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
范文 | 贾海燕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微课,并将其应用到课前预习阶段、课上教学阶段以及課后复习阶段,将原本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直观、形象的视频、动画、图片等,促使学生可以借助微课更好地内化所学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要性 微课是一种教学小视频,可以对知识点进行直观展示或者突出教学重点,具有短小、精炼的特点。对于小学生而言,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抽象的数学知识上,这就使得微课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微课中教师可以融入不同的元素,比如,图片、动画等,对学生形成吸引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运用微课,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模式。 一、微课教学模式的内涵 微课指的是在教学中制作一些时间较短的短视频,将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家校合作教学模式。通常而言,微课视频的时长都在10分钟左右,但在10分钟内却能把知识的重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可谓是短小精悍。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微课,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其次,它还能对数学中各个知识点的要点进行针对性剖析,对于学生的预习和巩固复习都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因为微课的时间较短,所以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其他碎片时间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是高效利用时间的学习方式,也是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保障。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的原则 和传统教学模式相同的是,学生始终都是课堂的主体,不论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新颖的微课教学模式,学生必须在教学中占据主体位置,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人翁地位,此外,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如何,学生也发挥着关键、直接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微课教学,必须严格遵守以学生为教学核心的原则。首先,在录制微课视频的时候,必须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上思考录制方式,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需求、喜好特征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课视频的录制。其次,还需要确保视频内容的科学合理性,以实际教学内容为基础,充分考虑并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实际学习情况等内容,确保视频内容符合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充分表示对微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尊重,以此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融入微课模式的有效对策 (一)运用微课完成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起点,其导入质量对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能形成影响。小学生的天性普遍是活泼好动,如果教师直接采用讲解的方式为学生导入新课,很难对其形成吸引力。在微课应用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一节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将新课导入到课堂当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其在兴趣的驱使作用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例如,教师讲解到“分数”这个部分时,教师在讲解“分数”的概念和性质之前,可以为学生播放一节微课,在微课中两个小朋友在分蛋糕,妈妈将两个相同的蛋糕分别分成5份和8份,那么每份就是和,让这两个小朋友根据数字进行选择,两个小朋友都根据数字的大小选择了的那块,结果当妈妈将两块蛋糕摆在眼前,两个小朋友才发现自己都选择了较小的一块,并哭了起来。这时,教师可以问学生“知道两个小朋友为什么哭了?为什么选择了较小的蛋糕呢?”通过这样的微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将新课内容导入进来。 (二)运用微课构建翻转课堂 微课是构建翻转课堂的主要工具。小学数学教师运用微课构建翻转课堂,不仅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还能使课堂教学时间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将课前、课中以及课后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学系统。例如,教师讲解到“小数乘法”这个部分时,在课前,教师可以将本章节的知识点整理下来,并分别将其讲解过程以微课的形式录制下来,比如,四舍五入原则、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等,将微课上传于网络当中,学生下载观看,进行自主预习,并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播放,重点为学生讲解其反馈的学习问题,或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突破学习难点。在课后,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反复观看微课,对数学课程进行巩固和复习,消化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 (三)运用微课突出教学重点 微课能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集中讲解和呈现。尽管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仍然包含很多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从而更好分配学习精力和时间,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例如,教师讲解到“圆柱和圆锥”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针对圆柱体积公式、圆锥体积公式、圆柱与圆锥体积间存在的数量关系这几个知识重点,利用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微课中教师可以搭配详细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程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微课进行慢放和暂停,保证学生能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并能认识到这些知识点的重要程度。 (四)运用微课拓展教学内容 尽管小学数学教材是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培养目标所编写的,但是其所具有的局限性仍然不可被忽视。如果教师一味将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工具,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微课应用模式下,能以教材中包含的知识点作为中心,对其进行拓展和延伸。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例如,教师讲解到“圆”这个部分时,在求解圆的周长和面积时都需要用到圆周率——π,教师可以针对本章节的内容,为学生设计和播放一节专门介绍圆周率的微课,在微课中介绍祖冲之、π的性质等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到更多的数学文化,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四、总结 总而言之,新课程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课堂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内容,充分尊重小学生个体差异,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难点知识,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韩洁.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风,2020(18):101. [2]安小云.谈微课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与思考[J].学周刊,2020(20):107-108. [3]钟文静.微课教学在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9):9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