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如何体现创新 |
范文 | 古力加孜拉·沙力克 摘 要:目前,我国艺术文化在大众文化创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舞蹈形式更是多种多样。舞蹈编导如何适应时代变化,结合当前现状进行创新创作,满足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是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文章主要以此为基础对舞蹈编导创新发展的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高一些参考。 关键词:舞蹈编导;编导创作;舞蹈创新;舞蹈创作 引言 随着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我国舞蹈艺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尤其是多年来舞蹈编导已是高等艺术专业教育中一门有系统化教学课程的专业,大大提高了我国舞蹈编导创作队伍的整体水平。然而,在当前舞蹈作品产出量巨大的形势背后,存在大量作品雷同、重数量轻质量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舞蹈艺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基于创作创新对传统舞蹈艺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分析舞蹈编导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源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新时代舞蹈编导作品创新水平。 1 现阶段的舞蹈编导存在的问题 舞蹈是世界文化领域最早出现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表达能力。舞蹈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思想的表达,它不同于歌曲,它是用自身优美的动作来将自身想表达出的内容表达出来,让舞蹈的欣赏者能够跟随舞者的动作从而理解舞者的心境。对于舞蹈来说最重要的是编导,如何将自己的舞步进行合理的编排是舞蹈编导最重要的存在价值。而现阶段对于我国来说,在舞蹈编导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发展,国内外优秀的舞者也在层出不穷,舞蹈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随着舞蹈种类的增加,各类问题也就得以显现。现阶段在舞蹈编导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舞者在舞蹈呈现的过程中没有将自身情感表达出来,而舞蹈编导在进行舞蹈创作时也仅仅是利用太多的技巧性而博人眼球,甚至有部分舞者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出现了动作不规范、表现内容不协调等低级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很明显表现出了舞蹈编导个人素养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舞蹈编导是不合格的。 2 新時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有效策略 2.1着力在两个“共鸣”层次上进行创作 没有深入了解传统,一味摒弃传统、强调创新,是最肤浅和最愚蠢的行为,是异化形式主义的象征。任何广受好评的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必然建立在两个“共鸣”层面基础上,其一是社会文化心理的共鸣,其二是符合受众审美变化的共鸣。要想达到这两个“共鸣”,首先要了解传统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蕴;其次必须树立文化自信的观念,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取经,挖掘民族性传统文化资源,这样既能引起文化心理共鸣,又能在多元文化中突出特色,使我们走出一条有灵魂的舞蹈艺术康庄大道;最后,要对优秀的舞蹈作品进行受众群体特征分析,明晰受众审美变化特点。 2.2注重形象思维的提升 要以形象思维的角度出发,提升舞蹈编导的创新意识,这一角度主要包含形象动作以及视觉艺术两方面。从形象动作的角度看,舞蹈编导要提升自身的专业审视能力,对现实生活进行审视,掌握现实事物的外形、行为等各种特点,从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切入,分析其是否可以进行舞蹈编排,能否利用舞蹈语言对其进行表达,同时思考所选取的素材是否可以被观众接受并认同;此外,舞蹈编导可将自身对舞蹈素材的认知融入到舞蹈创作当中。而在视觉艺术方面,舞蹈编导需对舞蹈角色的语言、动作进行不断的练习与揣摩,寻求适宜的行为环境与情感氛围,使舞蹈角色的特点通过动作完美的展现出来,并将情绪、思想有效的传递给观赏者,使舞蹈和表演完美的结合,使舞蹈作品更加生动,所表达的情感更加丰满、深刻。只有对各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思考与分析,舞蹈创作出的形象才会更加的具体、生动与鲜活。 2.3贴近生活,表达情感 一段优美的舞蹈一定要贴近生活并且能够表达情感。对于舞蹈的编导来说,如何利用自身拥有的舞蹈技巧来让作品变得有活力、能体现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舞蹈编导需要对舞蹈的创作有着全面理解和掌握。舞蹈的创作并不仅仅要求舞蹈在舞台上得以展示,更多要求的是让舞蹈的作品能深入人心。在现代化人们的需求中不仅要体现出舞蹈的创新,还要体现出舞蹈的华丽,这就给舞蹈的编排带来一定的难度。舞蹈编导只有在舞蹈的编排上能够和观众达到共鸣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2.4加强培训,提升创新意识 培训是一项重要任务,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特邀高级讲师进行培训工作,领导人员更要起到带头作用,组织和领导好培训工作,让更多的舞蹈编导一起参与进来,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的氛围,确定好培训的年度计划与内容,做到分步进行、扎实推进,主管领导要承担好组织和管理责任,分配好培训任务,按照每个舞蹈编导人员的不同特点、不同学历等进行培训辅导,提升创新意识。 2.5传递哲理与情感 对于舞蹈艺术来说,思想与情感的传递不可或缺,离开了情感的舞蹈艺术也就失掉了其艺术性、传播性与观赏性。因此,在舞蹈编创的过程中,创作者要重视哲理与情感的表达。这就要求创作者在舞蹈编创中融合自己的人生体会、思想感悟等,确保舞蹈作品具备传递哲理与情感的功能,赋予舞蹈作品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例如,现代舞编导大师贝嘉就在实际的舞蹈编创过程中融合了这一思想,在其编排的舞蹈作品中,舞者的一举一动都传递出了人类的情感与人生哲理,引发了观众更多的思考与感悟。 2.6舞蹈编导要形成独特舞蹈风格 新时期艺术文化多样化发展下,舞蹈编导工作也呈现多元化特点。舞蹈编导在进行舞蹈创作时不能进行盲目的跟风,要不断突破自我创新能力,要敢于创新,勇于尝试,只有不断的对作品进行创新,才可以找到适合的艺术风格,从而形成独特的舞蹈风格。 结语 在强调创新的当下,为了更好地促进传统舞蹈艺术的现代化转型,新时代舞蹈编导不仅要满怀真诚地进行舞蹈作品创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还要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创作态度,关注新时代舞蹈创作的新环境、新形势以及新问题,在专注力和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上,把握多元文化和舞蹈艺术大众化的时代潮流趋势。只有这样,舞蹈编导才能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好的时代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乔素.新环境下舞蹈编导基本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探讨[J].黄河之声,2019(09):132. [2]安元忠.现代舞舞蹈编导中的创作思想及创作结构[J].戏剧之家,2019(01):125. [3]王琨.试论舞蹈编导的创作思想及功能[J].艺术科技,2016,29(03):19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