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语言变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范文 | 田贵森 孙建民 [语言变异研究] [编者按]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从语言和社会相互依存关系的角度去採究语言的本质和差异。由美国语言学家拉波夫开创的语言变异研究逐渐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主体。语言变异研究旨在探究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表现形式多样的语言,探究实际运用中语言的变异形式、过程、原因和规律。 本栏目收录的第一篇文章,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语言变异研究在语言研究理论和语言研究方法方面的意义和贡献,并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对进一步探究语言变异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由史耕山和张尚莲撰写的第二篇文章是一项实证研究,在分析乡村言语社区285个称赞语的基础上,他们探讨了语言与性别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宏观社会语境和微观情景语境发生共变的特点和规律。由段成钢和郭侃俊撰写的第三篇文章,通过分析来自于同学问互评的64个语篇,探究了男女生在使用恭维语过程中的语言差异和特点,以及性別因素对使用恭维语形式和策略的影响。由姚明发教授撰写的第四篇文章,讨论了语码转换在中国英语课堂上的具体情况,区分并分析了中国英语教师语码转换与英语本族语说话者语码转换的差异和特征。 本栏目四篇文章既有对语言变异研究的宏观思考,又有语言变异的实证研究。希望能以此推动和促进我们对语言变异的认识和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回顾并分析了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变异研究在语言研究理论和语言研究方法方面的发展和意义。然后,着重讨论了语言变异研究中与理论归纳相关的三个问题,分別是:语言与社会变异的共变关系、语言的异质有序系统、语官变异的社会功能研究。最后又从研究方法层面对进一步探究语言变异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语言变异;社会变项;语言变项;共变规律;社会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09)03—0099—05 一、引言 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都要遵守一定的语言规范,要有“共同语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使用的语言总是丰富多彩,呈现出纷繁多变的表现形式。这些使用中的语言,随着社会因素(如阶层、性别、年龄)的变化或其他语言因素(如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差异,就是语言变异(language variation)。语言变异可能发生在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语域等层面。 过去的语言研究把语言变异看作是与语言规范相对立的、偏误性的语言形式,是社会因素对语言结构系统的干扰,是一种被边缘化的负面语言现象。以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为主要代表的社会语言学“变异学派”认为,语言是以多种变异形式存在的;语言变异不是偶然、孤立的现象,而是自然语言的普遍性特征;语言变异在语言交际和语言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语言变异不是任意或无拘无束的现象,而是具有“异质有序”的系统特性,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本文拟从语言变异研究的发展和意义出发,从语言变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语言变异研究。 二、语言变异研究的发展及意义 语言变异研究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逐步发展形成的社会语言学新的研究领域。拉波夫(William Labov)是语言变异研究的创始人。他在1963年和1966年发表的论文,以及1968年与他的导师温瑞奇(Uriel Weinreich)及同学埃尔佐(Marvin Herzog)合作发表的题为“语言变化理论的经验基础”的文章p),对语言本质的认识提出了新的见解,如:语言是“一个有序的异质体”,语言变异形式不是任意的,“而是有序的”,“语言结构的多变性和异质性不一定都和语言变化有关,但是语言变化都离不开语言结构的多变陸和异质性”。这些见解后来得到了拉波夫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成为语言变异研究的基本内容,并奠定了语言变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从1971年开始,以“变异研究新方法”(New Ways of Analyzing Variation)为会议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每年召开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了37届,成为本领域研究人员交流语言变异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学术论坛。1989年创刊的《语言变异与变化》杂志(Language Variationand Change),每年出版3期,成为展示语言变异研究成果的园地和语言变异研究领域发展的阶段性标志。进入新世纪后,2002年布莱克韦尔出版社(Blackwell Publishing)出版了《语言变异与变化通览》(The Handbook of Langauge Variation and Change)一书,分五个栏目,收入了本领域最具影响的30篇学术文章。这本献给拉波夫的著作,由钱伯斯(J.K.Chambers)、特鲁吉尔(PctcrTrudgill)和希林一埃斯蒂斯(Nmalle Schilling-Estes)三位社会语言学著名学者编辑,对40年来语言变异与变化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指出了变异研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是目前所见的最新的、最全面的一本对语言变异与变化研究做综合性介绍的著作。该书选题范围广,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涉及语言变异和变化学科所有重大问题,目的是“让年轻学者在全面了解本学科各个研究领域的基础上,取得前人未曾取得的成就,从而推动语言变异与变化研究不断深入发展”。 40年来,语言变异研究经过既有深度也有广度的探索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语言学专门学科,拥有明确的研究对象,鲜明的理论特色,以及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研究方法体系。“正在向跨专业、跨学科、综合深入发展的研究阶段迈进。与此同时,语言变异研究对普通语言学理论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十年前,语言变异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但最近十年里,国内的变异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在成果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社会语言学其他方向的研究。1999年,陈松岑教授出版了她的专著《语言变异研究》,从语言的本质、语言变异理论和语言变异研究方法论三个方面探究并开拓了语言变异的研究。在国内学术刊物和学术研讨会上,也开始有数量较多的论文讨论具体语言变异现象。2006年,徐大明教授汇集国内外语言变异研究新成果,出版了《语言变异与变化》专著,为中国社会语言学学者的创新研究提供了系统、详尽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语言变异研究的产生和发展大大丰富了语言学,特别是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对语言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语言的社会本质认识的深化。对语言提出了一种更为细致、更为广阔的概念,在索绪尔重视研究语言内部同质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语言系统的异质性研究。变异语言观认为:作为社会交际和认同工具的语言,既有很强的同一性,又是存在多 种变异形式的有序系统。这种语言观,弥补丁对于语言的同质性单方面认识的局限性,大大丰富了语言学理论,是人类语言观一次具有革命性的飞跃。 其次,是对语言研究方法论的革新。变异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突出特征是:(1)重视收集和分析活生生的、使用中的实际语言材料(data),而不是任意选取或编造的语言例证(example)。在语料的搜集方法上,拉波夫等语言学家尝试和实践了不少方法,这些探索为客观描写、解释、认识语言提供了科学手段。(2)量化语言变项(variable,语言的发音、词汇等方面的变异形式)和社会变项(说话人的社会阶层、年龄、性别等),然后进行计量统计分析。通过定量分析,探究两者的相互关系。采用这种方法,既可以观察和描写语言使用中的差异,又可以有效地归纳和发现语言变异的规律。也为其他社会语言学分支的研究提供了学科范式和方法。 除了理论和方法论意义之外,语言变异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是为协调和理顺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提出了新途径。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承认语言的变化,但又认为语言的变化无从观察,还认为共时语言研究比历时语言研究重要,这些观点把语言变化的研究挤出了语言研究的大门。语言变异研究理论把语言变化的差异确定为“时间的变异”,也就是说,语言变化的差异,是若干语言变异类型中的一种。语言变异研究理论把语言变化研究和语言变异研究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解决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矛盾,理清了语言变异和语言变化的关系,为描述和解释语言的变化和起因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就此而言,该理论比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都前进了一大步。 三、对语言变异研究理论的思考 同语言学其他分支一样,语言变异研究的目标是发现或揭示语言的本质特征以及语言的使用规律,是重视理论研究的。语言变异语言观认为:语言不是一个静止的、自给自足的、同质的、观念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不断产生变异形式的特殊符号系统,是一个异质有序的符号系统。基于这样的认识,语言变异研究的理论思考有以下三个方面:(1)探索语言变异与社会变异的多元共变关系及规律;(2)探索语言异质有序的系统结构;(3)探索语言变异的社会功能。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语言变异及语言发展与社会的状态及变化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存在有规律的共变关系。语言变异反映社会变异;社会变异影响语言变异。语言变异研究应重视对社会变项(social variables)和语言变项(unguistic variables)的观察以及两者之间有规律的共变关系(co-variation)。 早在1988年。我国社会语言学家陈原教授曾专门就语言变异进行过讨论。他认为,“活着的语言能够不断地、连续地产生变异,这种变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从时的变异、空的变异、人的变异以及接触的变异四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因素对语言变异的影响,涉及到二十多个社会变项,分别是: 时的变异:历史的(历史时期)、一定时期的、当 代的运动或行为: 空的变异:地区、异域、封闭区; 人的变异: 第1组:阶级、文化层、经济层; 第2组:性别、老少(代沟)、个人、缺陷(盲聋 哑语)、集团(黑话)、行业(行话)、特 殊用途(密码)、人工语言、机器语言; 接触的变异: 第1组:语音、语义、语汇、语法; 第2组:新事物、新概念、新词汇; 第3组:语际语言、语言接触、洋泾浜(pidgin)、 混合语(creole)、外来词(借词)。 陈松岑教授在她的专著《语言变异研究》中,也讨论了与语言变异有关的外部因素,她列举和讨论了九个具体的社会因素,分别是:年龄、社会阶层和职业及文化程度、种族、性别、交际场合、交谈对象、交谈话题、交谈者之间的关系、语言载体。徐大明教授在他的专著《语言变异与变化)中,参照钱伯斯等学者2002年的论述,也从社会因素影响语言变异的角度,列举和讨论了九个不完全相同的社会因素,分别是:言语社区(speech community)、年龄(age)、性别(gender)、社会阶层(social class)、语体(style)、民族(ethnieity)、家庭(family)、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和认同(identity)。 三位学者的观点很有启发性,基本上把语言变异中的社会因素都包括进去了。但是,这些对社会因素的归纳,相互交叉,又分布在不同的层面,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细化和整合。同时,我们还应对社会因素与语言变异相互关系的多元共变关系进行理论归纳和升华,以理清相关问题,如:哪些社会因素可能会引发并产生语言变体?哪些社会因素不会引发并产生语言变体?相同社会因素对不同语言变异形式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和差异是什么?人们使用不同语言变异形式时的个体差异及相关因素是哪些? 纷繁多变的社会变异决定了语言变异的多层次、多类型和多元化状态。社会语言学把语言变异视为语言的本质特性,在重视语言变量与社会变量及其相互影响的同时,也注重对语言结构系统的研究。也就是说,语言变异研究的一个中心任务是对语言异质性的规律特征及其结构系统作出科学解释。因此,语言变异理论研究应重视语言变异的多样性特征和规律。探究语言变异的结构系统。 语言变异(language variation)已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特定词汇,指语言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差异。语言变项(language variables)是语言变异研究的基本单位,也是变异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某个语言项目,可以是某个语音(如:英语中的/r/),某个词汇或某个语法现象。语言变式(languagevariants)是语言变异表现的实际存在形式,通常一个变项一定要有两个或多个变式,如:英语的come会有/kAm/和/kum/两种变式。语言变体(languagevarieties)是对语言变异理论的发展,指的是具有同样社会分布的一组语言项目(语音、词汇、语法项目)。也就是说,共享若干相同语言变项形式的社区或阶层使用的语言,可用来指某一种语言、方言或语体(style)。上述4个基本术语表述了变异研究学者的基本观点,为研究和分析语言变异提供了思路和途径。 探究语言异质有序的特征及其规律可以从变异的类别入手,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划分语言变异的类别有不同的视角和标准。陈松岑在《语言变异研究》一书中,主张从导致变异的原因、变异在语言系统中出现的范围或层次、变异在语言社会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变异加以区分。从语言系统层面关注变异,主要是音系变异、词汇变异、句法变异和话语变异。从变异 范围层面关注变异,主要是系统变异、分布变异、偶然变异等。丁崇明在“语言变异的部分原因及变异种类”一文中,还提到了无序变异和有序变异,个人语言变异、部分人模仿变异、群体模仿变异和言语社团变异,恒常变异和偶尔变异,有意识变异和无意识变异,母语变异和非母语变异等类别。对于这些复杂、众多而又各不相同的变异类别和形式,我们应该从语言系统的整体分析不同类别的语言变异,在对变异现象的描写和归类的基础上,加强阐释研究,从语言变异多层次、多类型和多元化的视角完善语言变异系统的构建。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社会符号,是社会性的交际工具,是人们有目的地用来在语境中表达意义的资源。纷繁多样的语言变异形式是一种非常丰富的语言资源。以往的语言变异研究比较重视语言变异的形式、类别、原因及其规律,但对语言变异的社会功能以及相关理论探讨做的还不够。因而,我们应当对此给予关注。重视研究语言变异的社会功能。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可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选择某一种语言变异的形式。语言变异形式的选择和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以及语言使用者的交际目的有密切关系。哪些因素促成他们对某一种语言变异形式的选择?语言变异形式的选择起了什么作用?传达了什么样的人际意义?有什么社会交际功能?这些问题都是语言变异研究中值得探究的题目,都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释和分析。比如,说话人在交际过程中不自觉地(below the level of conscious awal'eness)使用某种语言变异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所选用的语言变异形式就会向听话者表明说话人的社会特征,如年龄、性别、民族等,体现了语言变异的标记功能(identifyingfunction)。与此相关的还有另外一种隋况,即说话人在交际过程中有意识地(above the level 0f conscious awareness)选择使用某种语言变异形式。这时,说话人有意识地通过选用某种语言变异形式建构人际关系,表达个人情感态度,展示言语社团身份或产生语言幽默等,这体现了语言变异的交际功能(facilitating function)。 四、对语言变异研究方法的思考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纷繁多样,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区分方法。从研究目的区分,有基础或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用研究。从方法论的层次区分,有方法论(approach)、研究方法(method)、技术手段(technique)。方法论与一定的哲学观点和学科理论相联系,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和程序等问题。研究方法指贯穿于研究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它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与步骤。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方法和研究类型。技术手段指研究各个阶段使用的具体方法技术,包括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和其他技术手段或工具。 社会语言学方法论的鲜明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方法论基本上是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为主要基础的。拉波夫不断地借鉴而且实践了许多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抽样调查和量化统计)。社会语言学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主要是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结合。1972年,拉波夫曾提出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的八项基本原则:(1)积累的原则(the cumulative principle);(2)一致性的原则(the uniformation principle);(3)趋同的原则(the principle of convergence);(4)从属性转换的原则(the principle of subordinate shift);(5)语体转换的原则(the principle of style-shifting);(6)注意力原则(the principle of attention);(7)土话(方言)的原则(the vernacular pnnciple);(8)正式性(拘束)的原则(the principle of formality)。 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突出特色之一,是重视搜集真实话语材料,以及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语言变异研究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其严格的方法论。徐大明在《语言变异与变化》一书第二章,归纳和介绍了语言变异的六种主要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五eldwork);(2)定量范式(quantitative paradigm);(3)实验语音学(experimental phonetics);(4)文献研究(doeument analysis);(5)语料库研究(corpusapproach);和(6)语言态度研究(attitudinal studies)L3)。在搜集语料的技术手段上,拉波夫也使用了很多巧妙的、富有创造性的方法,如为克服“观察者的矛盾”而采用的快速匿名调查法。在拉波夫范式的引导下,语言变异研究的方法日趋成熟。为人类记录语言、认识语言、解释语言并预测语言变化提供了理论方法和研究途径。 社会语言学研究,特别是语言变异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专门研究领域,有了比较完整的学科方法论、研究方法体系和技术手段,在揭示语言变异的形式和规律方面取得了进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语料库语言学技术已广泛运用到语言研究领域。语料库技术便于累加语料,便于检索验证,精确快捷,样本大,代表性强,是语言变异研究的有利工具。因此,我们建议进一步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技术,系统收集更多的语料,克服以往研究中描写现象多、深入分析少,英语材料多、其他语料少,语音词汇多、句子语用少,零散论述多、系统研究少等不足。 除此以外,我们建议在系统收集和分析语言变异语料的基础上,加强语言变异的解释性研究,为揭示语言变异规律提供归纳清晰、解释力强的理论模型,从而对语言变异的原因、形式和系统以及社会功能提供理论解释或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语言变异研究成果的应用研究,探讨语言变异理论及实践对于其他具体领域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如语言教学(包括外语教学)、语言研究、语篇分析、翻译理论与实践、人工智能等领域。 五、结语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语言变异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语言交际中还具有标记讲话者社会身份、语言风格、态度等功能。对语言变异的选择是一种重要的交际策略,如建构交际双方关系、形成语言幽默等。因此,识别不同变异现象的社会意义、巧妙选择和使用语言变异形式对于成功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认为,在国际化、全球化的时代。应该加强对语言变异规律及其社会交际功能的研究。 责任编辑何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