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 |
范文 | 周宏 摘 要: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现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认知经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思考、探究的主要场所。由此,我在组织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时候,将生活教学渗透到导入、新知讲解和课堂练习等环节。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教学过程;教学对策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之所以不尽如人意,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忽视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在这样的知识灌输过程中,学生尽管可以积累物理知识,但是难以对其进行灵活运用。对此,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按照“生活——教学——生活”这样的方式,将生活与物理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感知物理,在生活中运用物理。具体来说,我在组织物理教学活动的时候,是这样实现生活化教学的。 一、课堂引入生活化 高效课堂的实现是以课堂导入为起点的。有效的课堂导入就仿佛是一篇文章的開头,不仅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其一下子把握住重点,产生探究兴趣。在物理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开展中,导入环节同样要实现生活化。一般情況下,我在组织课堂导入活动的时候,会结合教学所需,向学生列举生活现象、播放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视频等,借此创设教学情境,点燃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顺利进入学习状态。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在开展导入活动的时候,我首先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为学生直观地播放了这样的视频内容:学生用尽力气向后蹬车子,自行车慢慢地向前运动。当该学生停止发力之后,自行车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随着滑行距离的扩大,自行车慢慢地减缓速度,直至停止。因为该视频内容是我和执教班级的学生配合录制完成的,在观看的过程中,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屏幕上。在观看之后,一些学生自主地提出了这样的猜想:自行车因为有力才会运动,所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主要原因。就学生的猜想我给予了肯定,并指出,在2000多年之前,亚里士多德也曾这样说过。然后,我再次结合视频内容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力停止之后,自行车还会慢慢地向前滑动呢?这个问题,与刚才学生所提出的猜想是存在差异的,由此产生认知冲突,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思考。在此问题的驱使下,学生自主地进入了新知学习状态,同时无形之中,也将本节课的知识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新知教学生活化 新知讲解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同时也是最为令教师头疼的问题。因为,物理知识本身就具有抽象性,而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发达。在活动开展中,如果教师采取灌输知识的方式,则会打击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也难以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面对此情况,为了将抽象物理直观化、简单化地展现出来,我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发挥生活教学的作用,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融入其中,以此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其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透过生活感知物理,加深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以“平面镜成像”为例,此规律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难以理解的。由此,我这样实施了生活化教学:首先,我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其概况,为其列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小红身高165cm,当她站在距离镜子1m前的地方的时候,慢慢地向远离镜子的地方走去,请问,他此时在镜子中所成像的高度是多少呢?镜子中的像有什么变化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如此问题的提出,学生自然会联系其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探究。如此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无需教师过多讲解知识,学生可以经过自身的探究,透过生活现象探寻到物理规律,加深对其理解,同时也为其在现实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物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练习生活化 众所周知,练习是学生延伸拓展知识的主要手段。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活动开展中,一些教师错误地将练习作为学生做题的工具,其觉得,学生练习就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就是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物理知识。如此练习将学生引入到了题海战术之中,且忽视了其应用能力的发展,这是与新课改教育理念相违背的。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不仅是要学生扎实掌握所学,更需要其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在知识运用中获得应用能力的发展。生活是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最好场所。所以,我在组织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使其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真正实现物理练习价值。以“惯性”为例,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之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在急速前进但突然刹车的公交车上保持身体的平稳呢? 总之,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将生活贯穿其中,在导入环节创设生活情境,点燃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在新知讲解环节呈现生活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在课堂练习中编创生活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借此使学生在体验生活中感知物理,运用物理,提升其物理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马紫春.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29):52-53. [2]余亚云.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7):1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