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藏族歌舞与文化习俗渊源
范文

    司镇瑜

    摘要:艺术源于生活,民族生活习俗礼仪源于历史文化地域环境,这都是孕育民族特色音乐艺术的沃土。藏族是中华民族56个民族之一,藏民族历史悠久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间音乐和优美动人的民间舞蹈,“歌必舞”、“舞必歌”是藏族人民自娱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更是中华民族璀璨的音乐艺术瑰宝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音乐;文化;艺术;民间;民族;藏族;歌舞;习俗

    藏族是中华民族56个民族之一,中国境内主要分布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藏族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部分,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各方面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本文将对藏族丰富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歌舞进行浅谈溯源。

    一、藏族歌舞主要类别

    藏族民间歌舞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卫藏、康、安多方言区民间音乐风格迥异,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居主要地位。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歌舞曲的唱词内容广泛,如歌颂天空、山河大地、赞美容貌服饰、思念亲人、祝福相会、祝颂吉祥如意、宗教信仰等内容。从50年代起,群众又编唱了许多反映新生活的歌词。12世纪,即有论述藏族民族音乐的专著《论西藏音乐》等,至今藏族的古老图形乐谱“央移谱”还有所保存。藏族传统音乐特色鲜明,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包括诵经音乐、宗教仪式乐舞羌姆、寺院器乐等;

    二、民族文化起源历史:

    藏族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4000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藏族属于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雅鲁藏布江南岸雅隆地区的藏族先民后来又分成六部,即六牦牛部诸部落。公元6世纪雅隆部落首领做了部落联盟的领袖,称王(藏语“赞普”)。此时进入奴隶制社会? 。吐蕃王室的始祖为“六牦牛”部的首领,在松赞干布以前已传20余世。公元6世紀,山南号称“悉补野”部的首领与邻部结成联盟并尊为盟主。当时,西藏还有“苏毗”、“工布”、“羊同”、“澎波”等10族部,均已进入奴隶制社会。雅隆部落首领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称“赞普”(王),建成自称“博”的奴隶制王朝。7世纪初期吐蕃建政,吐蕃与唐朝的接触频繁。10世纪到16世纪,古代藏族文化兴盛。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三、文成公主入藏:

    公元7世纪初,中国历史进入新阶段。唐朝建立起强大的统一政权,结束中原地区300多年分裂。同时期藏王松赞干布兼并10余个部落和部族,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定都逻娑(今拉萨)。松赞干布在位期间,吸取唐朝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政治文化成果。于公元641年迎娶唐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从唐引入造酒、碾磨、纸墨等生产技术,遣贵族子弟到长安(今西安)学习诗书、聘汉族文人入藏,与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保持良好关系。松赞干布奠定了吐蕃与唐朝200余年频繁往来的“甥舅亲谊 ”。

    四、民族文化交流与拉萨歌舞

    公元710年,唐金城公主携绣花锦缎,工技书籍、使用器物入藏,嫁吐蕃王赤德祖赞。公元821年,吐蕃王赤热巴巾三次派员到长安请求会盟。唐穆宗与吐蕃会盟在长安会盟。次年唐朝遣使于吐蕃寻盟,与吐蕃僧相钵阐布和大相尚绮心儿等人结盟于拉萨东郊。记载这次会盟内容的石刻“唐蕃会盟碑”共有三块(又名“长庆会盟碑”、“甥舅会盟碑”)其中一块立于拉萨大昭寺前。

    堆谐:西藏西部歌舞。堆意为高地,指后藏地区。堆谐在拉萨非常盛行。

    囊玛:由中速音乐“引子”、慢板音乐“歌曲”、快板音乐“舞曲”组成。流行于拉萨地区。慢板歌曲端庄优美,载歌载舞;快板舞曲热情洋溢,歌者不舞、舞者不唱。“引子”曲调固定不变;“舞蹈”曲目多用商调式,有些乐曲羽、宫调式结束;“歌曲”曲调各有不同,有些有近关系转调;“伴奏”与西藏西部“堆谐”歌舞相同。

    五、藏族习俗与民间歌舞;

    1)鞠躬习俗:见长者或尊敬的人,脱帽、弯腰、帽拿手、接近地面。见平辈,头稍低、帽拿胸前。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以白色为主,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藏族人朝觐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谒长者都需磕头。磕长头多在宗教活动寺庙中。两手合掌过头,自顶、自额、至胸拱揖三次、后匍伏于地、伸直双手划地为号、反复进行。磕短头,也在寺庙中。合掌连拱三次,后拱腰佛像脚下、用头轻顶,寓意诚心忏悔。拜谒长者,要磕短头,寓意尊敬祝福 。

    康谐:意思为弦子,藏又称“伊”、“页”,康区、卫藏地区流行。歌舞时男子用牛角胡、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故称弦子。发源于川西巴塘。

    2)节日习俗:藏族节日繁多每月都有。藏历元月,节日最多最隆重的月份。藏族节日是藏族文化最主要的表现。藏传佛教在中国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成为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西藏人民的节日也受其深刻影响,如:雪顿节,祈祷节。

    谐钦:隆重节日、仪式时演唱的古老仪式歌舞。主要流传西藏拉萨、后藏地区。由多首有标题的歌舞曲目组成,首尾乐曲称为“引子”、“吉祥”,每首歌舞曲组成方式由慢板及快板、慢板、中板、快板 曲风古朴热情。歌词内容有人类起源、历史传说、赞颂祝福等。

    3)饮酒习俗:西藏的青稞酒由青稞酿成的,度数较低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好喝,喜庆过节所必备。每酿新酒,必先以“酒新”敬神,然后依循“长幼有序”的古训首向长辈敬酒,其后家人畅饮。节日婚庆或众多人聚会场合,饮酒先向德高望重的长者敬献,后按顺时针依次敬酒,敬酒者用双手捧酒杯过头顶。而受酒者双手接酒杯,后左手托住,右手无名指轻轻蘸杯中酒,向空中弹反复三次,寓意对天、地、神的敬奉,对佛法僧三宝的祈祝。有时

    口中还要轻声念出吉祥的祝词再饮酒? 。饮酒时歌舞必不可少。藏族酒歌曲调悠扬,优美动听,内容多为祝福、赞美之辞。酒宴上男女主人多唱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有衣着华丽、唱酒歌、轮番劝酒,直到客人喝醉的专职敬酒女。

    果谐(俗称锅庄):意思为圆圈歌舞,藏族人多在屋墙内一圈设座椅,屋中设火炉做饭,饭后围着火炉歌舞。萨迦地区称“索”、工布称“波强”,藏北、康区、安多称“果卓”。

    热巴谐:街头艺人表演的民族歌舞,有歌舞剧、弦子、鼓铃、木棒、鹿、刀舞等多种表演形式。

    艺术源于生活,民族生活习俗礼仪基于历史文化地域环境,都是孕育民族特色音乐艺术的沃土。藏族歌舞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自由。 藏族民歌可谓是浩如烟海,丰富多彩,东西南北独具特色,风格各异。藏民族历史悠久,在他们中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间音乐和优美动人的民间舞蹈,“歌必舞”、“舞必歌”是藏族人民自娱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更是中华民族璀璨的音乐艺术瑰宝重要组成部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