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台风侵袭损失严重,建设高标准防灾减灾体系 |
范文 | 许银银 近日,热带风暴“利奇马”来势汹汹,席卷多地,陆续穿过浙江、江苏黄海西部海域、山东青岛沿海等地。山东青岛海浪层层叠起、波涛汹涌,山东部分地区高速公路交通停滞、山东东营积水严重,济南章丘遭遇洪水。台风“利奇马”的出现给干旱的华北平原带来了充足的降水,由于排水设施不到位,路面积水严重。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统计,截至2019年8月14日10时,“利奇马”共造成中国1402.4万人受灾,57人死亡(其中浙江45人,安徽5人,山东5人,江苏1人,台湾1人),14人失踪(浙江3人,安徽4人,山东7人),直接经济损失537.2亿元人民币。利奇马作为近年来最大的热带风暴,其突如其来的暴雨和飓风对我国多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热带风暴“利奇马”的中心一直在潍坊北部沿海到莱州湾附近打转、回旋,山东部分地区都受到了大风影响,因此,台风“利奇马”自身风力减弱后,山东沿海地区的大风才会随之减弱。台风“利奇马”一直在潍坊附近海域打转、回旋的原因是受到了高空环流形势的影响,“利奇马”向西北方向移动时,受到了西风带槽区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牵制,在日本海域附近,台风又受到大陆高压脊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阻挡,然而,高空引导气流向北移动的分量较弱,所以台风“利奇马”才回旋少动。台风“利奇马”不走寻常路是其最大的特点。 灾害的突然降临也阻挡不了人间的温情,在台风“利奇马”袭扰下,8月10日上午9时许记者见到了杭州西湖边认真抢险救灾徐晓民,他正与30多位居民一起对一株已倒伏的梧桐树进行切割。汗水、雨水夹杂着泥水顺着徐晓民的脸颊流下,而这已是其当日开工后的第5個小时。徐晓民为了减少台风“利奇马”对树木的影响,他和居民一起用钢管对树木进行了支撑,每隔1-3小时查看一次,要确保将歪倒的树木在第一时间扶起。台风刚刚过境浙江台州三门县,一片汪洋,远远看到电杆下面污浊的泥水里陆续冒出一个一个人头……走进看,原来这是在抢修停电线路中的一幕位于三门县小雄的10千伏桃峙线,电力抢修员工朱善仁、李延群等20余人迅速赶往现场修护被台风刮歪了6根电杆,修复电杆分秒力争,要尽快恢复供电,抢修人员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有5根电杆被扶正了。无论台风如何无情,总有人上演暴雨中的坚守,续写着“温情故事”。在这次迎战台风的战斗中总有意想不到的感人瞬间…… 国家要建立高标准的防震减灾体系,完善防灾救灾制度,全国人民在紧急救援的关键时刻奋力抗灾,危急时刻挺身在前的奉献,都对防灾救灾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较多、灾害造成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导致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多亿元。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把防灾减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转变防灾救灾的观念,根据防灾救灾中的案例,转变新思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树立科学防灾减灾的思想。无论是灾前的预防还是灾后的抢险,都必须坚持依靠科学、尊重科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抢险救灾,是主战场,更是党性的检验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要挺身在前,冲锋战斗在第一线,切实做到科学调度、靠前指挥、有序组织,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重要基础设施安全。要充分认识抢险救灾工作的极端紧迫性和重要性,并将之作为压倒一切的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立即行动抢在第一时间,迎难而上战斗在第一现场,切实将责任承担起来,将纪律严肃起来,既不能思想麻痹、精神懈怠、存在侥幸心理,更不能责任匮乏、纪律松懈,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基础设施安全当儿戏。面对自然灾害,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一方有难,八方驰援,是必须坚守的政治底线和道德高线。 要构建高标准、高质量的防灾减灾体系需要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措施与全民的共同参与,联手投入到防灾减灾的过程中,让防灾减灾的意识深入人民生活。 1、人民群众应密切关注电视台,新闻等媒体有关台风的报道,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高度重视自然灾害,切实落实防汛防台风责任。各级各部门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好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部署,分管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按照部门职责分工,抓紧落实相关措施,强化值班值守。 3、强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 居住在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的群众,在台风来临前,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不要在临时建筑广告牌、附近避风避雨。强风会吹落高空物品,要及时搬移窗口、阳台处的花盆、悬吊物等,台风即将来临时,不要外出,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加强对台风的监视,提前预报预警 要密切监视台风的发展变化,自然资源、住建、水利、农业农村、应急、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合作,滚动预报,及时预警。要充分利用已建山洪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作用,强化局地短历时突发暴雨洪水的预报预警和山洪、滑坡、泥石流的临灾监测预警。因地制宜做好预警工作,既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短信、微信、广播、电视等现代预警手段。 5、准备好日常生活用品 检查电路设施,注意炉火、煤气,防范火灾,要做好防暴雨工作。关好门窗,取下悬挂的东西,及时清理排水管道。遇到危险时,及时拨打防灾电话求救。 6、台风来临前,做好群众转移工作 要抓好船只回港避风、海上作业人员和近海渔排养殖人员上岸避险工作,不漏一船、不留一人。要加强对回港船只、“三无”船只及跨省避风渔船的监管,在预警警报解除前坚决防止避风船只提前出海、转移人员私自返回。要全力做好低洼易涝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老旧小区、旅游景区、在建工地等重点区域人员转移工作。 7、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各级各有关单位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部位、场所、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有针对性研究制订防范措施,进一步完善防汛预案。加强化工、矿产、核电等高危企业和水利、电力、交通、通信、给排水等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保安工作,对广告牌、玻璃幕墙等高空构筑物及塔吊、围墙、行道树等易倒伏物进行加固或拆除。 建立完整的防灾减灾体系能够有效的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提高对防灾减灾重要性的认识,要有稳定安全的预防自然灾害、处理突发自然灾害一套健全措施,从而提高公民的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我国受台风台风“利奇马”侵袭导致损失严重,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可以促进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我防御地震功能,也是政府快速决策和较强的防、抗、救灾的应变功能减轻灾害的关键问题。政府积极采取对策,制定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在灾前从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质上都有所准备,灾后能迅速实施各项救灾对策,从而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