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范文

    李科云

    摘要高职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可实现顺利就业。

    关键词高职学生择业心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248-01

    当前,高职学生处在国家经济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双重改革的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高职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顺利就业,而且可使高职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 高职学生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 择业自卑感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部分高职学生过低估价自己,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不敢说“我能行”,而总是“试试看”。

    (二) 择业焦虑

    毕业分配制度改革使高职学生求职择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拓宽了高职学生职业选择面。而对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心理压力便越重。过度焦虑,如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严重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茫然心理

    部分高职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一般用人单位不屑一顾;还有一些高职学生过低估计自己的水平,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在就业的过程中,都容易引起高职学生职业定位的偏差。

    (四)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的心态。甚至为不让他人超越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手段。他人成功了则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

    (五)盲目攀高心理

    高职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高,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用人单位,自我评价过高,对稍有不对胃口的用人单位就抱着拒绝的态度,结果是机会错过,难以择业。

    (六)消极依赖心理

    部分高职学生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家庭,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二、高职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择业观念滞后于就业制度的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包分配的观念还依旧存在,“自主择业”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被家长及高职学生所接受,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与单一的就业观念的矛盾日趋突出,同时旧的择业观念仍然左右着部分高职学生及家长的思维,从而造成高职学生择业心理的偏差。

    (二)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

    由于新的就业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渗透到了高职学生就业领域, “优生优荐”,“ 优生优选”的原则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出现优生不一定有好单位,差生凭借关系照样能找到好单位的现象,这些现实存在因素影响了高职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造成部分高职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

    (三)家庭因素的影响

    一些家庭在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支配下,为上大学的子女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就业蓝图,并千方百计地帮助子女安排工作,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按照自己选择的轨迹发展,结果造成了就业期望值过高,加重了高职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失落感。

    三、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更新就业观念,抓住机会,顺利就业

    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我国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要帮助毕业生调整目标,转变观念,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抓住机会,顺利就业。

    (二)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教育

    学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因此,高职学校应从高职学生特点出发,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形成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积极开展高职生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高职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放眼未来。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以及求职自荐、面试、考试、洽谈等择业环节中的心理准备。促进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便更合理地进行人职匹配及科学地进行择业决策。

    (三)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高职毕业生要相信自己具备某项职业所要求的条件,鼓足勇气,参与竞争。正确认识自我,认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检查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竞争力如何。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即考虑自己的专业和理想职业在社会上的需求量如何。自己的理想职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合,该如何弥补;将要去求职的单位对求职者有何具体要求等等,综合加以考虑,确立就业目标。

    (四)要指导高职学生正确对待挫折,迎接挑战

    有的毕业生择业失败后,情绪低落,一蹶不振。关键是遇到挫折后要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想办法去战胜它。择业是人生的第一步,勇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为今后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作为家庭要关心和引导自己的子女求职择业,减轻他们的求职压力,做到心理沟通并与学校相互配合。总之,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协作,解决好高职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必将促进高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1: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