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海军对北伐战局的影响 |
范文 | 陈立国 【摘 要】自近代以来,作为一种技术先进的兵种,海军在国内战争中逐渐开始扮演起不可忽视的角色。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中,由于之初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军队,海军一直起着十分独特的作用。国民革命兴师北伐后,特别是北伐战局的重心移向东部战场后,由于所经历的各省多为沿海省份,海军的态度a对北伐的战局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直接影响。在北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海军的策反工作,海军于是成为助推北伐战局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海军;北伐战局;影响 随着世界发展进入海洋时代,海军在战争中的作用日趋显现。近代以来长期的闭关锁国使中国近代海军与世界海军列强相比处于一种落后的状况,但是,海军作为一种技术先进的兵种,在国内战争中逐渐开始扮演起日趋重要的角色。北伐战争无疑是一场以步兵起主导作用的战争,但海军在其中的作用十分微妙,不可忽视。 一、近代海军以独特的水上优势在国内战争中起到了特殊作用 中国的近代海军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中期,在资本主义列强船坚炮利的冲击之下,曾经不可一世的满清封建王朝不得不睁眼看世界,试图通过师夷强技以自强,筹建近代海军是清政府求自强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投入巨资购买和仿制船舰,1867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建成一座船坞,先后造成十余艘船舰;左宗棠在福建福州设立船政局,建成当时规模最大的船舰修造厂,至1894年先后修造大小船舰30多艘。在此基础上,组建起南、北洋水师及福水师,分别由南洋大臣、北洋大臣和闽浙总督指挥。然而费九牛二虎之力建立起的中国近代海军,不久就分别在中法马江海战和中日黄海海战中损失惨重、大伤元气。清朝政府灭亡后,军阀割据混战,没有陆地地盘,只能游弋海上的海军由此也分为三个派系:一是依附于北京政府的中央海军(实即闽系海军),一是归属奉系的东北海军,一是归属广东的粤系海军。 分属于各派系的海军在规模数量上并不大,但以其独特的水上优势,往往在国内战争中起到了特殊作用,尤其是对于拥有较长海岸线的省份,海军所发挥的作用日趋重要。以福建为例,福建拥有海岸线达2300多公里,大小1000多个岛屿,有着众多天然的良港,由于得天独厚的海上交通条件,海军一直是福建重要军事势力。1922年,海军总司令杜锡珪任命海军第一舰队副官杨砥中为海军陆战队统带,令其率领北京政府海军原有的陆战队一个营,及海军部警卫营两个连开往福建马尾,并在福建新招步兵一个营,炮兵、工兵、机关枪、迫击炮各一个连后将这些部队整编为三个营。而后,李厚基与许崇智为争夺福建地盘展开激战,海军陆战队趁李厚基失败的机会,截击李部,收缴枪枝三千余。海军陆战队利用这些枪枝又新编了一个团,原有的三个营也升编为团,即第一团(团长林忠)、第二团(团才马坤贞)、第三团(团才林志棠),还将炮兵扩充为营,营长为洪贞铭,分驻于福清、长乐、连江等地。至1924年,原有三个团外,又新成立特别步兵团(黄懋和为团长),辖有机关枪营、迫击炮营和手枪营。不久,海军闽厦警备a司令杨树庄又将林寿国部改为步兵独立团,下辖三个营,第一营(营长林鋆)、第二营(营长林耀东)、第三营(营长林秉周),附有机关枪、迫击炮各一连,驻莆田、仙游等地。至北伐军进军福建前夕,海军陆战队已发展成为一支颇具势力的部队,并占据了福州、厦门、福清、连江、长乐、莆田、仙游等沿海战略要地,加以有先进设备的海军舰队助威,实力雄厚。当时的海军计有海筹、海容、海瑞三大舰,永健、永绩以及“四江”、“五楚”等十一艘炮舰,并有驱逐舰二艘,水雷艇八艘,通济、建成、建安三艘练习舰,还有运输舰六艘。所以海军及其陆战队兵力完全控制了福建的沿海和大江。除福建外东南沿海其他各省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海军,虽实力不如福建,但其态度如何直接左右北伐军进军的进程。 二、海军在国民革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后,北京政府几经易手,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为了反对反动军阀的倒行逆施,恢复共和,孙中山坚持不懈地领导了一系列的护国和护法斗争。由于孙中山在革命中没有建立起自己的陆战武装力量,所以,在斗争中海军一直扮演着十分独特的重要角色。 在孙中山领导的几次重大斗争行动中,均与海军有着密切的关系。1917年张勋复辟后,孙中山于7月6日乘“海琛号”军舰自上海南下,准备在广州筹划讨伐张勋。孙中山到达广州后,张勋复辟失败,段琪瑞乘机控制北京政权,依然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开国会。于是孙中山号召海陆军“为国民争回真共和”,奋起护法。①孙中山的号召得到海军的首先响应,1917年7月21日,北京海军总长程璧光和海军第一舰司令林葆怿联名通电,提出拥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令、惩办祸首三项主张,并率海军第一舰队巡洋舰海圻、海筹、海容三舰及炮舰六艘、辅助舰四艘,由吴淞口开赴广东。9月1日,护法军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陆海军大元帅,军政府下除有财政、外交、内务、陆军等部门外,还专门设立海军部和海军总司令,分别由程璧光、林葆怿担任海军部部长和海军司令员。由此可见孙中山对海军高度的重视。 1922年时任大总统的孙中山发布北伐令,组织北伐军进行北伐之时,6月14日发生了陈烔明叛变,包围总统府,炮击观音山孙中山住所粤秀楼。在此危急关头,脱险的孙中山在楚豫舰“召集各舰长议决应变戡乱之计。”②随之,率永丰、永翔、楚豫、豫章、同安、广玉、宝璧等舰与叛军周旋。 由于海军在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海军也成为反动军阀挖空心思争夺和攻击的对象。在第一次护法运动中,桂系军阀为了排斥孙中山分裂护法军政府,策划暗杀了军政府海军总长程璧光。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控制北京政府,吴佩孚以同乡关系派员携巨金南下收买海军,经暗中讨价还价,原来的“护法舰队”北投北京政府,成为国民革命的敌对势力。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蒋介石为了排斥共产党,也在海军上做文章。1926年3月18日,黄埔军校驻省(省城广州)办事处称“奉蒋校长的命令”,通知海军局代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速派有战斗力的军舰到黄埔听候调遣。当李之龙派中山舰开到黄埔后,蒋介石否认有过调舰命令。3月20日,蒋介石以防止中山舰“有变乱政局之举”为借口,宣布广州戒严;任命欧阳格为海军舰队司令,命其派兵逮捕李之龙,占领中山舰。并解除省港罢工委员会的工人纠察队武装,包围苏联领事馆,制造了中山舰事件。 由此可见,此时中国海军虽实力尚十分有限,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已成为政局变化的重要力量,有时甚至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三、海军易帜与北伐战争的进程 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后,革命力量从全国汇集到广州,形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国民革命新局面。特别是鉴于过去主要依靠旧军队进行革命而屡遭失败的教训,于1924年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到1926年北伐战争前,军校招收学生五期,成为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北伐战争的主要骨干力量。而此时广东革命政府的海军却十分薄弱,“海军舰只有:一艘待修的巡洋舰,一艘炮舰和两艘运输舰”。“内河舰队是由二十二艘舰只组成的,内有八艘炮艇。所有的船舰都包了一层薄薄的不坚固的装甲钢板,在短射程内甚至手枪子弹都能打穿这种钢板。大炮的射角很糟,炮兵素养很差”。③这样的海军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时尚能发挥一定作用。如在东征时海军承担了守卫通向河南岛和黄埔的渡口,从海上和东江封锁城市,保障东江上的渡口和登陆作战,保障交通线,保持各部队之间的联络。但要实行远征北伐则远非海军力量所能及,所以,北伐过程中沿途海军的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 北伐初期,为了配合北伐,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对海军的策反工作。1926年4月,原一直在北方开展工人运动的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王荷波被调到上海,“中共中央决定由他来领导海军中党的工作”④,开展对海军的策反工作。随后,鉴于闽系海军在整个海军的实力和影响力,王荷波于同年夏天返回老家福州,利用各种关系,在海军马尾造船厂、马江要塞司令部及各海军舰艇上开展活动,并通过马尾海军联谊会和海军政治部主任林植夫等,在闽系海军的上层人物中进行统战工作,积极策动闽系海军投向国民党革命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在短短三个月,就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败了吴佩孚部,攻占湖南、湖北两省,北伐战局的重心随之转向东部战场。控制东南五省的反动军阀孙传芳为抵抗北伐军的进攻,调集闽、浙、苏、皖、赣五省军阀的兵力,组成四个方面军,以第一、第二、第三个方面军集结江西,并任命福建军方督办周荫人为第四方面军总司令,严令周荫人向粤东进攻,直接威胁北伐的总后方。①在此情形下北伐出现了“战线太长,江西、福建都可以侧面进攻,很有后顾之忧”的局面。② 国民革命军在粤东的兵力相对薄弱,仅有何应钦第一军指挥部所属的第三师、第十四师,以及第二十五师所属的五十八团和新编独立第十四师。与攻粤闽军相比,双方实力悬殊,闽军大约五倍粤东国民革命军。③粤东的国民革命军一方面要严阵以待击退闽军的进攻,确保北伐后方的安全;另一方面,必须相机攻克福建,为北伐军打开进攻浙江,夺取沪、宁的前进通道,加速北伐军进占长江下游地区的进程。为了实现上述的战略目标,国民革命军面对在闽的两个军事势力:一为陈阵于闽粤边的闽军三万能余人的主力部队;二为扼守于福建各战略要地的海军。正当闽军准备向粤东大举进攻之时,在闽的海军尚处于按兵不动状态。所以,加紧对在闽海军进行策反,对于国民革命军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经永定和松口两役,迅速击溃了企图进犯粤东的闽军所部,促使闽军曹万顺、杜起云两部通电归附国民革命军。此时,准备从平和、云霄分路向饶平方向进犯的闽军张毅部,得悉闽军在永定、松口兵败,慌忙下令所属各部向漳州方向撤退。至此,福建军阀周荫人攻袭粤东的军事行动遭到完全失败。随之,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即决定以何应征所属潮梅的部队、第十七军及第十四军第二师等组成北伐军东路军,乘胜入闽作战,彻底肃清全闽敌军,并向浙江进取。 正当北伐军东路军向福建全面进军之际,王荷波于1926年秋再次返回福州。王荷波到福州后,根据北伐战局的变化,加快对海军的策反工作。他奔走于福州、马尾之间,经常出入马尾“海军联谊”,进一步通过海军政治部主任林植夫做通了海军总司令杨树庄以及第一舰队司令、马江要塞司令陈季良的工作。同时,他还利用其四弟陈大华、五弟王凯在海军工作的有利件,联系下层水兵和造船工人,启发他们的觉悟,发展他们入党,在海军中建立共产党的地下组织。特别是当败退的闽军张毅部迫近福州时,王荷波当机立断,协同中共福州地委参加了福州地区国共两党及海军三方举行的“马江会议”。在会上王荷波大力宣传北伐的大好形势,敦促马尾系海军当局“保卫司令卫桑梓,为民造福”,终于争取了海军第二舰队兼马江要塞司令陈季良,直至海军部长杨树庄,并商定了欢迎北伐军入闽的具体方案。④ 而此时,北伐福建战局已进入十分关键的时候。11月30日,企图退守福州并利用闽江之险负隅顽抗的闽军张毅部已有一部分渡过乌龙江,一旦让张毅部成功渡江并与福州的守军汇合,福州城就会变得易守难攻,从而严重影响北伐东路军进军福建的进程,进而迟滞整个北伐东路战局纵深展开。正由于策反海军取得成功,根据马江会议的协议,海军一方面急调驻厦门的海军陆战队第一团,乘“楚同”号军舰限时赶回福州马江;一方面调海军陆战队林志棠团乘渡江军闽立足未稳之际,给予迎头痛击;同时派出“江元”、“通济”两舰和两架飞机沿江截拦和轰炸继续渡江的闽军。在海军的猛烈攻击之下,已渡江的2000多闽军被迫缴械投降,未渡江的闽军退守瓜山一带与海军陆战队对峙。这时,北伐东路军前头部队也迅速尾追而来,对被海军拦阻在闽江畔的张毅部形成围歼之势。经过激战张毅所部首尾受敌、进退无路,“向海军输诚,要求编为两师,海军拒之”,走投无路的张毅只得派代表向北伐军东路军总指挥部请降,北伐军随之渡过闽江进逼福州城。驻守福州的福建省防司令李生春见张毅部向北伐军投降,自知孤立无援守不住福州城,遂宣布归顺广东国民政府。由此,北伐东路军不战而进入福州城,至此北伐福建战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北伐东线战场的胜利,为北伐军尽快开辟浙、苏、皖、沪战场创造了条件,而海军的易帜起了关键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