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细说摄影成像的历程
范文

    摘要:今天我们称之为“读图时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那是因为图片在传媒中的作用比文字更简便、快捷和更深刻。相机经历了哪些变迁又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呢?都是我们要了解的。

    关键词:火棉胶(湿版)摄影法;干版法;相机的发展

    今天,充斥我们眼睑的是各种图片,它们向我们传达各式各样的信息,我们称之为“读图时代”。本文阐述了摄影成像的历程。

    一、火棉胶(湿版)摄影法:

    1.先制作火棉胶,2.再把进过一系列的处理涂在玻璃上,然后进行曝光,3.经显影、定影后得到一张玻璃底片。“湿版法”有达盖尔法作品的精细和拥有卡罗法一样的复制简洁,只是操作起来不是很便捷,但它成本很是低廉,只有银版法费用的十二分之一,且时间段曝光快,成像质量高,又可以印制大量照片。这项技术从1850年到1880年三十余年间在摄影行业中一直屹立不倒。

    二、干版法的出现

    1855年,出现了干版法,1860年英国开始生产干板。但是湿版法在此期间仍然占据主导地位。1879年摄影者在店里就能买到制好的盒装的干板了。1887年,美国人古德温(1822-1900)取得硝化纤维素感光片的专利,1889年开始生产。1888年,美国伊斯曼干板公司生产可卷负片,称为“美国胶卷”1889年,伊斯曼公司改名“柯达干板与胶卷公司”,“美国胶卷”的片基由卡罗式摄影法改为硝化纤维素片基,这样感光度有了明显的的提高。“胶卷”成代替了“感光负片”的代名词。从湿板法和干板法的初期的明胶乳剂都只能感受蓝光跟我们今天的色盲片差不错,绿色和红色都表现得不自然。1873年,德国化学家乌盖尔在配料中加了四溴荧光素,使干板对绿色感光。1882年,制成了“正色干板”接近今天的分色片;1906年,制成了全色片;1935年,柯达公司生产了“柯达克罗姆彩色反转片”;

    1941年,阿克发公司生产了彩色负片;1963年,美国波拉公司制造了即现彩色感光片;1972年,波拉公司有发明了单页式彩色感光片;

    三、相机的发展

    从1839年法国人发明照相机到今天已经将近200年了。在这200年里,照相机从最初的只有镜头、暗盒和感光材料到今天的数码照相机。它经历了从黑白色到全色,再到电子、光学、机械三位一体的转变。今天我们的相机是一种复杂产品,它有具备着各种功能,甚至是拍视频。数码相机是产业向数字化跨越的发展,人们所从事的影像事业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照相机里机身由木箱换为用金属制造,光圈和快门也设置在镜头上,用来控制曝光量。镜头的透镜是多组镜头能校正像差。美国柯达公司在1888年发明了能安装胶卷的照相机。德国蔡司在1913年成功使用35mm胶卷的普通的135照相机。1925年德国莱茨公司的徕卡I型。该相机是采用平视取景的135照相机。因为该机携带方便和适合抓拍,因此它对纪实摄影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1929年德国的双镜头120照相机。1948年德国生产出第一台五棱镜单镜头S型照相机。1948年瑞典生产出相机哈苏。

    在这一阶段,罗莱弗莱克斯照相机和徕卡照相机是各国相机生厂商仿效的对象。变焦距镜头诞生、镜头镀膜技术的推广、照相机各种性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1954年德国阿克发公司将电子技术应用于照相机领域并生产了阿克发EE型135照相机它可平视取景。1959年阿克发公司生产了奥普蒂马照相机。1977年日本生产出第一台自动调焦(AF)照相机——柯尼卡C35AF型平视取景照相机。1981年索尼生产的马维卡为数字影像的实现打下了基础。1982年尼康推出的闪光同步FM2照相机。其优良的性能受到专业摄影者的青睐。

    此阶段,照相机领域由于得到电子技术的支持,使自动曝光、调焦、测光成为现实。光学的运用也使镜头质量进一步提升。镜头向系列化发展,非球面透镜的运用使日本照相机赶超上来,在產量和质量以及制动化上开始慢慢占有优势。

    1985年日本生产的美能达X7000和X9000预示着照相机制将进入智能化。1986年尼康公司生产的尼康F501型照相机。它能与非AF镜头的通用,为用户减少了损失。1988年5月美能达推出智能化Dynax7000I照相机。1988年12月,尼康公司推出的尼康F4。

    1995年柯达公司推出使用CCD的DCS460型数码相机,有效像素约623万(2036×3060)。它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在照相机领域得到全面的发展。1996年尼康公司推出了以CCD为传感器、有1005像素、可以评估景物亮度效果、能连拍8幅画面的尼康F5。1999年尼康数码单反-D1依然保持了其特有的极具魅力的专业气质。内置274万像素CCD,采用CF卡/IBM微硬盘作为存储介质,支持的文件格式包括RAW、TIFF、JPEG三种。2001年佳能的EOS1D能快速拍摄,有400万像素,在技术方面胜过尼康D1,是DC产业的传奇。

    四、相机未来趋势

    2016年是运动年,奥运会,欧洲杯等世界顶级赛事促使各个厂商在年初就对旗舰级产品进行了更新。随着四年一个周期的更新,今年的数码相机在对焦、连拍、感光度、视频性能等很多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未来很多技术会被下放到次一级相机机身上,而且在入门机身上也会看到更多新技术的应用。

    在这一时期,照相机开始智能化且程度在不断的提升,相机使用变得便捷也要归功于电子科技成果的运用,数字影像技能得以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得相机在各个方面得到广泛运用。

    我认为未来相机发展趋势大致如下:

    1.机身、镜头缩小化、轻量化;2.镜头焦距扩大化,更广和更长;3.相机、镜头的结合更加紧密、精细,更加融为一体,更加智能化,完全解决了跑焦的问题,稍一跑焦即能侦测及提示,并可即时简单操作调正;4.价格平民化,镜头相对地轻量化、小型化。手机拍照、摄录方面能做的,相机全部也能做,并且做得更好;5.更先进、更智能、更好用、更人性、更广的适应性、更稳定,像素不断提高。

    这是未来数码相机的发展趋势、方向,谁先主动占领制高点、占得先机谁就会取得主动权,就象苹果公司率先研制应用触屏技术,独领风骚。数码相机厂商不再单单只是注重像素分辨率这项指标,让产品更加便捷好用且有人性化,时他们设计产品时的共识。

    参考文献

    [1]乔·麦克纳利.瞬间的背后[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21-84

    [2]倪楠.人像摄影技巧:不仅仅说茄子[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40-82

    作者简介:张怀仁(1981.6-)男,汉族,安徽合肥人,硕士,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绘画。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