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羊群效应与高校班级建设管理
范文

    陈 璐

    摘要在高校班级内容易产生羊群效应,研究高校班级的羊群现象能够让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克服消极羊群效应的消极作用,利用羊群效应的积极作用加强高校班级的建设管理。

    关键词羊群效应班级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251-02

    高校班级建设一直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十分重视的学生工作环节,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学生的日常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从高校班级的情况就能看出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育人水平,因此搞好班级建设极为重要。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一方面自我意识极强,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另一方面却又表现为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明辨是非的能力都十分欠缺,容易随波逐流。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都让学生工作者必须提高管理班级的水平,在面对当代大学生出现的这些新的思想、行为特性时,要认清其发展的规律和轨迹,进行积极地引导,让其朝着有力于班级建设的方向发展,提高班级建设的实际效果。

    一、羊群效应的含义

    羊群是一种相对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后来,当一只领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鲜嫩的野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你争我夺,甚至看不到不远处更好的青草。人们通常把羊群这种“一窝蜂”的从众行为称作羊群效应,并用它来专指某个集体内人们相互影响的现象。目前,无论是在投资还是消费领域都存在羊群效应,并被精明的商家所利用,而在大学生群体里,由于他们生活学习环境的相似性、生理心理特征的趋同性,羊群现象也广泛存在。多位心理学家都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展了许多研究。如社会心理学家阿希用线条长度判断的实验证明多数人的意见对少数人有极大的影响力,个人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会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与群体多数成员相一致,表现出从众现象。查尔斯·霍顿·库利通过研究后也说,群体成员通过彼此接近,就会在言行上相互模仿、趋同,容易形成群体规范,使每一个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罗杰斯通过实验也得出相似的结论,他认为,青年的羊群行为很可能是他在自己的需要被接受与保留其个性这两者之间的一种妥协。尽管他们相信保持个性很重要,但是他们同时也感到为了受欢迎而与同伴保持一致是必要的。

    班级是高等学校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生的主要日常活动也大多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这种群体稳定性使同一班集体内的每个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道德品质、兴趣爱好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因此,羊群效应在同一班级内的表现更为明显,通常体现为先进班集体内人人奋发、个个向上,无论是班风、学风都较好,而落后班集体内则懒散、消极,成员普遍动力不足、不求进取。这种现象同时得到了社会心理学家的证实,他们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小群体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有些情况下,他们宁可违反组织纪律,也不愿违背朋友圈子中的约定俗成的规范。认真分析羊群效应在班级的表现,了解同一集体内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班级建设中利用羊群效应的积极影响,支持和诱导大学生中积极的羊群行为,调整消极的羊群行为,使班级建设在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真正发挥塑造品格、提高政治素质、增强综合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二、高校班级中的存在羊群效应的原因分析

    羊群效应在小群体中表现尤为明显。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同学之间长期在一起,宿舍又安排在一起,交往时间从课堂上延伸到了寝室里,学生思想、行为表现出一致性有其必然性。同一班级中容易产生羊群行为,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目标缺失,盲目性较大

    在大学之前的任何一个学习阶段,学习的目标都是升学。而进入大学后,目标的多样性就呈现出来了:就业、考研、出国,这些不同的发展目标的确立需要一段时间,而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校门走进校门的,对社会现象没有经验,他们唯一能参考的就是别人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自己做不了决定的时候就会跟着别人做,人云亦云。特别是在一个班级内,若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上自习,参加校园活动,买衣服,谈恋爱,为了不让自己“落后”也会模仿。若是别人考研、找工作也会跟着做,觉得别人的选择总是优于自己。

    (二)缺乏自信

    缺乏自信的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往往只强调适应,忽视创造,只想到服从、忘却自主,易形成依赖思想,总认为别人的判断或做法比自己高明。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无法得知自己的行为谁负责,因为在学习、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上,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十分迷茫,一旦感到自己无法掌控自己今后的生活、对未来缺乏信心时,就会有从众心理,觉得大部分都是这么做的,我这么做也不会有错。而学生成长在校园中,缺少必要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磨练,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常常会心理准备不足,在没有熟人和依靠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被主流群体疏远或抛弃,最好的办法也是采取从众的态度。

    (三)班集体的压力

    每一个班集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都会形成潜在的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准则具有强大的压力,要求所有成员照做,谁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便会很容易被其他人孤立,“我行我素”的行为有着较大的风险。如果这种来自班集体的压力超过了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个人就会对自己与众不同的行为感到不安,进而随班级大流。例如,有的同学本有自己的打算,不想参加班级某一活动,可是害怕大家责怪他没有集体荣誉感,不参加班级活动,也会勉强参加。而在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努力学习,学习成绩优良的状况下,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害怕在班级评优评先时被大家责怪拖班级后腿,也会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向其他同学看齐。

    三、利用羊群效应,开展高校班级建设

    羊群效应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其积极作用首先在于能增强集体凝聚力。在外界竞争加剧,压力增大,机遇与挑战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学生有了共同的目标,羊群行为能发挥集体的力量,完成既定目标。在班集体中,大家相互交流能够产生新的思维方法,形成新的力量,使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在集体行为的约束和影响下,那些不自觉的后进者能够改变自己的惯性思维和行事作风,为了集体的目标而努力。其次在于能促进良好作风、习惯的形成。一个班级内的先进模范和正面典型常常会受到老师的赞赏,同学的关注和模仿,他们可以带动身边的一部分人。如果一个班的大部分人都能够争当先进,大部分人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大部分人都心态积极健康,那么整个班就会形成共同的行为模式,形成自己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羊群效应在班集体内的消极作用则表现在一些歪风邪气、不正之风滋长,使大家不求进取、消极厌世,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创造精神,使班级缺乏凝聚力。

    为了让羊群效应在班集体内发挥其正面、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影响,我們就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使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确立自己的目标减少盲目性,让学生学会既能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决定自己的行动。具体而言,要利用羊群效应的积极作用,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选好领头羊,重视榜样的作用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因此,如果能够在班级内选出优秀的领头羊,将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就要重视培养先进典型,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对于班级内出现的好人好事,勤奋自强,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奖励和肯定,强化良好的定势;对学生错误的言行,就应及时的批评、制止,杜绝不良定势的产生,以此规范班级内成员的日常行为习惯,抑恶扬善,让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发扬光大,成为集体的财富。为了加强对学生行为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选拔一批个人素质过硬,有威信,能够团结各方面力量,联系同学团结同学的学生干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要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是各种各样先进典型的集合体,能够成为同学的榜样,为集体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让错误的舆论在班级内无立足之地,使学生在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从众,发挥羊群效应的积极作用。通过榜样教育,最终引导学生将对榜样的认识和理解转化为具体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

    (二)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集体内的所有成员共同承认并遵守的一种价值观和审美趋向,是班级成员创造的精神财富,它具有重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班级成员具有归属感。良好健康班级文化的形成,对班集体的良好健康的班风、学风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能让班级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班级文化一旦形成能够塑造班级成员,使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念,学习态度,行为方式朝着有利于班级文化的方向发展,班级成员也会自觉维护这种文化。班级文化形成后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具有良好班风、健康向上的班集体里,从众的积极因素就能逐渐增多,消极因素也能逐渐消除。因此,在班级建设中要营造学习积极性高,学风优良,学术气氛浓厚的氛围,要使班集体内人人争当先进,力争上游,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建立和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能够使班级建设更加科学、有序。班级规章制度能够促进班级成员理智、自觉地遵守纪律,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度具有较强的约束性,给班级成员极大的压力,为了不招致其他同学的孤立,在压力之下,大部分成员不敢冒违纪风险,会选择从众,照章办事。这种约束力的存在是在制度合理的情况下存在的,因此,在班级建设时班级成员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通过搜集班级成员意见、建议,经民主讨论来形成。班级制度形成后更要认真落实,对违规者要惩罚,让消极行为无立锥之地,才能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重要地位,让所有成员在遵守上从众。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大学生都是从校门走进校门,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不可避免地产生思想、道德、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正确的自主意识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成熟的标志,更是控制班级内消极羊群效应的必要条件,使班级成员能够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生活,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和个性。正确自主意识的培养要通过实践来实现,这需要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挖掘班级成员的特长和创造精神,让大家参与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享受参与活动的喜悦,在集体活动中获得主题地位的认同感,从集体活动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获得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信。

    班级建设是高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教学、德育等工作的落脚点。班集體是学生的自我管理组织,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由班级体现的,一个学校的校风也能从一个班级中窥探一二,衡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可以用班级作为参照物,良好的班级建设对班级成员至关重要,也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影响深远。现实工作中,在一个班级中从众的羊群行为表现十分明显,消极的羊群行为阻碍学生的进步、学校的发展,对其要加强引导和控制,充分发挥羊群效应的积极因素,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促进高校班级的建设和管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