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新时期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范文

    刘志凯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现阶段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服务型政府。为此,本文从服务型政府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现实依据,以及对如何建立服务型政府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换服务型政府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205-01

    所谓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理型、权力型、命令型政府而言,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内,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体系,其差别的核心之点在于:究竟是民本位还是官本位?究竟是社会本位还是政府本位?各种剥削阶级的政权都是为统治而建立的,由于它们处于与人民利益根本对立的位置上,不可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必须以控制社会为己任,一切从管制出发。而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由于本质上是人民手中的工具,它必然以为人服务为己任,一切以服务社会为宗旨。

    作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执政党宗旨相一致的政府治理模式,服务型政府有鲜明的特征:第一,法治性。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一切公共权力都必须在符合宪法和法律的监督之下行使;第二,范围性。政府是有限权力政府,政府权力由人民授予,必须严格限定在为人民服务的范围内,而不能超出这一范围;第三,透明性。政府是透明政府,严格实行政务公开,避免暗箱操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接受监督机关的监督,从而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公开度;第四,精干性。服务型政府严格注重降低治理成本,并提高服务质量,避免机构重复、人员膨胀,追求精干高效。

    一、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服务型政府的根本任务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的要求,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是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仍然较为严重,旧体制下最困难的问题被积淀下来,转型时期的特殊问题也已凸现。政府直接管理经济、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与行业垄断、假冒伪劣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既不符合WTO规则,也严重影响了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规范发展。服务型政府,正是改变过去政府管理中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主要精力放在加强与改善宏观经济调控,规范市场、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等方面,使政府管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政府性质决定的

    我们党的宗旨是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党的一切工作,都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党致力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正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坚持“三个代表”的最终落脚点。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就决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是也只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

    (三)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管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就必然要求政府管理从“政府本位”、“官本位” 转变到“社会本位”、“民本位”上来,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十六大确立了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不仅包括经济上的要求,也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建设,它必然要求改革现实政治体制,建立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二、服务型政府的新定位

    (一)从全能型政府向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所谓“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十六字方针,其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上述“三公共一公众”的内容,鲜明地展示了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核心内容的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

    (二)从审批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工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原则是:对不符合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行政审批,坚决予以取消;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通过市场机制动作。对于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做到审批程序严密、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效率明显提高,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得到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对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我国“审批”过多过滥、冗长复杂的现象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政府只有切实把行政审批的范围减下来,实现审

    (三)从高成本政府转向高效率政府

    逐步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是建设服务政府的前提。政府运作的高成本与政府服务的低效率是如影随行的。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明确中央和地方对公共服务方面的管理责权,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社会中介服务组织也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特别是信息成本的有效途径。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减少政府规制范围,也有利于减低行政成本。

    在逐步降低政府成本的基础上,增强政府的回应性是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的又一重要环节。政府的回应性是衡量政府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公共管理人员和机构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企业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对公众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及时作出处置和负责的反应。具有充分回应性的服务型政府模式,导致政府在权力结构中角色的变化:政府由原来的公共权力统治者,变为市场秩序的监管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