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对策思考 |
范文 | 周家琼 摘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新机制,是新形势下党员管理的新课题,也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当前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流动党员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258-01 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工作地点或者居住地域发生变动而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能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中共党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持续至今的人口流,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党员离开原工作地点或者居住地域,形成党员队伍中的一支特殊群体,使传统的封闭式的静态的党员管理机制难以适应党员大量流动这一现实。因此,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新机制,成为新形势下党员管理的新课题,也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一、当前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流动党员党性观念淡薄,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 一些流动党员政治思想素质不高,认为外出务工经商党不党员不重要,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走遍全国各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赚钱致富,头脑中“党员”的概念已逐步淡化。有的流动党员长期外出、行踪不定,自己不与组织联系,组织更不知其流向何地,在外的情况更是无法掌握和联系。 (二)部分党组织不够重视,管理方法陈旧 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作为夯实党的基础、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行动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轻视或忽视流动党员管理的倾向。同时,多数党组织一直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工作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难以有效管理比较分散、流动频繁的流动党员。 (三)管理经费不到位 各地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经费无着落,未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由于工作经费受到制约,因而导致流动人员党建工作难以开展和落到实处。 二、加强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管理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流动党员管理的重要性 党员走南闯北,务工经商,不仅能解放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致富本领,而且能够带动党员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目前,流动党员不断增加,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構建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于保障流动党员权利,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从历史、全局的高度,提高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破除片面思想,克服畏难情绪,把流动党员管理纳入党建工作的重要日程。 (二)科学合理设置党组织,扩大流动党员管理覆盖面 根据流动党员分布广,流动性大的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有利于发挥流动党员作用的原则,合理设置党的基层党组织,使党员不论流动到哪里,都能参加组织生活,接受教育管理和监督。同时,在各级劳动就业部门建立流动党员活动站,对流入党员的情况进行登记,按照流动党员务工地点,本着就近的原则,介绍他们到就近的党组织,该党组织按照流动站的介绍和党员所持的组织关系介绍信,接纳流动党员,并编入相应的党小组。 (三)认真贯彻落实现行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执行的刚性 一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现行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如《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党员流动中组织关系管理的暂行规定》、《关于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的通知》等现行制度,确保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顺利接转和流动党员的权利与义务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现行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执行的力度,必须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确保党的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到位。各级党组织要认真检查流动党员管理效果,切实维护流动党员管理秩序,对违反相关管理制度的流动党员要进行批评教育,经批评教育不改的要严肃处理;对违反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的党组织,上级党组织要建立责任追究制,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 (四)落实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经费,拓宽管理服务领域和渠道 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经费是关键,只有经费落实了,教育管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可通过党费专项补贴、财政专项拨款、企业和部门捐助等,解决流动党员党建工作所面临的经费短缺、场地匮乏问题。中央要明确对每个流动党员每年所需的教育管理费用的最低标准,并规定列入地方财政开支,教育管理费用按流动党员年平均数直接足额发放到基层支部,确保基层党支部有足够的活动经费。同时,基层党组织要强化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和渠道,切实为流动党员提供创业讲座、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子女入学、房屋安居、回归投资、法律维权等服务,增强党组织和党内活动对流动党员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切实保障流动党员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教育他们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流动党员管理效率 由于流动党员住所的临时性、工作的多变性、作息的无常性等特点,决定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明显,从而影响教育活动的开展及效果。而现代网络技术的突出特点是高效快捷性、开放性和交互性,可以突破时空的制约。因此,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不仅是提高党员管理效率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党员管理现代化和发展电子党务的必然要求。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全国联网的党务管理网站,实现党内党员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整个党员队伍包括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效率,这样可以打破传统的不转移组织关系就不能确认党员身份、不转移正式组织关系就不能参加组织生活更不能行使党内民主权利的规定,为流动党员便捷地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和活动,并行使民主权利创造条件和提供方便。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