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活力提升对策研究 |
范文 | 栾岭雪 摘要:共青团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强基层,创活力”的号召,对高校共青团更好担负起为党育人的职责使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高校共青团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期推进基层团组织的建设。 关键词:基层团组织;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建设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青年思想观念的多元性,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共青团十八届二中全会也提出“强基层,创活力”的号召,这就要求各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思想,激发自我奋斗自我革新的精神,大抓团的基层建设。 一、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团组织功能定位不清,缺乏创新性 《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提出要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在高校党委领导下,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为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现实情况是部分高校团委的核心作用不明显,工作力量主要侧重于学生会,团组织工作线条模糊.“一心双环”的团学组织格局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班级团支部是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最基层组织,既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又肩负共青团建设的伟大使命,兼具“行政管理”和“团建管理”双重任务。现实情况,大多时候,团支书扮演班长“助理”的角色,通常以“行政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而非“某某班团支部”,团支部缺乏号召力,不能有效激发团员的主人翁意识,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力量和领导力得不到保证。 2.学生团员意识模糊,缺乏先进性 提高团员思想觉悟,强化团员意识,是团员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发挥共青团思想引领功能,保证共青团先进性的任务要求。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在中学阶段入团,只有少数同学不是团员。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来就模糊的团务知识便逐渐被忘却。他们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团,但思想上对团的理解认识还不足,加上当今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部分青年学子缺乏辨别力,理想信念及价值观发生偏离。 3.基层团组织重活动设计轻制度建设,缺乏时代性 健全的组织制度是保证共青团工作的基础,但是目前高校的共青团制度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团组织结合时代特征,积极探索多渠道的实践育人新模式,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树立志愿服务典型,加大校企融合,服务社会热点,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成绩之后,不难发展,高校团组织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活动”的组织设计和创新方面,忽视了制度建设的跟进,制度建设落后于工作形势的发展。共青团工作面对的是一群思想活跃、个性张扬的大学生,他们是一支最积极、最时尚、最活跃的力量,他们追求精神自由,追求个性解放,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面对这样的一个群体,共青团工作亟需一套科学合理的组织制度,来规范、约束并激励他们,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落地生根。 二、构建“四位一体”,提升基层团支部活力 (一)突出主体地位,提升工作水平 团学干部是高校共青团开展工作的基础和主体力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引领青年团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团学干部要具有的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过硬的自身素质。首先要优化选人机制,拓宽用人渠道,高校要积极落实团干部专兼挂制度,加强干部培训,提升工作水平。真正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符合工作要求的团学干部,率先垂范,服务青年学生,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为工作要求,提高思想认识,提升业务能力。 (二)尊重客体价值,坚持以生为本 广大青年学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共青团进行思想政治引领的对象。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必须围绕学生、服务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基层团组织要注重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围绕新时期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价值需求等来设计工作重点,提高青年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要重视他们能力的提升,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团员意识,引导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自主自发的参与到团学活动中去。 (三)重视环体作用,加强导向引导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打造具有新时代特征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校园环境,使高校的优秀校园文化得以展示和传承。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加大宣传舆论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拓展实践育人平台,积极寻求与企业、地方发展的结合点,与精准扶贫工作结合,与国家战略结合,为学生成长成才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坚持与专业相结合,注重弘技弘德,打造专业文化特色。 (四)發挥媒体功能,创新工作思路 共青团工作要研究青年学生的所想所思,通过新媒体手段,将青年学生关心的热点联系起来,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打造有个性的宣传平台,将高校广大团员凝聚在团的新媒体周围,实现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个性化、有效性服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