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打破传统桎梏提升数学教学 |
范文 | 白淑贤 【摘要】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屡见不鲜,教师只关注书本知识讲解,不顾学生个体发展.在新课标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主体;兴趣;合作学习;多媒体 我国数学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对于接受教学的学生来说关注较少,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屡见不鲜,教师只关注书本知识讲解,不顾学生个体发展,忽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在新课标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智力发育的影响,由于学生注意力稳定性较差,面对一些抽象的公式、定义以及单调刻板的计算题时,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针对这样的状况,灵活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的教学情境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时,小学生对于花样繁多的人民币是难以集中精力去逐个认识与记忆的,如果通过创设“猜价格”游戏来教学,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让学生竞猜,教师先给出价格的大致范围,然后给予“高一点”或“低一点”的提示,让学生竞猜.同时注意课堂气氛的调动,鼓励大家踊跃发言,让“潜力生”也敢于发言.这一游戏的设置不仅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学生对人民币知识的学习与认知.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的学习放到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挖掘每一名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权利,怀疑知识正确性的权利,以及阐述自己独到见解的权利,从而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作为教师,还要在了解每一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用欣赏认可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人,做到不偏爱学优生,不歧视学困生,用对学生的热爱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克服太过单调的死记硬背,例如,在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作业内容尽量做到丰富多彩,应该适当配置一题多解的问题,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或者让学生把一道应用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改变条件,从一步应用题变为多步的发散性应用题,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性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打造出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针对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而言的,它要求的是完善和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根据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倒数”这节课时,倒数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简单地给学生套用定义,他们可能只是死记硬背,但是对于知识的彻底理解与领悟却相差较远.这节课的讲解,我采用的是开放式讨论学习的方法.有的说:“倒数是什么意思?”有的提出:“学倒数有什么用处?”于是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目标——研究倒数的意义、方法和用处.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后,我引导学生从教材开始,认识概念,找清定义,明白倒数的意义.在理清基本知识后,我又拓展一些带分数、小数、整数……直到最后讨论了“1”和“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怎样用简单的方式找到倒数?通过大家的讨论与学习,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方法. 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新课改中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新课改提倡的有效学习方法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将学生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促进学生高效优质的发展,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三年级数学中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时,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自行安排工作任务,共同探讨该知识点的认识以及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能有效地促使学优生更优,“学困生”变优,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品质.课堂是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是进行师生交流、学生间互动的重要场合,能有效地构建共同交流的场所,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思考,使得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进步,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五、运用多媒体,使抽象知识形态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是在数学学习上立体思维能力较差.以往题海战术应对抽象知识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都不符合现代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正好迎合了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制作flash,将学生难以想象理解的问题简单直观地通过设计的动画展现出来,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感知认识.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新教材中“平移”一课,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旋转门”“推拉门”的动态过程,在课堂上演示它们的运动过程,从而揭示平移概念.并设计了小熊跳格子的flash,将物体位置变化的过程演示出来,学生们一开始以为是一款小游戏,兴趣十足地盯着动画看小熊的运动路线.同时配以当下最受学生们喜爱的TOM猫的卡通形象讲解平移的过程和平移的基本知识.将抽象知识融合于动画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求知欲望,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而且将复杂知识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把教师的主讲者的身份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注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更好地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学习,提高数学素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