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档案在互联网下的管理研究
范文

    伍震

    摘 要: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档案管理记录工作压力剧增,档案工作在整个高校管理中承担着“后勤”角色,虽不在前“冲锋陷阵”,但以其殷实厚重的信息资源支撑高校日常运转,档案的情报价值、评审价值等固有特性使高校档案在高校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档案是高校发展的有力支撑。目前互联网技术在全国各大领域的发展迅速,高校档案管理应借此背景对自身的管理进行全面化改革升级,互联网模式下可以让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打破传统思维,针对高校档案管理的特殊性构建出互联网下的高校档案管理新方向。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整合档案资源,创新管理,本文在以互联网技术背景下探索新的高校档案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互联网;信息化

    一、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档案的意义和价值

    高校档案是学校的信息资源,作为高校发展、经营、科研、管理等各方面活动的原始记录,是高校高速发展中的无形资产,是高校的宝贵财富,在高校管理的各方面具有重要的凭证及参考、借鉴等作用。高校档案是高校发展历史的记录者,也是高校传承自己独特文化的重要媒介。在高校的文化建设发展中,提升高校的竞争力,提高高校校园文化水平都离不开高校档案,它具有连接过去和现在、呈现将来的作用。

    (二)高校档案的作用

    高校科研在做立项、预案、策划、科研都需要借鉴、查找历史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良好的档案管理在关键时刻发挥档案的依据和凭证作用。档案在科研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查考价值,科研档案是一个高校在研发过程中的重要技术依据,科研研发工作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研发肯定不是凭空设想、闭门造车,而是需要大量的科技情报档案资料作为支撑,查阅相关档案,借鉴历史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档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上升的平台,构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框架,而从这个层面上讲,档案其实一点也不“默默无闻”,而是在不断“发光”。高校档案也对学校学生的发展进行着记录,记录学生在高校中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学生在校期间的优良表现和不足地方,便于学校更容易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利用完善的档案素材,展示高校的发展史和校园文化,加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弘扬学校文化。

    二、传统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和不足

    (一)传统高校对档案管理的现状

    目前高校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档案管理意识不足。高校领导普遍重视高校内科研、教学方面,导致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档案管理手段落后,大部分高校还在使用人工的方法管理档案工作,这样的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工作中工作人员不仅费时费力,没有工作效率,也满足不了高校科研和教学师生的需求。

    (二)传统高校档案管理的不足

    高校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通常对文字、图片、视频分开存储,这样的存储模式会出现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检索不完整的现象,高校科研工作者和师生在档案资源使用中,查找相应资源烦琐困难,资源完整性差。随着互联网信息化建设步入校园,有些高校虽然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只是一个面子工程,没有在根本上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创新档案管理,一些不合理的信息化建设措施不仅不会对档案管理工作起到帮助作用,甚至会影响到档案资源在互联网中的安全性。

    三、高校档案在互联网模式下的创新

    互联网信息化是档案管理的新要求、新目标,更是管理工作服务创新和档案管理创新的新标志。互联网信息化建设是推动高校档案管理重要发展方向,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让档案管理工作由落后走向现代化。互联网下的高校档案管理建设工作,首先要对原来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分类整理,结合档案信息资源的特点,构建信息化交互式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使用可以让档案管理员在互联网平台上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记录和管理,同时也能避免档案资料的丢失和破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和师生在使用档案信息资源时,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更快、更精准地帮助用户找到相应的目标资源。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在享受互联网线上带来的便利,也要承担互联网共享性的风险,在互联网档案管理中要注重网络的安全性,完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互联网安全意识,组建符合新时代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干部,提升档案管理员的创新思维,树立起档案管理员的互联网思维。在此基础上,高校档案管理模式才能更好服务高校,为促进高校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一)建立安全稳定的互联网档案管理系统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构建安全稳定的高校管理系统尤为重要。针对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特点,互联网档案管理系统需要有效抵御外来木马病毒入侵,保障档案资源的安全和师生个人隐私安全,通过高校强大的硬件系统支撑结合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型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将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到互联网管理系统中,利用互联网数据让高校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利用档案资源。安全可靠的档案管理系统是实现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到互联网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转型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互联网素质

    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软实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职业素质是高校互联网信息建设的重要保障,能够为沉闷的档案管理工作注入活力,从而对管理工作模式进行有效创新。所以高校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挑选中,要注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互联网专业知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不断进行互联网管理的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保障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三)不断提升的档案馆服务能力

    现如今,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在“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应该提升自己的服务功能,面向使用者,开发相关服务软件,扩充搜索引擎功能,為使用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系统。在“互联网+档案馆”模式下,档案馆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交流服务,及时解决使用者的问题,还可以利用微信、新媒体等平台扩充服务领域。

    (四)加大档案管理工作资金投入

    想要更好的建设高校互联网档案管理系统,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配备现代的互联网信息设备,让传统的档案能够有机过渡到互联网信息档案系统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开展满足互联网时代下学校档案工作建设及发展需求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并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数据库建设,积极推动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与其互联网的有机融合,进而切实提高学校档案工作的总体水平,更好地为学校师生和教学活动提供服务。

    (五)用互联网思维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构建互联网信息化档案系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高效档案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用互联网思维来进行工作,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围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档案工作,从而提高学校档案工作效率。互联网思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那么学校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应当坚持以人为中心,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高校档案管理的核心是信息化。为了将高校档案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只有不断完善高校档案互联网管理,加强档案管理意识,充分将档案管理与互联网进行结合,培养出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档案管理工作者,这样互联网下的高校档案才能利用自身优势充分为高校广大师生进行服务,促进高校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蕾.“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3):201-204.

    [2]涂爱爱.互联网下对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几点认识[J].国际公关,2019(4):140.

    [3]王树娴.面向智慧校园建设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9(12):41-44.

    [4]王卉乔.全媒体时代以高校档案资源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的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9,24(24):50-51,55.

    [5]王丽华,刘颖.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应用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风险与对策研究——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11):208-210.

    [6]任世忠,刘瑞强.基于“互联网+”背景探索高校档案利用服务开放、共享创新[J].兰台内外,2019(22):1-2.

    [7]许德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6):184-185,192.

    [8]窦海燕.“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化安全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8):184-185.

    [9]徐洁.“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J].兰台内外,2019(4):67-68.

    [10]刘鑫.“互联网+档案”大数据时代服务方式——针对高校的档案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平台[J].兰台世界,2019(1):57-59.

    [11]石劍文.“互联网+”视野下高校数字档案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黑龙江档案,2019(6):40-4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