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盛京时报》“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报道研究 |
范文 | 摘要:《盛京时报》作为伪满报刊的重要代表,在记录历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拨开记录历史的表象,是为殖民服务的痕迹。《盛京时报》对由“华北自治运动”引发的“一二·九”学生运动进行了详尽地报道,这些报道展现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发展情况和影响;但是通过对报道内容的分析发现其有明确的政治立场。这也体现了伪满报刊的特点:用看似客观的新闻报道进行舆论引导,从而为统治者服务。 关键词:《盛京时报》;“一二·九”学生运动;伪满报刊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盛京时报》与“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关系 1935年11月日本借助汉奸之手提出“华北自治运动”,企图成立第二个“满洲国”。在民族存亡之际,国民党政府准备于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满足日本的野心和阴谋。这成为“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导火索,12月9日北平多所学校举行罢课游行,全国各地的学生也纷纷响应。 《盛京时报》对“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态度与对“华北自治运动”的态度截然相反,甚至为了批评学生运动而在报纸上发表不实消息。虽然《盛京时报》对“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报道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但是作为一份报纸,也大体记录了学生运动的发展情况。 二、《盛京时报》“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报道框架分析 (一)报道持续时间长,出现两次报道高峰 1935年12月11日,《盛京时报》刊登的《平学生散布传单反对实行自治》记录了12月9日北平学生运动的情况:“九日上午十时许、市内各大学男女学生五百人、在居仁堂散布反对华北自治之传单并拟要求何应钦会面”[1]。《盛京时报》“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报道从1935年12月11日持续到1936年1月28日,其中有34天刊登相关新闻,新闻总数达80篇。 《盛京时报》“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报道出现两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出现在1935年12月13日——12月29日,是学生运动的核心报道;第二次高峰出现在1936年1月6日——1月21日,是学生运动的后续报道,主要内容为学生运动的结果及其引发的其他运动情况。 (二)主题集中 虽然《盛京时报》“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报道持续时间长、报道数量多,但主题十分明确,主要集中在学生运动情况、运动领导者、日本态度、政府对策四个方面。其中关于学生运动情况的报道最多,占42.16%;关于中国各级政府解决对策的报道数量排在第二位,占19.28%;关于日本态度和运动领导者的报道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分别占18.07%和16.87%。 四个主题中,日本态度呈现“强硬——缓和——强硬”的变化趋势。《盛京时报》12月14日刊登消息《对共党系学生运动 日官宪要求取缔》,称“鉴于煽动排日之气势的事情、日本驻华官宪、因为国民党政府已承认日本提出之三原则、故要求当局取缔、或许采取适当措施、亦未可知”[2]。21日一则《限于不转化为排日 学生运动放置之 日本大使馆之意向》出现在《盛京时报》上,日本的态度也由强硬变为缓和。12月26日《盛京时报》再次刊登《学生运动沪市尤烈 已转向排日 日请工市两当局取缔》,展现其强硬态度。 (三)体裁单一,以消息为主 《盛京时报》“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报道体裁比较单一,以消息为主,80篇报道中78篇为消息,2篇为短评。虽然体裁比例失衡,但是2篇短评发挥了重要的輿论引导作用。首先短评作者皆为《盛京时报》主笔傲霜庵;其次两篇短评皆刊登在头版,第二篇还占据头版头条的重要位置,这在消息中是不曾出现的。 1936年1月9日傲霜庵在短评《学生运动尾声》中对“一二·九”学生运动做了总结:“北平各大学。自三日起。一律照常上课。但一部分学生。对于罢课。仍甚坚持”,认为“现在所剩问题为自何日起放寒假之一事耳。”并认为蒋介石对学生的劝慰“届时推定代表来京。万勿跋涉道途。荒废学业。使国家个人皆蒙损失”是亦常套语,无何等奇特可言。[3]1月11日刊登的第二篇短评《学生运动的代价》则直接将舆论引向反方向,认为“一二·九”学生运动造成铁路损失,并发出“况且今日热烈运动之学生。明日成为亡国之志士。”[4]的论断。 (四)消息来源广 《盛京时报》“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消息来源十分广泛,不仅有发自北平、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汉口、青岛、张家口、香港等城市的消息,还有来自日本东京和下关的消息。 《盛京时报》“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报道起始于北平,1935年12月16日为阻止冀察政委会于当天成立,北平44所大中学校上万学生举行了规模更大的“一二·一六”示威大游行[5],因此北平在12月18日①的报道中呈现强势地位,除此之外在其他时间报道优势并不明显;《盛京时报》甚至于12月20日刊登消息称《华学生运动扩大 已波及宁青等 平市因警戒严重得无大事》。“一二·九”学生运动开始于北平,但从消息来源看《盛京时报》却并未重视北平的运动中心地位,甚至刻意弱化。 上海始终是重要消息来源,9天见报,篇数达18篇。南京作为国民党政府所在地,也成为重要消息来源。消息来源也逐渐从平津向上南广转移,这显示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发展趋势:开始于北方,范围逐渐扩大。 发自日本东京和下关的消息也同样引人注目。《盛京时报》刊登的发自东京和下关的消息一共三则,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涉及日本重要政治人物川岛陆相、参谋本部支那课长喜多大佐和日本陆军新闻班长根本。第二时效性强,均于第二天见报。 (五)报道主观色彩明显,频繁使用贬义、暴力词汇 《盛京时报》“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报道完全站在日本殖民者的角度,大量使用主观色彩明显的词汇,同时还发表了多篇主观倾向明显的新闻。 频繁使用“嗾使”、“赤色分子”等贬义词汇,仅“嗾使”一词就出现七次。除使用贬义词汇外,使用暴力词汇也成为其丑化“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重要方式。1935年12月13日刊登的《华各地学生反对华北之自治 党部共党等似在背后》中写到:“上海各大学联合会……已向北平教育会及全国教育会、发出通电如左、为保持主权、应不顾任何流血牺牲一致奋斗云云”[6]。1936年1月11日直接在标题《中国学生运动未息 形势更趋严重 宁流血惨事粤亦大哗》中使用“流血”、“惨事”,1月12日的报道中更是出现“暴动”等词。 三、“一二·九”学生运动报道呈现出的伪满报刊特点 通过对《盛京时报》“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报道框架分析,可以大体呈现以《盛京时报》为代表的伪满报刊的三个特点:明确的政治立场、明显的舆论导向、进行虚假报道。 (一)明确的政治立场 伪满报刊大都具有日本的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它们的创办者为日本人或被日本人收买;同时又有日本注资,受到各种新闻法规的约束和新闻检查。因此在发生任何涉及日本利益的事件时,伪满报刊必须站在日本殖民者的角度发声。 (二)明显的舆论导向 明确的政治立场决定了其必须具有明显的舆论导向,从九一八事变的嫁祸于中国到伪满洲国建立时的所谓“民族自决”,日本殖民者总是通过各种谎言美化侵略行为。但是这种美化并不能让人信服,因此,必须通过新闻宣传引导舆论,伪满报刊就成为其引导舆论的重要方式。从九一八事变的延迟发声到“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矛盾转移,无一不显示了伪满报刊明显的舆论导向。 (三)进行虚假报道 歪曲、捏造事实是伪满报刊的重要宣传手段。1935年11月24日,蒋梦麟、胡适、梅贻琦等平津各大学校长、教授联名发表宣言,坚决反对华北脱离中央、组织特殊政治机构的阴谋。日方因此惱羞成怒,以至于“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后派代表到市政府抗议,说学生游行是有背景的,主谋人是蒋梦麟和胡适。[7]1935年12月11日刊登《平学生散布传单反对实行自治》称“此等学生团之背景、似有蒋梦麟胡适等为其后盾、且有美派之清华燕京两大学学生之指导势力、坡堪注目、”[1] 四、结语 《盛京时报》“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报道特点鲜明。首先应该肯定这些伪满报刊有一定的记录历史的作用。《盛京时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呈现“一二·九”学生运动发展情况和影响的作用,它不仅提供了“由前门入城被阻止……全部绕至宣武门、企图入城、但城门固闭、未达入城目的”,“有西洋人一名、与学生同样、于左、缠白布、参加者颇堪注目”等游行路线、参加人员的信息,而且佐证了学生运动使冀察政委会成立一再推迟,反映出“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巨大影响。但是我们在肯定以《盛京时报》为代表的伪满报刊有一定记录历史的作用时,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它的根本目的:利用媒体为殖民侵略造势。 注释: ①消息由12月16日从北平发出,于18日见报。 参考文献: [1]平学生散布传单反对实行自治[N].盛京时报,1935-12-11. [2]有吉昨访蒋张提出对华三原则之具体方案 关于学生潮唤起注意[N].盛京时报,1935-12-18. [3]学生运动尾声[N].盛京时报,1936-1-9. [4]傲霜庵:学生运动的代价[N].盛京时报,1936-1-11. [5]包巍,刘会军:冀察政务委员会与学生运动的关系转折——兼论中共中央北方局对冀察平津地区的统战工作[J].中共党史研究,2017(1). [6]华各地学生反对华北之自治 党部共党等似在背后[N].盛京时报,1935-12-13. [7]黄令坦:北平教授与一二九运动[J].北京社会科学,2016(4). 作者简介:张春晓,单位为吉林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薛耀晗)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