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文艺作品演播》课程线上教学初探 |
范文 | 夏露 摘要:無声的文字,有声的朗读,将值得尊重的生命与值得传承的文字用最艺术化的语言来呈现,是教授文艺作品演播、探讨朗读艺术的意义所在。2020年上半年,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文艺作品演播”响应教育部的倡议,停课不停学,科学开展线上教学,成效显著,在疫情期间不仅保证了教学顺利完成,而且学生作业和期末作品完成度好、质量高。这告诉我们线上教学在非疫情期间也可作为线下教学的辅助手段,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线上教学;课程安排;成绩权重 在本课程内,主讲教师带领了四个班级140名学生系统学习了五大基础核心理论模块——散文、诗歌、小说、寓言童话和广播剧演播中的气息运用、声音变化、语音语调、情感调动和技巧表达等。通过在学习通APP上深入地分析解读、腾讯会议APP上大量地示范及互动讨论学习,夯实了学生们的语言基础,掌握了朗读表达技巧,把握了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规律,培养了美学审美情趣,提高了综合人文素养。一、线上教学组织管理 (一)精准运用线上教学软件 线上教学软件的选择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太多会分散精力,会致使学生分心,浪费更多时间在操作等精力上,所以选择软件上,主讲老师考虑的是简便和有针对性。通过比对,最后选用学习通APP和腾讯会议APP,利用其各自的功能和优缺点,分别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习通用于签到、录制速课、听课程视频、资料共享、设置讨论、布置测验、作业和考试等,腾讯会议APP用于示范交流指导。教学期间,学习通会对学情自动统计,便于主讲教师监测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腾讯会议的在线音视频互动,示范讲解和指导会较为便捷。 (二)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 线上教学和分数等通过系统记录自动统计,可一键导出,一目了然。以1801班为例,可清楚看到主讲教师发布任务点52个,章节学习总次数6828次,章节测验、讨论和和成绩管理等记录都很清晰,平时作业和考试作品的上传以及批改操作简便,评价针对性强,一对一点评配合在线语音交流,可实现直接有效的指导,学生进步明显。 线上统计界面二、线上课程教学方案 (一)成绩权重 根据线上教学的特殊性,在授课前根据学生居家学习特点对成绩权重进行了重新分配,修改了学习通和腾讯会议在线课堂评价标准,编写了新的授课方案,具体调整为: 1.考勤40分满分,占平时成绩的40%,评分标准如下: (1)到课情况: 1)线上签到10分,占总成绩的5%,按次数累计,签到数达12次为满分。 2)线上课程音视频20分,占总成绩的10%,课程音视频全部完成得满分。 (2)课堂互动: 1)线上讨论6分,占总成绩的3%。 2)线上章节测验4分,占总成绩的2%,只计算为任务点的章节测验,取学生章节测验平均分,未做测验按0分计算。 2.平时作业60分满分,占平时成绩的60%,占总成绩的30%。评分标准如下: 1)课堂笔记6次,共10分。 2)散文、诗歌、寓言童话、小说和广播剧共50分,抗疫诗歌诵读附加分 5分,每次按作品完成质量和互动效果:优秀获得7-10分,良好获得5-7分,一般获得1-5分。未参与互动,未提交作业0分。 (二)学习计划 每周课前发布学习通知和签到,学习通APP听课完成章节指定任务点的学习后,学生们将课程笔记上传学习通作业处,每一篇笔记教师在批改时能清楚看到学生是否关注了重难点知识点;每章节发布的朗诵录制任务、设置的专题讨论或章节测验,均清晰明了,由于成绩权重分明,学生也很珍惜线上教学机会,所以实践互动都会积极参与,作业也会在截止时间前递交,便于教师批阅打分;在实践教学环节,交流研讨全班分四个小组进行,共听互评十分积极,由此形成了“听课-示范-讲练-录制-互评-讲解-重录-再听课”的良性循环,成效显著。结束语: 特殊时期,不同的上课方式,不变的学习热情。基于学生的配合和认真的学习态度,每章作业中都有优秀作品,尤其是最后一章的“广播剧演播”,分隔于不同城市的学生克服困难,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创作出多篇优秀作品,不仅演播效果好,音效、音乐等剪辑包装也完全达到了要求,超出了主讲老师预期。今后正常复课后,可线上线下充分结合,使得取得最佳授课效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