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向丽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过程可视化的思维工具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以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中的重要意义、应用策略以及应用时应当注意的事项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就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具体系统性的探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阅读;应用 思维导图作为符合人类大脑思维方式的并将大脑的思维过程可视化的一种思维工具,同时也逐渐在教育教学中流行,成为一种有助于培养学习者高级思维技能发展的学习策略。这一学习策略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当中也有其存在的意义。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使用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首先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够让文本变得更加鲜活生动,密密麻麻、黑白的英文字母通过老师神奇的“画笔”变成了彩色的图画,略显死板的文本变得更加活泼可爱、栩栩如生、色彩明艳而不再枯燥,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他们的关注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在小学英语阅读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运用思维导图对文本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之后,使其具有清晰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处理信息的模式与大脑信息加工的过程十分相似,如同大脑中的轮廓支架结构,由中心点出发不断分支,再由发散点进行分支。由于这个模式与人类大脑的思维过程具有相似性,对小学生高级思维技能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教师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创新。例如,在阅读文本分析的前期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引导和帮助,师生共同完成导图的前半部分,并且教师要适当放手,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其余部分的内容,提供机会让学生明确主题,确立中心,积极思考,逐渐发散思维。同时,在小学高段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绘制各式的思维导图,教师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创新。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英语阅读前的运用 在进行阅读之前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Unit5Myclothes”这个单元进行讲解之前,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收集生活中的各种衣服的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的衣服制作一张思维导图,并根据对服装的类型、适用时间、适用场合等进行分类。通过这种不同类型的划分,能够促使学生通过交流收获更多的知识,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在前期准备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即将面临的阅读文本,使他们提前对内容有初步感知,从而自信地面对相对枯燥的英文阅读。所以思维导图在阅读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對阅读文本进行预习铺垫,另一方面,建立英语阅读的自信心。 (二)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在处理英语阅读文本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师生对文本的中心主题和各个要点进行系统性大致地分类和整理。这个过程能够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整理他们的思维逻辑,提高他们的信息整合能力,使其文章脉络可视化,语言知识形象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这也同时符合“以人为本”这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必要时教师应当及时给予指导帮助。 (三)在英语阅读后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总结知识要点,将不懂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同时,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自主复述阅读材料,一方面,能够加深对文本的记忆,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陈述能力。在课堂中运用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包括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教师要通过启发教育、任务型活动等方式,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没有坚定的意志力,比较好动、好玩,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表演、讲故事、歌唱等形式,创设情境,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 三、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同时,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绘制思维导图的时间 思维导图在设计和绘制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熟练掌握思维导图设计方法,在阅读分析过程中要边分析文本边绘制,而不能只绘制不分析或者只分析不绘制,要两者同步进行,循序渐进,从而完成对阅读文本的解析。 (二)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 教师在进行思维导图设计时,不能只考虑文本本身,小学生上课有时候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如何设计图画、色彩搭配等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小学低年级学生识记知识内容时,用一种机械式的简单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所发展,逐渐采用有意义、需要理解的记忆方式。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思维导图需要设计得相对简单,避免太过复杂,不需要太多关于文本信息的加工概括,而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关键词对文本信息进行总结概括。例如人教版PEP教材五年级上册中出现的节日教学,就可以拓展为思维导图。 四、总结 总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语文课堂改革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发展,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英语教学方面不断探索、尝试和更新,更加充分地发挥思维导图这一思维模式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将思维导图的魅力充分地释放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使其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姚小霞.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学周刊,2020(02):109. [2]许妙霞.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参考,2019(16):54-55. [3]杨金香.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6):79-8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