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红色经典歌曲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探索 |
范文 | 朱凯华 摘要: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红色经典歌曲是在历史中形成的特殊音乐形式,是我国文化中的精神瑰宝。在高职高专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重视教学中的红色歌曲教育,也要挖掘红色歌曲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优化红色歌曲的教学方式,促进音乐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助力“立德树人”,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红色歌曲;音乐教学;课程思政;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7-0079-02 红色经典歌曲具有革命性、时代性、爱国主义情感等特征,对于高职高专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塑造高尚品格、提升道德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蕴藏着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高职高专音乐教师要高度重视红色经典歌曲教学的课程育人价值,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1基于课程思政的红色经典歌曲教育特质分析 红色经典歌曲又被简称为“红歌”,是在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年代所形成的特殊的歌曲形式,内容主要包含宣传革命、鼓舞军民、歌唱祖国、赞美党群,传扬正道、憧憬未来等内容,饱含着人民群众深厚的爱国情怀,展现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民族自豪感。红色经典歌曲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具有语言精练、曲调优美的特点。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源于“红歌”独特的魅力,其来源于民歌,由井冈山时期的江西民歌、延安的信天游,逐渐演变成为解放祖国的豪情歌曲,我国多数民族都能够在红色革命歌曲的曲调中找到自己认同的音调,这是红色革命歌曲的精髓所在。因此,在高职高专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红色经典歌曲在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意蕴,深刻挖掘红色革命歌曲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品德和爱国情怀,塑造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1.1红色经典歌曲教育是艺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 红色经典歌曲教育既是传统的文化艺术教育,又是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词曲作家通过生活的体验,以多样化的方式创作歌曲,使红色经典歌曲不仅充满了真情,而且充满了理性、艺术、思想的光辉,因此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而成为经典。在红色经典歌曲欣赏中,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家用爱深情表达,在音乐还原的氛围中,体会原本严肃的教育变得如此自然、感人、美丽,历史文化也会变得如此真实、鲜活、短暂。“艺术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起着陶冶高尚人格的内在情感的作用。它不靠外在的强制,而是‘寓教于乐,以自然之美,感化人之性灵,使道德成为人的内在情感的自觉要求[1]。” 音乐可以打动人,红色经典歌曲具有独特的魅力,所产生的育人效果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高职高专音乐教师要在音乐欣赏等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将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用实际行动实践“三全育人”。 1.2经典歌曲教育是文化育人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 音乐教育的目的和思政教育一样都是培养人,促进以文化育人。“高尚的品格、远大的理想、明确的社会使命感等驱动着人们如饥似渴地去学习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而文化修养的提高,既有助于完善做人的品格,又能使人进一步深化对人类文明的认识和把握,做一个创造更加辉煌文明的、自觉的真正文化人[2]”。红色经典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正因为如此,红色经典歌曲教育符合“文化育人”的理念和高校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虽然音乐教育在高职高专院校不是必修课程,但听歌、唱歌是青年学生最喜欢的业余文化生活。与严肃的课堂学习相比,高职高专学生更愿意接受歌曲的美、力量、灵感和教育。音乐教师需要去努力引导学生、用红色经典歌曲的魅力和旋律感染学生,以此做到文化育人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 2音乐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高校“三全育人”重要举措 当前建立健全“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构建宏观的一体化育人体系是高职高专院校“三全育人”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无论从高职高专改革的总体目标还是课程设置的具体要求來看,音乐教育都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音乐教育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丰富的审美内涵以及独特的体验性,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课程思政的功能。在音乐教育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音乐与思想政治教育“无缝衔接”是实现“三全育人”的课程育人目标的重要抓手。 2.1音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除了平时进行道德情操方面的教育,各种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音乐作品,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无不产生深刻影响。它们能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带给学生心灵最强烈的震撼,使学生更准确地深刻地理解真、善、美的内涵,从而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观。 2.2音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由于红色经典歌曲往往是我国历史革命各个时期的写照,其中蕴含着非常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怀,音乐教师通过红色革命歌曲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透过音乐的感染力,提高自己的爱国主义素养。通过大量的红色革命歌曲,如《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这些都能够进一步推动高职高专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念,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红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3在高职高专音乐教学中凝练红色经典歌曲的课程思政元素 把音乐课程有机地嫁接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中,无疑是一种打破学科壁垒,进行学科融合的创新之举[3]。红色经典歌曲具有传承红色基因,凸显主旋律,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美感和情感等功能。高职高专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红色经典歌曲的特点和功能,以更加鲜明的音乐形象对学生展开教育。要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我国红色文化,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用实际行动促进“立德树人”。 3.1通过情境教学,讲述红歌故事 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高职高专学生创设一定的音乐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红色文化的情境中学习音乐,潜移默化地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创设相关的音乐情境,高职高专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放映相关的爱国视频,为学生讲述有关的红色革命事迹,在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事迹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对歌曲内容与事迹故事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交流中实现对红色革命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精神,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在歌唱红歌中感受近代以来人民群众的伟大奉献精神,从而坚定爱国信念,树立远大理想。 3.2通过器乐教学,感悟红色主旋律 红色经典歌曲的旋律大多是朗朗上口的,因此,在教导学生红色经典歌曲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红色经典歌曲“朗朗上口、昂扬向上”的旋律主题特点,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器乐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把握红色经典歌曲的旋律特点。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红星歌》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口琴,带领学生用口琴将《红星歌》演奏出来,通过口琴演奏,学生能够感悟红色主旋律的魅力,进一步加深对红色革命歌曲的理解,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3.3通过声乐教学,涵养红歌情感 声乐教学有助于红歌中课程思政元素的进一步挖掘。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歌唱祖国》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中国人民革命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奋斗历程,学生在聚精会神地观看视频后,爱国热情自然高涨,班级的气氛热烈异常,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习《歌唱祖国》的歌曲,带领学生进行声乐学习,并在学唱《歌唱祖国》的过程中深刻体会歌曲的深刻含义,在优美宏伟的旋律中,在浅显易懂的歌词中,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3.4组建合唱社团,开展普适性红歌教育 高职高专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组建学生或师生合唱社团,将红色经典歌曲学习作为必学内容,歌曲内容选择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歌颂革命、赞扬祖国大好河山的歌曲,让学生们在红色经典歌曲演唱中感受红色基因、接受红色洗礼,学习红歌演唱的技能、会用适当的音乐情绪来表现红歌的情绪,锻炼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思维能力。合唱社团是学习红色经典歌曲的良好阵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使学生在歌唱中筑牢爱国主义根基,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5借助重大节日,拓展课程思政意蕴 为了更好地落实红色经典歌曲的德育教育价值,同时也为了帮助高职高专学生理解音乐中的情感,高職高专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教学。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音乐的表现感染力,如果音乐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很难对红色经典歌曲的学习带有充分的兴趣,从而大大降低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达到理想的红色歌曲思政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音乐教师可以借助重大节日、纪念日,通过为学生播放音乐歌曲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爱国的情境下,在节日氛围的衬托下,结合歌曲视频内容共同完成红色革命歌曲的歌唱。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红色革命歌曲的学习,音乐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课堂的演绎与歌唱,通过红色歌曲的教学与学习,让学生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的烘托氛围中,深刻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坚定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杜义芳.艺术心理学教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2]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3]沈浩杰.经典歌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6):120-123. (责编:杨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