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让行动带动心动
范文

    沈连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挥自身组织者以及领导者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教学目标方面,除了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外,还需注重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以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探究活动,让“行”动带动“心”动,全面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本文具体分析高中数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旨在全面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活动;教学设计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是一门非常注重逻辑思维的学科,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开展各种具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确保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此外,为切实发挥探究性教学的实际效用,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除了需对教学方案合理设计外,还要善于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学生的个体需求,找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式,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向前发展.

    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氛围

    由于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大多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复杂性,所以常使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对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的这一问题展开反思.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确保教学的效果与效率.

    例如,在进行“生活中变量关系”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引进初中阶段的函数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变量关系,而后要求学生自主对这些变量关系进行总结归纳,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当教师引进初中阶段的函数概念时,针对“x的任意值,都有且仅有一个y与之相对应,则称y为x的函数”这一概念,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对车辆与人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思考其中存在怎样的变量,而这些变量分别为哪些以及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等.再次,针对某一实际问题,教师可先让学生对数据进行观察,之后根据结果画出相应的图形,如此不仅能让变量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直观化,亦有助于学生分清各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最后,教师则可引导学生对本次学习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如,探索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油耗随距离与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等.通过探索有价值的问题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興趣.

    二、积极地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以探究的方式展开高中数学教学,切实发挥出探究性教学的实际作用与效果,进而在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同时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性学习能力.

    如,在进行“不等式”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首先对教材中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简单讲解,之后便可让学生自主思考与不等式性质相关的知识,如,不等式的传递性、对称型以及加法单调性等.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需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以达到对这些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待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再对该知识点进行解释,如,针对传递性,设a>b,b>c,则a>c(因为a>b,b>c,所以a-b>0,b-c>0,从而得a-b,b-c都为正数,即(a-b)+(b-c)>0,a-c>0,即a>c),对于对称性,设a>b,则bb,(因为a>b,所以a-b>0,又正数的相反数必为负数,得-(a-b)<0.b-a<0,即b

    三、巧妙应用数学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高中数学完整的探究过程中,不仅要包含某一项规律或结论的获得,还需包含针对这一规律或结论的运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问题的设计时,需着重突出数学思想与方法,并指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得的思想方法来完成整个探究过程.

    例如,针对如下问题:

    问题一:奇函数f(x)在x>0时的解析式为f(x)=x(1-x),求在x<0时,f(x)的解析式.

    问题二:如果奇函数f(x)在区间[3,7]上是增函数,且最大值为5,那么f(x)在区间[-3,-7]上是.

    A.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

    B.增函数且最大值为-5

    C.减函数且最小值为-5

    D.减函数且最大值为-5

    该问题的意义在可实施变式的探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针对上述两问题的解答过程,由于需从抽象中逐步归纳出一般的思想方法,然后再上升到更一般的模式与结论,因而,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实质是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数学思想方法训练,是基于探究活动的成功.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继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师还需积极革新传统教学观,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来营造出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氛围,最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水平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唐爱民.基于探究能力发展的高中数学探究活动的实施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5(7):19-20.

    [2]解荣.如何增强高中数学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J].科学导报,2015(12):53-5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