停止学习,甚至恨透了学习。但我们都清楚,一旦抱有这样的想法,势必难以适应社会,难以在社会上生存下来。掌握知识可能是最最基本的要求,但大学的教育远不止于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成语就很好地概括了背后的道理。当前研究生的学习或者出国学习的道理也是如此。或者研究生的学习或是国外留学并不是让你学习到多少多少知识,而在于你接触到了哪些不同的人,得到了哪些方法的启发以及思想的碰撞。

    回到最开头的那个问题,何为良好的教育?剑桥大学第344届副校长是这样回答的:“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剑桥毕业生应该是懂得如何自己思考,独立的、严谨的、深入的,而不是别人告诉他怎么思考。”

    作者简介:

    鲁铃,1994年 6月 27日,女,汉族,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教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