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当前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归因及其预防机制 |
范文 | 钟以彬 刘萍 摘 要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因学业、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冲突等心理危机事件得不到有效地疏导而走向极端的现象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大学生自杀现象的成因、预防处理的原则及其机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预防和解决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 归因 预防机制 作者简介:钟以彬,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刘萍,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博士在读,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073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近年来时常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因日常学业、生活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冲突等心理危机事件得不到有效地疏导而走向极端的情况层出不穷,自杀现象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前思政司司长杨振斌表示,我国高校自杀率大约为23人/10万①;另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②,每年全世界大约有100万人因自杀而死亡,其中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就有约25万人,而每年中国自杀未遂的人数近200万人,当前自杀已经成为中国中青年死亡的首因,急需采取措施,减少自杀现象的发生。 一、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归因分析 大学生发生自杀行为时可能会带有易冲动、神经敏感等生理因素,也可能有一些遗传、身体和精神疾病等原因,因此造成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需增强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数来源于独生子女家庭,从小有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独立自主的意识较差,在面临抉择时,要么犹豫不决要么过于武断,在大学校园的多元环境中,就会产生独立性自我与依存性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等方面的矛盾。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③,大学生优越的生活环境未必能给予他们自我分辨和忍受挫折的能力,经常将别人比自己强的方面搁在心头,然后难以控制这些“不好的方面”,大学生处于这样一种亚健康的自我意识中,如果缺乏相应的开导和措施,很容易出现失去生活信心、自杀轻生现象。 (二)多重社会角色的袭扰,高校与家庭教育缺失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就会被社会地位定义多重角色,可能是学生、社团负责人、或者是朋友,大学生只有尽最大的努力去适应,才能完成新旧角色的转变。但转变的进程和时间却因人而异,很可能会面临各种挫折,此时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纠正,就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构成危险,成为自杀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 在大学生角色转变的过程中,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撑,部分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因多种原因并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大学生的学业压力、交往障碍、经济压力和情感受挫等没有及时发现和开导,最后让他们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恶化,导致自殺行为的发生。 (三)人际交往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处于活跃期的高校大学生有强烈的人际交往愿望,但是人际交往障碍却时常出现。首先,是由于大学生本身的个性缺陷等自我心理因素,对大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④,当今不少在校大学生都不再具备包容忍耐等性格品质,反而出现了推崇个性至上、自私自利、进攻性、极度内向等性格,这些性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造成了很大障碍。其次,文化和地位等的障碍,大学生来自不同的生活生存环境,如农村、小县城或者大城市等不同地方,由于环境的不同导致价值观等因素也会存在一定差异,甚至出现相反的观点。最后,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至上等处事方式让很多大学生不会观察和倾听别人的言意见。以上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就是,在需要人际支撑的时候却得不到相应的人际关系的支持,变得更加孤僻寂寞,在极端情况下做出自杀的行为。 (四)社会和家庭的负面影响成为大学生自杀的诱因之一 首先,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和各大高校不断扩招,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就业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就业市场的现状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积聚,便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最终丧失生存信心,产生厌世心理。在社会媒体的不当宣传下很容易成为大学生自杀的导火索。同时,家庭的多重不良因素也会反映到大学生的成长之中。社会环境的混乱影响了家庭生活质量,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容易产生畸形的家庭教育,容易使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出现性格缺陷。同时家庭溺爱形成孩子孤僻、高傲、懦弱的性格等这些极端的家庭教育方式都反映在很多自杀大学生的身上。 二、大学生自杀现象的预防原则 预防大学生自杀现象,构建科学合理的预防机制,需要首先确立我们的工作原则。 (一)法制化原则 “依法治国”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就必须坚持“依法治校”,在日常管理中要制定详尽的规章制度,将学生的日常管理及学校的各种事项都纳入法制化建设的轨道上来。要明确高校、学生、家长的权利义务关系,细化学校相关的制度规定,将学校需要承担的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化、规范化和文字化,这样就使得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学生、家长能够清楚的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权责明确。另外,在相关制度的制定、各方权利义务的梳理时,高校要聘请法律权威、专业人士进行参与,以保障整个规章制度是合法合理合情的。 (二)协调性原则 在当前高校校园微观环境和社会复杂环境的背景下出现大学生的自杀现象,显然不是学校一个部门、独立学院能够一力解决的。它需要发挥高校整体系统的领导与协调机能,把大学自杀现象的预防机制贯穿到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中,管理部门与学院之间相互协调、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建设性作用,解决遇到的难题。 (三)科学性原则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预防机制能否稳定、有效地运行,其重点还在于预防机制本身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政策行为能否科学合理地展开。构建预防大学生自杀现象的机制,首先,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科学地统筹,合理的布局,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管理职能,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最后,要制定预防大学生自杀现象的总体规划,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三、构建高校大学生自杀现象的预防机制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预防机制是否科学和健全,是保障大学生人身安全的必要条件,其预防机制应涵盖可能涉及的各个方面,在全员、全程参与的基础上指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任务⑤。首先组织学校的师生员工学习精神、心理、卫生知识,让大家能够识别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提高大家心理健康的水平和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鼓励受到精神心理困扰的学生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同时限制一些常用自杀工具的获得难度,例如:农药、危险刀具,并对一些高层建筑物的楼顶平台进行看管;最后为有自杀倾向的人提供心理支持,开办心理危机援助热线等。高校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健全生命安全教育和预防机制,消除诱导大学生轻生的隐患 一般来说,大学生自杀的预防机制主要包括校园安全和学生心理教育两方面⑥,由校园安全建设为主的学校基础部门、校园安全维持与教育为主体的保卫部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相关活动和心理问题筛查为主体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组成;结合重要纪念日加强大学生生安全教育,如9月10日是 “世界预防自杀日”,高校可结合实际开展相关活动。高校生命安全教育是预防大学生自杀的重中之重,要应加强校规宣传,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形成良好校风。 (二)消除大学生人际交往形成的内外部矛盾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会形成各种内外部矛盾,如2010年3月某大学本科生曾某因自认为同学嘲笑其“长得丑”,产生心理障碍,当晚行至湖边时,将与其并不相识的本科生彭某杀死,并将另一本科生张某和唐某砍伤,幸好被巡逻保安及时发现并制服,才避免了更大的悲剧,类似情况还有复旦大学学生投毒案。我们通过分析发现,这些案件的被害人与施暴者并没有深仇大恨,可见,如果相关教师能够及时了解这些情况并加以一定的疏导,这样的悲剧或许就能够避免。因此,高校首先要加強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心理教育,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针对特殊大学生群体,高校因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帮扶机制,及时和学生沟通,增进了解,消除矛盾。 (三)加强高校心理辅导教育与引导工作 大学生自杀事件等悲剧事件的形成和其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不健康的心理应激体系和错误的自我意识是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高校心理教育和辅导机构应在大学生自杀现象预防机制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首先,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所有必修课程范围内,特别是针对刚入学的新生,让新生在过渡阶段有一个良好的心理保障。其次,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应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例如以每年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为契机,开展一些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最重要的是,学校应积极支持心理辅导部门,建立完善的辅导机制与体系,从老师到学生,层层部署和落实,让每个学生的心理问题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把悲剧消除在萌芽状态。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资源,关爱他们的成长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分析大学生自杀现象的成因,构建科学合理的预防机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杨振斌.中国大学生自杀率低于美国.信息时报.2007-05-14. ②吕诺.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9/10/c_117314020.htm.2013-09-10. ③车文博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第1版).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④冯志远、万鹏宇.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网络欺负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16(1).8-11. ⑤张万金、王智.106例自杀死亡人员特点分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 ⑥陈素云.“互构”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系统构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5(3).80-8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