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神入”历史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利用研究 |
范文 | 高娉 摘 要:高中时期学生学业时间紧迫、各学科给予较大压力,如何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五大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和研究者密切关注的热点。“神入”历史教学法是指在当前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下,为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在教师的主导下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以积累的广阔史料为基础,以情境创设为主要形式适当引导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共情”,让学生将自己代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学习历史、理解历史,体会历史、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减少学习过程中的阻力。 关键词:“神入”历史教学法;高中历史;教学改革 一、“神入”历史教学法的定义 最早奠定“神入”(移情)历史研究基础的是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科,他提出:“史家必须神游于古代的精神世界,重视古人的精神,而不应该把今人的思想认识强加于古人”。20世纪初,随着新史学的兴起,“神入历史”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科林伍德。科林伍德在其《历史的观念》一书中主张“一些历史都是思想史”,强调史学是一种研究或探讨。 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很多一线教师对于“神入”历史教学法的理解是,“神入”历史是学生的想象,学生想象自己是某位历史人物,学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会怎样处理历史问题。其实不然,“神入”历史教学法是有史学依据的,也就是学生必须要在真实的历史背景的前提下,在有一定的历史储备知识的基础上,做出客观合理的“想象”,不能天马行空。 在笔者看来,“神入”历史法就是在既有的条件下移情,产生共鸣从而作出反应,加深理解、记忆与感悟。“神入”历史教学法就是,教师创设出恰当的情境,学生在了解基本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想象等形式相互交流,自主体验和感悟,最后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归纳、总结和评价,提升学生的认识层次,实现教育意义。 二、“神入”历史教学法的作用 (一)从教师角度 1.有利于完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 “神入”历史教学法离不开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包括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在“最近发展区”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根据学生特点和意愿选择教学过程中角色的扮演等方面。教师引导学生透过历史去感受和思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现历史长河中的问题,有利于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贯彻落实教师职业理念。 2.有利于丰富历史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衡量其是否合格的标准、是受人尊重的前提、是从事教师行业的保证。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教书育人、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对历史教师的要求更高,历史教师不能够照本宣科,二是要把教材钻研透彻,不仅要横向把握各方面的历史知识,还需要纵向扩展更多历史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辅之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传授给学生知识。教师利用“神入”历史教学法进行教学,创设合适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掌握真实的知识和证据,并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选出适合这种方法的材料和案例。例如,在讲美国总统制联邦制的“三权分立”时,教师可以查找相关视频、剧本等,如影片《空军一号》中的片段,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更好理解美国总统、最高法院和国会之间的权力分配和相互制衡,也使得教师在寻找案例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二)从学生角度 1.有利于巩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对发挥學生主体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教学的客体或对象,也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将知识一股脑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神入”历史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置于动态化、多样化、开放性、生动性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的心态更加自由、思想更加广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自主寻找史料和角色扮演的选择权,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参与机会和空间,让他们体验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中学生普遍对历史感兴趣,而对历史课的态度显得沉闷、厌烦,这也是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及时关注的问题。学生上课时通常注意力并不集中,认为只需要把教师上课划的知识点划好,利用课余时间背诵就足够了。其实不然,当学生对某些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时,这种学习动机能够唤醒学生进行学习的情绪状态,例如可以产生对学习的好奇、兴奋、冲动等情绪,从而激发一定学习行为。“神入”历史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不停留在历史课本的表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一问一答的简单封闭式教学。 三、“神入”历史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一)依托史料,确定主题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类社会历史具有一定规律性,要遵循社会规律,从历史事实出发,揭示其内在本质,得出相应的结果。“神入”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通过史料的收集、辨别和实证去获得历史事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基本信息,为“神入”历史法的开展奠定证据基础。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材体例和课程特点选择主题,分清课程的主次。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八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权与制衡”,然而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以针对这部分重点内容,确定适当的主题,引入史料分析,如易中天的《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华盛顿·欧文的《华盛顿传》中有关宪法制定的史料片段,使学生在具体的史料背景下对当时的情况进行分析,更好理解“分权与制衡”。 (二)创设情境,角色扮演 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是公认的“神入”历史教学法最权威的形式之一。“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在历史复现或模拟的历史情境下重现当时历史事件的真相,使其身临其境感受当时历史事件的场景和历史人物的内心活动。著名教育学家杜威主张从教育的本质出发,他以儿童的兴趣和经验为中心,突出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认为游戏具有同时满足儿童心理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的双重功能,并且认为儿童可以通过游戏对事物形成一个统一性、完整性的认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循环式上升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造问题和情境,为学生角色扮演和主动探索提供条件,引起学生认识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渴望知识而不能得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施角色扮演一般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小组准备活动;第二步,挑选扮演者;第三步,布置场景;第四步,组织观众;第五步,表演;第六步,讨论和评价表演;第七步,重演表演;第八步,讨论和评价表演;第九步,总结。但是课程计划和课堂时间有限,前四个步骤主要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完成,第五、六个环节在课堂教师的引导下有序进行,第七、八个环节一般省略。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涉及的政治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有争议的部分,提出“如何确定实施这种举措?这种举措在在什么情境下制造出来的?”等问题,人教版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宋明理学》等课时都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 (三)评价反馈,反思总结 教学评价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还需要对表现的内容进行评价。 1.对学生表现的评价 贯穿于每一堂课的课程评价是有生命力的,教师的即时评价是对学生角色扮演活动的认可和肯定,可以通过对学生活动准备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善学生只对历史感兴趣而不对“历史课”感兴趣的问题,为下次活动开展的开展奠定基础。而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可以使学生在对他人作出评价的同时,找出自己应该学习的地方和自己下次应该避免的错误,更好准备开展活动课。 2.对表现的内容的评价 教师对内容的评价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主题进行不同样式的评价,例如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课《宋明理学》,这节课的主题是理学。教师在“知识与能力”层面,评价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正确看待和评价各个历史时期儒学的地位;在“过程与方法”层面,评价分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地位价值,比较综合归纳,探索历史规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评价儒学从佛、道中汲取有益的内容、完成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认识到中国儒学发展的一大进步,同时发现“心学”的出现反映的理学的发展与不足。 教师评价不能够“一刀切”,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特质,不能为了达到教师自己的理想化效果而使學生被迫“趋同化”,否则就违背了“神入”历史教学法的初衷。 参考文献: [1]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王天一,夏之莲.外国教育史: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