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民性思想对新时代舆论工作的启示 |
范文 |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标志性著作,体现了丰富的人民性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舆论界重提“人民性”概念,强调我国的新闻舆论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为工作导向。探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民性思想,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群众观点的原本阐述,对当代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好“人民性”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人民性;新闻舆论工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刘佳颖(19960)女,汉族,重庆,硕士,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一、群众观点的形成背景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都是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同时所阐述的人民性思想也是深刻把握时代脉络、理解现实社会的历史产物。当然,其人民性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在从局部到整体、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中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群众观点。 萌芽阶段《<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马克思在1844年发表在他与卢格共同创办的刊物《德法年鉴》上的一篇重要文章,它与先前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一起标志着马克思从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共产主义者,马克思的群众观点也在这篇著作中有了最初的轮廓。 《论犹太人问题》解决了人自身的二重化和人的本质的二重化的问题,提出并论述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但对“人类解放”的实现力量和实现途径问题并没有论及。而《导言》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概念,在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中、在对德国理论和现状的分析中提出了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思想——马克思把焦点对准了人类社会,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出发,体现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和国家建立的决定性作用;在实现力量方面,他第一次揭示了无产阶级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力量,明确表明尽管各国解放斗争的形式不同,但最后的解放必定是人类的解放,必须由无产阶级来承担,无产阶级的解放是与社会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是一致的;他提出了“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6]”的著名理论,指出理论被群众把握后,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再次肯定群众的主体性,肯定人民群众是哲学的物质武器。对无产阶级历史作用的发现不仅回答了《论犹太人问题》所没有解决的疑问,还确立了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群众观,科学的群众观点正是从这里开始萌芽。 发展阶段《神圣家族》 《神圣家族》出版于1845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青年黑格尔派将“精神”与“群众”绝对对立的批判中,进一步阐述了无产阶级和群众理论,向着唯物史观继续迈进。 青年黑格尔派核心人物布鲁诺·鲍威尔等人从资产阶级立场和唯心主义出发,认为精神是世界的主体,从事精神活动的人创造历史,而蔑视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针对鲍威尔等人的错误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群众史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首先,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然后,指出私有制是无产阶级存在的对立面,认为无产阶级要消灭自身,就必须消灭私有制,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其次,从物质生产出发分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途径,超越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个人,强调人是从事具体劳动的现实的人,人民群众正是通过劳动生产改造世界,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历史;最后,冲破了传统的英雄史观,指出“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群众必然会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同少数统治者的利益相冲突,必然会日益自觉地参加到社会的历史活动中来,群众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1][p287]”,科学的论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神圣家族》对清算了马克思旧有的思想,阐述论证了有关人民性思想的新发现,为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最终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熟阶段《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在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唯心史观思想的批判中,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也是马克思主義群众观点的首次系统阐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思想的成熟。 《形态》在全面阐明唯物史观的同时,人民主体思想贯穿始终。首先,他们阐述了历史是现实人的历史,“任何历史观的前提必须诗人,历史只能是人的历史[2]”;其次,指出人类历史是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展开的,现实的人是历史形成的前提,那么人的生产实践就是使历史发展成为可能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包含了满足人生存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满足新需要的再生产、人口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最后,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围绕人的实践活动,通过对生产力、分工、交往方式、市民社会等发展演变过程的分析进一步详细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形成过程和历史条件,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 在《形态》中,马克思指出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离使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与商业应运而生;与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相随的是生产的发展,大工业时代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催生出了无产阶级,劳动者与物质生产活动相互分离。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中世纪“市民阶级”与“交往方式”关系的分析,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现存关系”决定的劳动方式的存在,也必然产生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无产阶级,而要消灭这种阶级对立,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消灭劳动”本身来实现,从阶级斗争的层面用唯物史观分析了无产阶级的产生过程,阐明了代表人民群众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形态》中对无产阶级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论述比之前的著作系统性更强,丰富完善了《导言》和《神圣家族》中的相关论述,明确指出了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也肯定了无产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先进性。 二、人民性思想在《形态》中的表现 人民群众的主体是无产阶级 从《导言》到《神圣家族》和《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群众概念和无产阶级概念一步步清晰起来——《导言》首次提出“无产阶级”概念,《神圣家族》指出了群众是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形态》进一步从“现实的人”出发,指出人民群众的主体一定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掌握先进生产力的劳动者,也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其终究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在阶级社会中,它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通过对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交往关系状况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这个阶级构成了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3][p36]”,“大工业所产生的那个无产者阶层走在这个运动(阶级运动)的前面,并引导着所有其余的群众,而没有卷入大工业的工人,则由于大工业的过错而处于比在大工业中做工的工人更糟的生活境遇中。同样,大工业发达的国家也〔或多或少〕影响着非工业国家,因为非工业国家由于世界贸易而被卷入普遍竞争的斗争中[4]。”这里可以看出,他们认为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无产阶级是人民群众的主体,是他们引导着其余的群众,进行革命运动,在与其余群众、非工业国家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中创造世界历史,推动着历史的发展。 人民群众是生产力和生产条件的创造者 “现实的人”的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的物质生产实践,人民群众正是通过改造世界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推动历史发展的。在进行生产实践活动的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既要受到现有的生产力和生产条件的制约,同时又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条件的创造者。 前者是指“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3][p16]。”生产实践中的生产力主体(即劳动者)、客体(即生产资料)以及在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生产关系都不是先验存在的,“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5]。” 后者是指“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不仅在客体方面,而且在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有人的存在,就有生产,进行生产就必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物质联系即社会关系,形成人民群众这样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是“现实的人”,其生产实践活动也是具有创造性和历史性的活动。这种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连续的活动,因为人总是在生产实践中满足当前需要后,再产生出新的需要作为下一个实践过程的新起点。在《形态》中,马克思将生产实践活动划分成了四个层面: 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人民群众要创造历史,首先自身要能生存,“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它的一些东西[3][p23]。”因此,“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即生产满足人生活所需的生存资料,就是第一個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刻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3][p23]。” 第二,“物质生活的再生产。”人对衣食住行以及其他必需品的需求不是一次性的,生产生存资料的活动也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人要维持生命就必须长期从事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来满足人类的不断产生的新的需求,这是历史能够继续延续的基本条件。 第三,“自身的生产——繁衍。”“每天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从进入历史发展过程中就开始进行生命的再生产,“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3][p24]。”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对于生产实践活动来说,这也是新的生产力的再生产。 第四,“社会关系的生产。” 在前三个方面的生产实践中,为了满足需求的“现实的人”不仅会与自然建立起关系,还一定会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从而形成社会历史。同时,随着前三方面生产实践活动的接续进行,人不仅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还而且又不断变革和创造新的社会关系,即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成是以实践为前提的 人民群众的意识和社会理论的形成,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以社会实践的主体存在为前提的。这包含了两个内涵:第一,社会意识形成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第二,社会意识形成的途径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首先,人民群众不仅是生产力和生产条件的创造者,还是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主体,“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1][p551]。”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价值的源泉,观念或理论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不以人民群众的存在为前提,即便表达地再系统完善,也不会产生任何实际的效果,也就没有真正的价值。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他们明确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3][p16]。”社会存在正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决定社会意识的。在阶级社会,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就来源于无产阶级为主体所进行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他们揭露了唯心史观的虚假性和荒谬性,指出了要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的脉络,就要“回到地上”——“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述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1][p30-p31]。”因此要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要以人民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产实践为基础,要回到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活动中去;若不以此为出发点,所得出的观点理论即便是再全面,也不会有任何现实意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