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中的实践 |
范文 | 申璐 摘要:在学前教育中,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核心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因此,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教师要将“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应用于教学之中。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实践 一、前言 所谓“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其实就是将教师教、学生学以及自主做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教学中要将该教学模式推广开来。下文主要围绕该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 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概述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这个思想主要来源于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认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学做一体化其实就是将教、学、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边做边教边学,这种教学思想主张理论与实践的相融合。 这种教学模式其实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够被动地听教师讲解,也即是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去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相脱节,学生虽然能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却不能够将其应用于实践之中,只能够从头开始摸索。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则可以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让学生在模拟的岗位上去“做”,通过做来掌握该岗位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动手能力。另外,通过“做”也能够提高学生反思能力与研究能力[1]。该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并且能够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活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学现状分析 在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其中的核心课程,其强调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也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儿童美术教育,另一个则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其前导课程有许多种,如美术、钢琴、儿童心理学等,通过学习这些课程,使学生能够对学前儿童的年龄段的一些特征进行了解,能够初步了解幼儿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应工作打下基础。 在本课程的安排上,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安排,有些学校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然后课程设计在72课时。前面36课时主要围绕美术教育,后面36课时则围绕儿童艺术教育进行讲解。此外,在教学安排上,传统的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师的教学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从教学的流程上来看,主要是采用教师先教,学生后学的模式。在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中,学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一些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到了知识的记忆上,还有一些学生不会设计艺术教育活动教案等。学生之所以会存在着这一问题,与教师的教学有着一定的联系,使得学生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2]。 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为了改变上文中所阐述的教学现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各相关院校应当将“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应用于教学之中,要加强教学改革的实践。具体而言,可以從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构教学模块 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中,可以将教育内容分为六大模块,然后对每个模块进行细分,将其分为若干主题来实施教学,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用”。第一模块,美术与学前儿童美术,在这个模块中,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美术的涵义。第二模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以及任务,顾名思义,该模块的主题一个是目的一个任务。第三模块:学前儿童美术活动指导,在这个模块中,分为三个主题,绘画活动指导、手工活动指导和美术欣赏活动指导。第四模块:音乐与学前儿童音乐,该模块的主题主要是音乐,以期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本质,能够了解幼儿音乐的特点。第五模块: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任务。第六模块:学前儿童音乐活动指导,该模块的主题分为以下几种:歌唱活动指导、节奏乐活动指导、韵律活动指导、音乐欣赏活动指导。通过建构教学模块,使学生能够接受系统化的指导[3]。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性,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进而从做中学,在做中思。此时,教师只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加以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故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设计相应的任务,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任务之中。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就能够学习知识,他们就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的技能。 例如,在折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融入到具体任务之中,将其分为以下几个任务:看图折小、中、大班作品,并且就图纸与折纸之间的步骤关系进行讨论;教师亲自示范折纸作品,然后让学生去独立画折纸步骤图;让学生去折青蛙,然后思考幼儿在折青蛙之时,有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应该采用哪种方法加以解决[4];在学生完成折青蛙后,让学生设计教学过程,并撰写教案。在这次教学中,其实就是将教学内容分为多个任务,然后结合幼儿的学习特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到操作之中,然后围绕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教学做”一体化强调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在做中思考,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幼儿教师,使学生今后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幼师工作岗位中。因此,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特点,教师除了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也可以适当结合其他的方法,例如,采用模拟教学法,也就是由一位学生扮演老师,然后其他学生扮演幼儿园中的幼儿,然后去模拟组织教学活动。在模拟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幼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对幼儿有可能遇到的学习问题进行了解,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幼儿,参与到特定的活动之中。 (三)优化教学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将主要精力都用于理论教学上,对实践教学有所忽视,并且大多是理论在前,实践在后,这种教学模式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例如,在集体舞教学活动中,以往教师主要是先围绕幼儿集体舞教学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展示相应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后围绕视频进行讨论,最后让学生撰写教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开始,以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为结果。此时,教师将“做”放到了实习阶段,这使得学生很难掌握所学内容,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但是,“教学做”一体化要求实现“教师教”“学生学”“自主做”的有机结合,而且要实现这三者在时间、空间上的融合。换而言之,在引导学生做的过程中,实现教与学,这样课堂不再是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场所,而是演变为实训场所。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了解了学习的方法,然后与其他同学或者教师讨论、分析,并对相关的理论进行总结,随后再回到实践之中,围绕自己所学的内容或者方法进行思考,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得到提升[5]。我们以“学前儿童集体舞教学活动指导”为例,如果教师要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其中,就可以这样优化教学过程。 第一,任务导入。引导学生观看幼儿集体舞视频,让学生对舞蹈中的关键要素进行讨论,如对舞蹈的音乐、舞蹈的动作等,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集体舞的内容有所了解。第二,角色体验。引导学生去扮演幼儿,然后去学习视频中的集体舞,通过角色体验,学生会初步了解幼儿在学习之所有可能会遇到的障碍。第三,讨论设计。引导学生回顾流程第二步的学习过程,然后让学生围绕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讨论,并梳理出集体舞的教学过程。第四,模擬教学。引导学生去思考教学中有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并让学生探讨解决策略,然后让学生进行模拟教学活动。第五,总结提升。此时主要是让学生去研讨模拟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在总结过程中构建集体舞教学相关知识与理论。 五、结语 综上,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尽可能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之中,通过“做中学”“做中教”的方式,来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伍燕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教学能力培养路径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2018(29):86-88. [2]任巍,秦东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中的实践[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7(5):54-57. [3]贾淑玲.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模式刍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用[J].艺术评鉴,2017(10):72-73,68. [4]丁玉,韩燕,关金.学前教育专业“试讲”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西藏教育,2016(12):34-38. [5]李心艳.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设及实践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9-9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