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非法“校园贷”背景下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探究
范文

    孙红霞

    【摘? 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新时期大学生强烈的信用消费意愿的提升及传统银行该领域的退出,网上金融平台的广泛应用,大学生日常生活享受便利的同时,面临了更大的挑战。由于传统文化和先前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法制教育的缺失等,一些不良信贷平台采取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严重影响了学业,侵犯了合法权益。文章从非法“校园贷”映射出法制教育问题的视角出发,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滞后的原因,结合所在学院实际,从政府、学校及家庭三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非法“校园贷”;法制教育;高职院校

    引言

    近年来,非法“校园贷”引发的悲剧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频频出现,校园贷平台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匮乏、辨别能力不足、容易受到诱导与威胁等特点,已将高校大学生作为校园贷的主体。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对财富的获取、支配、打理等方面的观念不明朗,加之家庭法制教育意识的薄弱及学校对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致使部分学生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学生因深受打击而被迫辍学,个别学生选择结束生命,涉案范围之广、受害学生数量之大为高等院校法制教育敲响了全社会财商教育的警钟,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1.非法“校园贷”背景下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非法“校园贷”背景下,学生健康消费观念的形成,金融贷款的法律知识的了解,个人信息的保护,自身法律保护等法制意识及其薄弱。依据相关研究及个人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频繁受到影响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校园贷门槛低,名义利息低,行为多样。

    校园贷平台利用大学生对相关金融法律知识不熟悉小,不懂得合理自我保护等特点,只需要留下身份证、家庭地址与联系方式并说明借款用途即可放贷,不需要任何担保,名义利息极低,让学生在不清楚还款的利息、违约的后果时即签下合同,接受实际上根本不合理的高息贷款。在还款的时候假意支招,为学生提供不正当的还款渠道,通过推荐其他同学贷款,甚至是裸照威胁等,让学生用“以贷养贷”的方式,让学生陷入连环贷中,越陷越深,而校园贷平台正是利用学生不懂法律实现了“放长线钓大鱼”的目的。

    1.2高校对校园贷等法制教育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通过学生访谈和学院学生工作主管部门老师的访谈,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对学生法制教育主要表现在实体交易法律维护及个人人身安全法律维护等方面,而对学生金融法律知识、合同等方面的法制教育少之又少,在校园贷事件之前并未进行过专项教育,在相关案例出现后才对校园网贷的危害制定了相关的保障措施,而各职能部门未能及时借助媒体、广播、橱窗、展板、宣传单、校园话剧等形式向大学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

    1.3网络平台四通八达,市场监管严重缺失

    非法“校园贷”通过网络平台、发放小广告、招收学生代理等方式在学生中散播,不容易被家长和学校发现;目前各金融网贷平台只需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即可,不会接受严格的机构监管,没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和行业标准,也没有具体的监管部门,致使校园贷放款时缺乏法律效力。另一方面,在學生法律意识薄弱的情况下利用模糊复杂的计算方式来使学生在不知情中背负高额利息,一些校园贷实际利率比银行基准利率的15倍还多,法律不给予强制保护,使得学生在无法按时还款时,只能接受恐吓、威胁等条件的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秩序造成危害。

    2.非法“校园贷”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

    2.1高职院校建立合理的校园贷教育防范机制针对校园贷盛行后出现的社会乱象

    2016年4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日常监测危害性。因此,校园贷的出现给社会各界敲响警钟,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缺陷,需要政府、高校、家庭、大学生多方面共同努力,集中力量,加强整治,适时纠正,加快构建“四位一体”的联动管理模式。政府部门确保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监督,确保有法可依。高校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法制教育,建立日常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帮助学生学法、懂法、用法。家长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夯实自身法律知识,增强自身法律意识,通过亲身经历或具体案例向学生传达有效的自我保护意识。大学生还应多学习掌握有关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相关知识、国家政策导向、相关法律条文以及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等,力争从源头上遏制校园贷危害性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

    2.2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共同营造健康校园环境

    非法“校园贷”典型案例下渗透了高校法制教育的缺失,同时也反映各职能部门监管的不严。银监会等相关部门以校园贷为契机,将校园贷作为整治重点,对不合理机构采取暂停校园网贷业务,坚决取缔具有欺诈性、不合规的校园贷平台。公检法等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到校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讲解,鼓励学生参加线上或线下答题,夯实法律基础,提升法律意识。各部门实现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合力监管。

    2.3集中社会力量,构建“四位- -体”的联动管理模式

    “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机制,学校也要要强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同时,大学生应培养安全防范意识,客观理性认识不良校园贷的危害性。因此,校园贷的出现给社会各界敲响警钟,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缺陷,需要政府、高校、家庭、大学生多方面共同努力,集中力量,加强整治,适时纠正,加快构建“四位一体”的联动管理模式。政府部门确保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监督,确保有法可依。高校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法制教育,建立日常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帮助学生学法、懂法、用法。家长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夯实自身法律知识,增强自身法律意识,通过亲身经历或具体案例向学生传达有效的自我保护意识。大学生还应多学习掌握有关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相关知识、国家政策导向、相关法律条文以及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等,力争从源头上遏制校园贷危害性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

    3.结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肩负重任,在新形势下需提升自身综合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对高校大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我国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各个监管部门]不能协调合作而造成的监管失效以及对新出现发展的组织形式监管滞后严重。为此,需要社会各界集中力量,构建“四位一体”的联动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合力监管,加强高校法制教育,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EB/OL].2016-09-26.

    [2]王雪云.互联网下校园贷的发展与规制探讨.[J].法治与社会,2017(2).

    [3]卓殷如.当代大学生法治观的现状分析及其教育对策[J].南方论.刊,2010(5).

    [4]陈大文,王一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新任务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5(2).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随州? ?湖北随州? ?4413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