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范文

    梁娣全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教育工作成败起决定性作用。

    一、细心观察,对学生进行全面地了解

    “班主任应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班主任的新要求。在高效率、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现代经济社会,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健康的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才。一个综合素质优秀的人不是凭空造就出来的,而是在生活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心理发展变化最快也是最关键的时期。我们应就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1、要善于观察学生

    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师生之间良好情感的交流。学生的真实想法经常会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得以显现。如果班主任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爱好等,就能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从而能够顺利地对学生开展各方面的教育工作。

    2、注重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

    只有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家长的配合。家庭和谐与否,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程度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处理不好会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可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在共同努力下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效果,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二、精心制订心理辅导计划是成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

    制订系统、科学的心理辅导计划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的保障。首先,抓住共性问题,制定团体辅导计划。根据班级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不同阶段的适应问题、班级团体的发展情况制定系统、科学的心理辅导计划。对一年级学生主要进行入学适应辅导、学习方法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规划辅导;对二年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辅导、情绪辅导、爱情与性辅导、就业辅导、完善个性辅导;对三年级学生进行职业适应辅导、耐挫力辅导。其次,针对个别问题学生,制定个别辅导计划。对此应设立个案,写好个人心理档案、谈话记录和跟踪记录。每学期都应制订心理辅导计划,学期结束做好小结,看到成绩,找到问题。第二学期在此基础上再制订计划,尽量使计划有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现健康的自我。

    三、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传统的师道尊严在我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表现在班级管理上便是班主任为一班之至尊,可以随意对学生发号施令。这种管理形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挫伤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着学生心理的发展,进而导致某些学生出现心理偏差。对话理论是新课改的基础理论之一。对话理论认为:在班级里,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对话的主体,教育活动应该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教育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过程。对话理论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班级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贯做法。班级管理必须体现平等对话的精神。在对话理论指导下的班级管理表現为,班主任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班级管理,出现问题班主任要与学生开展对话,在对话中达成共识,最终解决问题。这种管理方式,由于充分尊重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广泛吸纳学生的意见,并以对话的方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好效果,也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要做到班级管理的平等对话,必须注意两个方面:其一,班主任要转变思想,认识到学生与自己人格的平等性,从而放下自己的威严,主动亲近学生;其二,班主任心中要有学生,并将自己变成他们中的一员,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平等参与、共同决策、共同管理。

    四、掌握科学方法,进行自我疏导

    班主任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教会学生简单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以下常见的几种:

    (1)学会放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艺术活动,可以分散注意力,调节心情,在实际教学中,我结合少先队工作中的活动安排,通过开展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班级少先队队会,积极调动学生情绪,使身心充分得到放松。

    (2)与人谈心。一开始,我培养学生通过开展预设活动,树立有问题要学会求助的意识。在学校可以找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类节目等等。无论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将永远受益。

    (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会用笔和自己交流,把心灵的痕迹用美丽的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好处。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去了解孩子。否则,日记本身就变成了心理负担。

    (4)听音乐。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和谐的情绪会给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高质量、高效率。因此,通过音乐对不良情绪的及时调节,对小学生保持心理平衡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开展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断需要教师的探索与实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有效的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带动他们全面发展。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