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汉维数词语用功能分析对比
范文

    张静 刘馨桐

    摘要:从语用功能上分析,汉语有些数词形成了特定的意义(比如“三七二十一”),汉语数词表示概数形式丰富(比如“七八岁”),这些功能维语没有;维语和汉语在分类结构上有相同点,都可以表示数目和次序,也都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都分为系词和位词,都是成语和谚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数数词组成方式,汉语是数字加位词(比如“三十”是“三”加位词“十”),维语此类词由特定词来表示;序数词汉语和维语都可以通过特定方式转换,汉语是数词前加“第”或者“初”,维语是数词后加词缀;数词组成,汉语和维语都有规律,汉语一般是数词加名词(一心一意)或数词叠加(三三两两),而维语结构上可分为简单数词、派生数词和复合数词。另外,在约数词的使用、基数词的使用、部分数词使用,汉语和维语都存在异同。

    关键词:汉语;维吾尔语;数词;对比

    中图分类号:H2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20-0153-04

    近年来,随着新疆的不断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以及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维吾尔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双语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生活工作在新疆的干部群众迫切希望掌握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从而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数词是人们交流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种词类,即便在不同语言中,数词也会存在着很多相同之处,这些相同之处很大程度促进了人们的交流;同时也存在着不同之处,这是因为数词的长期使用,让不同民族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表达方式,这些独特的表达方式一般也只有本民族的人才能明白。数词中同样的数字在不同语言中表达的意义也会存在着不同。

    本人通过中国知网查询,仅篇名含有“汉语数词”的文献有55篇,篇名含有“维语数词”的文献有7篇,篇名含有“数词对比”的文献有45篇。其中汉语和维吾尔语数词的对比有王继青的《维汉语数词对比分析》(2007)、江燕的《维汉语数词语义模糊表达形式及形成原因》(2012)等成果。

    数词是每种语言都有的,虽然汉语和维吾尔语属于两种不同体系的语言,但是它们彼此之间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点。目前对于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研究体系。本人通过反复阅读浏览关于研究数词的材料发现有关汉语和维吾尔语数词的研究对比大多是从数词的表达差异、书写差异、和部分吉祥数词来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的。而关于研究数词的语用功能方面较少,尤其是汉语和维吾尔语数词的语用功能对比分析基本上没有。

    因此,本人以数词为基础,着眼于汉语和维吾尔语数词中的语用功能,探索数词在两种语言中的结果差异和使用差异,希望对初学者学习有所帮助。

    一、汉维数词的语用功能

    (一)汉语数词的语用功能

    汉语是构成汉藏语族的一个分支,其口语形式差别很大。现代标准汉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其中汉语有四个声调,在线新华字典现已经收录20959个汉字,虽然汉语有标准语和方言之分,但是汉语也有着共用的以形象符号直接体现词意而与发音不相联系的书面体系。

    汉语是我国交流、传播、学习、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代言工具,也是文化、教育、科技、社会发展不可代替的财富支援。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汉语语用作用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是却越来越能体现出现代汉语有关数词的语用功能的重要性。

    现代汉语词汇是丰富多彩的,一个词汇可以代表很多意义。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词汇是很有讲究的。

    1.一些数词在长期的日常使用中形成了特定的意义,比如:

    (1)“三七二十一”,通常用于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不管三七二十一,今天我也要回家去看妹妹。

    (2)“七上八下”指心里慌乱不安,无所适从,也可指零乱不齐或纷乱不堪。

    连着好几天都没有弟弟的消息,他心里七上八下,坐卧不宁。

    (3)“一五一十”,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任何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他把今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了。

    (4)“九牛一毛”比喻极大数目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这点钱对她来说就是九牛一毛。

    这些数词都经常出现在日常交流中,因此要熟知此类数词所表达的意思才能方便日常交流。因此对初学者而言,为了避免误解或者错误使用,正确理解汉语数词的语用功能尤为重要。

    2.汉语中数词表示概数的形式也是很丰富的。比如:

    (1)两个数词一起在句子中连用。

    他家种了三四百亩的地。

    他今年好像七八岁了。

    (2)用“几”或者“多少”。

    你家有几口人。

    你身上有多少钱。

    (3)用方位词“左右”或者“上下”。

    他今年四十左右了。

    他每个月的收入是五千上下。

    当不确定数目多少的情况下,人们总会以一个大概的数目来表达,这表达的数目并不是具体的,但却并不影响人们的交流。

    3.成语、谚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三番五次,表示一再、多次。

    就因为这件事情,他三番五次地来找我。

    (2)一年半载,泛指一段时间。

    他这一走,没有个一年半载是回不来的。

    在很多成语和谚语中,数词能很大程度地让语言更加简洁生动,并富有很大的想象力。

    (二)维语数词的语用功能

    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学习维吾尔语越来越重要,因此了解维吾尔语数词的语用功能对学习维吾尔语的帮助是极大的。

    1.维吾尔语中数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方式。比如:

    ?a bir k?g? mi?a??ndin ?百闻不如一见

    alt?on ikki s?iz ?八九不离十

    在维吾尔语中有一部分数词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在汉语中找到相类似的数词,有很多是在汉语中找不到的,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

    2.谚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

    ?? t??barmaq b?. ?五个指头不一样齐

    jet? ki?g? qirq yzym sap bir ?一串葡萄够四十人吃

    从以上可以得到不管是汉语中的数词还是维吾尔语中的数词,在语用功能方面都存在着部分相同之处,也存在着部分不同之处。

    二、汉维数词语用功能的异同

    (一)结构异同

    通过对汉语和维吾尔语的数词语用功能分析,本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汉语和维吾尔语数词的结构差异。

    1.数词的分类结构异同

    相同点:

    (1)汉语和维吾尔语中的数词都是表示数目和次序,同样也都是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

    (2)表示数目多少的时候也都可以分为系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和位词(十、百、千、万、亿)。

    (3)汉语和维吾尔语中的数词都是成语和谚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点:整数数词的组成方式不同。

    在汉语中表示二十、三十、四十等类似的整数数字时,是采用单个数字加位词十。比如:

    (1)二和十组合在一起得到二十。

    (2)三和十组合在一起得到三十。

    (3)四和十组合在一起得到四十。

    但是在维吾尔语中,像此类的数词都是由特定的词来表示。比如:

    (1)ottuz(三十)、(2)qirq(四十)、(3)?llik(五十)

    2.序数词的结构异同

    相同点:汉语和维吾尔语中的数词都是可以通过特定的表达方式转变成序数词。汉语是在数词前加“第”或者“初”来表示序数词。比如:

    (1)这次唱歌比賽,他是第一名。

    (2)时间过得真快,今天都初二了。

    维吾尔语中序数词的表达形式一般是在数词后面加词缀。比如:

    (1)birin?(第一)、(2)ikkin?i(第二)、(3)y?n?(第三)

    不同点:汉语中序数词的表达形式非常丰富,除了用“第”或“初”来表示,还有独特的天干地支的表达法,这是在汉语数词中才会出现的特有现象。而维吾尔语中的序数词表达形式就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3.数词的组成异同

    相同点:汉语和维吾尔语中的数词都有组成规律。

    不同点:汉语数词表达形式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其结构大致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

    (1)一心一意、九牛一毛,是数词+名词+数词+名词。

    (2)三三两两,一五一十,是由数词所构成的。

    而维吾尔语中数词大致在结构上可以分为简单数词、派生数词、复合数词。其中简单数词一般是指词根就位数词。比如:

    bir,on,jyz,miljon

    派生数词一般是由简单数词加词缀组合而成。比如:

    y?n?,jyzl?,on?.

    而复合数词一般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简单数词组合而成。比如:

    b?. ?lik,bir jyz jigirm? jyz

    (二)使用异同

    一般来说,不同语言对于数的表达都会有相应的、系统的表达。因此,本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汉语数词和维吾尔语数词的使用差异。

    1.约数词的使用异同

    相同点:汉语和维吾尔语中的约数词都是在不确定数目的情况下使用的。

    不同点:对于“约数”,在汉语中表达的方式是相对比较多样的,一般是在数词前加“大约、差不多、”,或者在数词后加“多”等词。比如:大约10人、差不多10公斤,或者10多种。

    维吾尔语中数词的“约数”表达方式有特定的规定,它有表示不确定概念的缀词。比如:

    (1)基数词加词缀d?、t?、?.:ikkid?k(2个左右);

    (2)基数词加词缀toq、quz、lɑr:l?rlɑr(9个左右);

    (3)基数词加词缀l?、lɑ:jyzl?(10个左右);

    (4)表示位数的基数词加li?.n、lik?:jyzlik?(10个左右);

    (5)相邻的两个基数词连用:ikki-bir(一两个)。

    2.基数词的使用异同

    相同点:汉语和维吾尔语中数词的基数词都是存在着进位现象的。

    不同点:汉语中数词通常分为“两类形式”:

    (1)个位数形式:指小于“十”的表数形式,包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2)段位数形式:指数目字组合中作为段位的表数形式,包括“十、百、千、万、亿”,一般是“十进”的,十个一为十,十个十为百,十个百为千,十个千为万。

    维吾尔语的基数词是以三进位,第四位开始换单位。比如:第四位数为mi?,第七位数为miljon,第十位数为miljard。同时维吾尔语中是不会表达万这个数词单位的,一般是用十个千来表达万。

    3.部分数词的表达意义异同

    相同点:很多数词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往往会被人们赋予相近的含义。汉语中的数词和维吾尔语中的数词,都存在人们比较喜欢的数词和不喜欢的数词。

    不同点:相同的意思可能会在不同的数词上得以体现。比如:

    (1)表示圆满、完整

    汉语中多将“三”和“十”看作满数,大多是指“圓满、完整”。比如:汉语中将三和十结合起来,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大年三十,代表着阖家团圆。而维吾尔语则多以“四十”看作满数,四十在维吾尔语中就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维吾尔族中很多的生活习惯都与四十有关。

    (2)表示吉祥、尊贵

    汉语中多将“九”“六”看作为吉祥数、尊贵数,比如:古代皇帝都称自己为九五之尊,将自己与“九”联系在一起。而维吾尔语中数字“七”,多被看作为吉利数,同时也多用于谚语、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例如:维吾尔语民间故事中的神怪是七个头。

    (3)表示不吉利、晦气

    汉语中多将“四”看作为不吉利的数字,因为数字“四”的谐音对应着“死”。而维吾尔语中的数词是由多音节组成的,同音词比较少,没有表示不吉利的数词。

    通过汉语和维吾尔语数词的结构方面和使用方面的分析对比,可以了解到数词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语言中总会有相似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差异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

    结语

    综上可见,不管是汉语中的数词还是维吾尔语中的数词在日常生活使用的时候,都是存在着相同之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差异,这对于初学者来说会造成相当大的困扰,尤其是在日常对话方面,如果不能清楚地了解到这些差异,难免会出现理解不了的问题。

    汉语中数词的使用一般不会体现出数的范畴,表现形式比较多样化;而维吾尔语中的数词是有数的范畴,一般都会有特定的形式。不管是汉语中的数词还是维吾尔语中的数词,在日常交流中都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很多数词表达的意义都是本民族众所周知的,因此,要充分了解汉语中的数词和维吾尔语中的数词,就要不断学习和交流。

    数词在汉语和维吾尔语中都是带有着很大的特色,也许同样的数词在汉语,或者维吾尔语中就代表着不同的意思。这种差异是很正常的,不仅仅是因此汉语和维吾尔语这两种语言本身存在着不同,而且还因汉族和维吾尔族这两个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数词在语言中表达的意义也在不断更新、不断发展。所以,我们只有不断了解数词在汉语和维吾尔语中的内涵,才能更好地掌握并使用。

    因此本文以数词的结构和使用为中心点,分析汉语中的数词和维吾尔语中的数词存在的异同,探索了数词在两种语言中的不同使用方式。从而让初学者初步了解汉语和维吾尔语在日常交际中数词表达的各种意义,以及其丰富的内涵。这样才能有利于学习好汉语,或者维吾尔语,能把握两种语言中数词的使用特点,达到正确使用的目的,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振宇.汉语和维语数词的对比[J].民族语文,1982(1).

    [2]陈世明.维吾尔语数词的意义和用法[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

    [3]徐春兰.汉维语基数词称数法对比研究[J].语言与翻译,2003(2).

    [4]王继青.汉维语数词对比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6).

    [5]江燕.汉维语数词的模糊性及其隐喻认知解读[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6]贾鲁燕.浅谈汉维语数词用法与文化背景[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4).

    [7]康瑞.汉维吉祥数词对比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张静(1995—),女,汉族,河南西平人,单位为喀什大学,研究方向为应用翻译。

    刘馨桐(1996—),女,汉族,四川安岳人,单位为喀什大学,研究方向为应用翻译。

    (责任编辑:李直)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9: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