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全面放开转专业可行性调查研究 |
范文 | 倪江忠 廖雪妍 摘 要:本文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调查研究對象,重点调查研究高职院校现有转专业率、最大可接受专业率以及学生转专业的意向、转专业的时间节点、考核内容和形式等问题,从而研究高职院校全面放开转专业是否可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全面放开;转专业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一考定终身”,所定下的不仅是大学,还包括所学专业。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本应是大学教育的基础,然而由于转专业限制,却使它变成一件难事。 2017年2月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学生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学校应当制定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办法,建立公平、公正的标准和程序。 目前,各大高校转专业大概可以分为三类:零门槛转专业、在名额或成绩上放宽和在条件或途径上放宽;但浙江工业大学为全国高等院校开启先河—从2016年起全面放开转专业。那么,全面放开转专业这一政策是否可以行呢? 1.2 研究意义 大学专业的选择将有可能决定你一生的航向,假如能全面放开转专业可行,人生是否可以开启第二次、第三次启航呢?本项目的选题意义就在于: (1)帮助学生对各高职院校转专业相关政策的理解和客观认识转专业相关事项,减少对学校的怨恨,从而认真学习现就读专业或者新转入的专业; (2)为高职院校制定转专业相关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为转专业设置时间节点提供参考,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 (3)如全面开放转专业在高职院校可行,能更好的满足人才培养需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减轻就业难的问题。 2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例 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采取典型院校实地发放+网络普及发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研究方法:以“一流+普通”高职院校和“公办+民办”高职院校相结合调查研究。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转专业动因研究 调查问题1:您什么时候有转专业的念头? 从图1数据可得出,48.84%的学生是进校学习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专业想转专业,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学生对专业本身不了解,因此高校需要做的是如何在学生填报志愿前让学生真正了解这个专业。竟然有半数的学生是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以及刚进校时产生了转专业的念头,出乎意料,但仔细研究可能还是专业的问题,有可能是被调剂的专业,有可能是看到的专业与实际的差距等。 调查问题2:您想转专业的原因是? 从图2数据表可以看出,影响学生转专业的原因有很多,学生转专业的主要动因是由个人兴趣、就业前景、学习困难、换个环境等方面影响。尤其是有79%是原因个人兴趣,由此可得大部分的学生转专业是因为专业学习的内容或者专业本身与自己的兴趣不一致,根本原因还是对专业的不了解,才出现了不清楚自己对本专业是否真正热爱。 3.2 全面放开转专业可行性研究 调查问题1:您是否有转专业意向? 调查结果显示,仅36.44%的学生有转专业意向,换句话说即使全部放开转专业也不会出现全部的学生都转专业的场面。从学校层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高职院目前允许转专业率10-20%,最大可以接受转专业率为50%以上。作者本人所在学校已经实现60%可以转专业(学习成绩在所在专业前60%者,可在同一校区二级学院内申请转专业),只是有条件限制而已。 调查问题2:如全面放开转专业,您认为转专业最佳时间节点是? 从图3数据可知,转专业的最佳时间节点是在入学后1-3个月或者第一学期末。目前大多数学校转专业的时间节点是在第一学期末,符合调查结果。 如真全面放开转专业,建议可以设置两个时间节点:一是入学后1个月,二是第一学期末。增加入学后1个月后这个时间节点的好处是:大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专业导论》,经过1个月的学习后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已有初步了解,也初步接触专业相关课程,可以避免了学生在学习自己不敢兴趣的专业时产生厌学,同时减少转入新专业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进度的不一致。弊端是:时间太短,未深入了解原来专业以及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可能出现再次“入错行”,甚至出现跟风。 调查问题3:如全面放开转专业,您认为转专业需要考核的内容是? 从图4可得知,63.56%的受访学生认为转专业考核的主要内容是职业兴趣以及能力测评;27.12%认为是新转入专业关联知识测试。由此可见,学生在考核内容上更注重自身的职业兴趣以及职业能力测评,与转专业原因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如何开发出通过职业兴趣测评和职业能力测评来判断学生适合的专业成为全面放开转专业必修解决的难题。 调查问题4:如全面放开转专业,您认为转专业考核形式? 调查结果显示:50%左右同学认为考试,30%左右为面试,10%左右为专家评审和10%左右为教师推荐;调查结果与考核内容相一致,推荐考试为主,面试为辅的形式。 4 结论和建议 高高职院校全面放开转专业理论上是可以行的,但要实际实施还存在一定差距。从学校层面来说:首先是做好顶层设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课程开发和师资配备;其次是加大专业宣传力度,尤其是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学生填报前做得全面了解所报读专业,从源头断绝学生入错行,最后建立完善的转专业制度和考核办法,推广实行第二专业、第二学位制度等。从学生层面来说:首先是在报读专业前要深入了解自己报读的专业,包括专业的就业去向、核心课程和关键能力,从源头断绝入错行;其次是全方位发展、培训自己的兴趣,提前把兴趣和专业学习联系起来;最后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 参考文献: [1]苏强,等.本科生转专业问题的调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2. [2]王永.大学生转专业的动因及其发展研究[J].高教论坛,2008(1):151-154. [3]张毅鑫.我国高校现行转专业机制的利益相关者研究——基于39 所“985 工程”高校转专业政策文本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17(1):57-6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